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铜钱谜局
本书标签: 古代  结局未知 

铜钱谜局,第六章

铜钱谜局

铜钱谜局

陈九爷摩挲着掌心那枚方孔铜钱时,檐角的铁马正发出第三声轻响。

铜钱是今早扫街时在青石板缝里摸到的,黄铜质地,边缘已经磨得发亮,正面刻着“光绪通宝”,背面却不是常见的满文,而是三个歪歪扭扭的刻字——“穿心煞”。

这三个字让陈九爷后背发紧。他在这条老街上收了三十年破烂,见过各式古钱,却从没听说过这种刻字。更怪的是,铜钱入手时带着一股寒气,即便在七月的暑气里,也冻得他指节发麻。

“九爷,收不收这个?”一个穿花衬衫的年轻人凑过来,手里捏着个锈迹斑斑的铜锁。陈九爷抬头的瞬间,瞥见对方手腕上缠着道黑布,像是新伤。他刚要开口,年轻人忽然盯着他掌心的铜钱,脸色骤变:“这东西你从哪来的?”

“捡的。”陈九爷不动声色地把铜钱揣进兜里,“怎么,你认识?”

年轻人嘴唇哆嗦着,没回答,转身就往街尾跑,慌得撞翻了路边的菜摊。陈九爷望着他的背影皱眉,这反应太不对劲了。他摸出铜钱对着太阳照,方孔里竟映出个模糊的影子——像是个人被钉在十字木架上。

当晚,老街出事了。

花衬衫年轻人死在自家阁楼里,被发现时,整个人呈十字形钉在墙上,胸口插着枚铜钱,正是“光绪通宝”的样式。法医验尸时脸色凝重:“伤口边缘有冻伤,像是被冰锥扎进去的。”

陈九爷听得心头一沉。他想起那枚铜钱的寒气,连夜翻出压箱底的旧账本。民国二十三年的那一页,祖父用毛笔写着:“七月初七,收得穿心钱三枚,赠钱者面青如纸,言‘此物引煞,需以血亲镇之’。”

第二天一早,陈九爷去了年轻人的阁楼。警戒线还没撤,他趁警察换岗的间隙溜进去,墙角的蛛网下,一枚铜钱正卡在地板缝里,背面刻着“第二煞”。

“老爷子,您也对这案子感兴趣?”身后突然传来声音,是负责刑侦的李警官,手里捏着个证物袋,里面装着第一枚铜钱,“这铜钱邪门得很,死者家属说,他三天前在古玩市场买过一串铜钱,说是能辟邪。”

陈九爷盯着证物袋:“那串钱呢?”

“少了三枚。”李警官叹气,“我们查了卖家,是个游摊,早就没影了。”

陈九爷回家时,发现门虚掩着。客厅桌上,多了枚铜钱,背面刻着“第三煞”,旁边压着张纸条,字迹和祖父账本上的如出一辙:“明晚子时,城隍庙,缺一不可。”

他忽然想起祖父临终前的话:“咱陈家欠着笔债,百年后若见穿心钱,需带祖传铜钱去城隍庙,了却因果。”当时只当是老人糊涂话,现在才明白,那串被祖父锁在樟木箱里的铜钱,竟是解开谜局的关键。

樟木箱打开时,一股陈年樟木味扑面而来。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二枚铜钱,和他捡到的那枚一模一样,只是背面的刻字从“第一煞”排到“第十二煞”。

子时的城隍庙阴气森森,香炉里的残烛忽明忽暗。陈九爷把十三枚铜钱按顺序摆在供桌上,刚摆完最后一枚,供桌突然震动起来,铜钱自动立起,组成一个圆阵,方孔里透出幽幽绿光。

“百年了,总算凑齐了。”一个苍老的声音在殿内回荡。供桌后的城隍像眼睛动了动,落下一串泪来,竟是铜钱化成的水。

绿光里浮现出一段往事:民国二十三年,有个道士用十三枚铜钱镇压了为祸一方的煞鬼,却因心软放过了最后一只,只留下“血亲镇煞”的遗言。那道士,正是陈九爷的祖父。

“那煞鬼附在铜钱上,每害一人,便多一分力量。”城隍像的声音带着叹息,“你祖父用血脉为引,把煞鬼锁在铜钱阵里,如今你补齐最后一枚,正好了断这桩因果。”

圆阵突然收紧,绿光暴涨。陈九爷感觉手心发烫,那枚他捡到的铜钱正顺着掌心的纹路往里钻。剧痛中,他看见无数人影在光里消散,最后剩下个穿花衬衫的年轻人,对着他深深鞠了一躬。

天快亮时,陈九爷走出城隍庙。供桌上的铜钱已经消失,只有掌心留下个淡红色的方孔印记。李警官打来电话,说案子破了,是个连环杀手模仿古籍作案,人已经抓到了。

陈九爷望着初升的太阳笑了。有些谜局,解了未必是答案,或许只是为了让该结束的,好好结束。他摸了摸掌心的印记,转身往老街走去,檐角的铁马又开始轻轻作响,像是谁在数着新的日子。

上一章 铜钱谜局,第五章 铜钱谜局最新章节 下一章 铜钱谜局,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