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晚风带着栀子花的甜香,温柔地拂过“甜屿”甜品店门廊下悬挂的风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咚声。
这间坐落在创意园区转角、有着巨大落地窗和原木色门脸的店铺,正是我和周屿“顶峰相见”后的第一个共同作品——他负责智能系统和空间设计,我负责甜点研发和灵魂注入。
此刻,临近打烊,暖黄的灯光下,我正系着印有小熊图案的围裙,小心翼翼地将刚烤好冷却的伯爵茶费南雪从模具里脱出来。
空气里弥漫着红茶、焦化黄油和杏仁粉交织的温暖醇香。
周屿则坐在靠窗的高脚凳上,膝盖上放着他那台形影不离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代码。
他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眉头微蹙,专注得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次元,只有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的哒哒声,和店里舒缓的爵士乐交织在一起。
“尝尝?”
我将一块边缘烤得金黄、散发着诱人茶香的费南雪递到他唇边。
周屿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张口含住,眼睛甚至没离开屏幕,舌尖卷走甜点,喉结滚动了一下,含糊地评价:“嗯…焦糖化完美,茶香渗透度很高,就是杏仁粉的颗粒感…好像比上次细一点?”
他顿了顿,像是代码世界里的某个关键点被打通,手指敲击速度更快了,嘴角却微微上扬,“…是换了研磨工艺?”
“Bingo!”
我打了个响指,脸上是藏不住的得意,“新到的超细杏仁粉,果然瞒不过周老板的舌头。”
我凑近他的屏幕,指着上面一串复杂的变量,“这里,优化算法的容错率是不是可以再调高0.5%?毕竟烤箱的脾气,有时候比代码还难捉摸。”
这是属于我们的默契——他的智能厨房系统,永远需要我这位一线“试吃官”兼“故障反馈员”的实战数据。
周屿终于从代码中抬起头,眼镜片后的眼睛带着纵容的笑意,伸手揉了揉我的发顶:“陈大厨说了算。”
阳光早已褪去,但窗外渐次亮起的霓虹灯光落在他清俊的侧脸上,柔和了他专注时的锐利,只留下令人心安的温柔。
就在这时,他放在吧台上的手机屏幕亮起,跳出“L’Étoile - Pierre”的字样。
周屿脸上的轻松瞬间收起,接起电话,语气沉稳专业:“Pierre先生,晚上好……是的,关于亚太区系统落地的性能测试报告,我已经整理好发到您邮箱了……优化方案?当然,针对您提出的高并发场景下的稳定性问题,我们团队做了深度分析,核心算法的冗余设计已经完成,测试数据非常理想……下周的视频会议?没问题,我会准备好所有资料……”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运筹帷幄的自信。
我安静地站在一旁,看着他专注通话的侧影,心底涌起巨大的骄傲。
一年前那个在法国巨头面前紧张展示原型的青年,如今已能从容不迫地主导技术对话,成为L’Étoile在亚太区最重要的技术合作伙伴之一。
他的“屿智厨房”系统,正从蓝图一步步变成全球高端餐饮业的智能标杆。
挂了电话,周屿脸上并无太多波澜,仿佛只是处理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工作。
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目光重新落回我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完成挑战后的放松。
“搞定了?”
我递上一杯温热的蜂蜜柚子茶。
“嗯,阶段性胜利。”
他接过杯子,温热的水汽氤氲了他清俊的眉眼。
他喝了一口,目光扫过吧台上那盘金黄诱人的费南雪,嘴角弯起,“倒是你,陈老板,‘甜屿’新一季的菜单研发进度如何?我可等着试吃呢。”
“放心,绝对惊艳!”
我拍拍胸脯,眼神亮晶晶的,“灵感来自我们上次去江南采风,想把苏式糕点的清雅和法式甜点的精致融合起来。正在攻克一款‘水墨江南’慕斯,难点在于如何在巧克力淋面上还原水墨晕染的效果……”
我絮絮叨叨地讲着我的构思和遇到的挑战,他安静地听着,眼神专注,时不时提出一两个切中要害的技术性问题,比如温度控制对淋面流动性的影响,或是不同食用色素的稳定性差异。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日常。
没有谁依附谁,没有谁为谁牺牲梦想。
他在科技的星辰大海里扬帆,我在甜点的方寸之间深耕。
我们各自拥有光芒万丈的舞台,却又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分享着彼此世界的点滴微光,成为对方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懂行的观众。
打烊锁好店门,我们牵着手,沿着被霓虹染亮的安静街道慢慢走回附近的公寓。
初夏的夜风带着恰到好处的凉意,吹散了白天的燥热。
“下周我要去趟新加坡,”周屿的声音在夜色里显得格外温润,“L’Étoile那边新开业的旗舰店,系统第一次全场景落地,Pierre希望我过去盯着调试几天。”
“去呗!”
我晃了晃他的手,语气轻松,“正好,你不在家,我就能把厨房彻底霸占,试验我的‘毁灭级’新配方了!省得你老在旁边‘这个糖度超标了’、‘那个脂肪含量预警’地碎碎念。”
我故意揶揄他。
周屿低低地笑了起来,肩膀微微耸动,路灯在他眼底投下细碎的光:“陈圆圆,你这是打击报复。”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点无奈的纵容,“不过……注意安全,别真把厨房炸了。回来我要检查‘毁灭级’作品的幸存报告。”
“知道啦,周管家!”
我笑着靠在他肩头。
回到温馨的小公寓,空气中还残留着下午烤费南雪的淡淡甜香。
我踢掉鞋子,抱着笔记本窝进沙发一角,开始整理“水墨江南”慕斯的实验数据和灵感草图。
周屿则坐在地毯上,背靠着沙发,重新打开笔记本,屏幕的光映亮他认真的侧脸。
客厅里只开了一盏落地灯,暖黄的光晕笼罩着我们,只有键盘敲击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交织,宁静而默契。
不知过了多久,我揉了揉发酸的眼睛,伸了个懒腰。
目光落在周屿的电脑屏幕上,不再是代码,而是一个打开的文档,标题是:《“甜屿”品牌智能化升级方案V3.0》。
我一愣。
周屿似乎察觉到了我的目光,没有回头,只是手指滑动着触摸板,语气平静地解释:“看你最近研发新品太辛苦,订单量又一直在涨,纯靠手工效率有点瓶颈。结合你的工作流程和痛点,我优化了一下之前的设计,加了几个新模块。”
他指着屏幕,“比如这个,智能库存管理,能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和你的研发计划,自动预测原料消耗,提前下单。还有这个,基于你口述的配方灵感,AI能快速生成基础配方框架和营养分析,帮你省掉一些重复计算的时间。哦,还有后厨动线,我重新模拟优化了,能减少你来回走动的步数……”
他一项项说着,声音不高,却清晰地敲打在我的心上。
那些我偶尔抱怨的琐碎麻烦、那些耗费时间的重复劳动、那些因忙碌而忽略的细节……原来都被他默默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然后用他最擅长的方式,无声无息地为我解决。
他不是要我放弃钻研那些需要“手感”和“灵性”的核心技艺,他只是想用他的力量,为我扫清那些阻碍我飞得更高的碎石,让我能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在我最热爱、最闪耀的地方。
一股巨大的暖流混合着酸涩的甜意猛地冲上鼻腔,眼眶瞬间就热了。
我放下笔记本,从沙发滑坐到地毯上,从背后轻轻环抱住他的腰,把脸贴在他温暖坚实的后背上。
他身上干净清冽的气息混合着淡淡的、属于家的味道,让我无比安心。
“周屿,”我的声音闷在他后背的衣料里,带着浓浓的鼻音,“你怎么……这么好。”
周屿敲击键盘的手指停了下来。
他微微侧过头,脸颊蹭了蹭我靠在他肩上的发顶,声音低沉温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因为我的缪斯值得最好的后勤保障。”
他顿了顿,握住了我环在他腰间的手,十指相扣,掌心温热,“而且,看着你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是我最大的动力和……幸福。”
夜色深沉,窗外是城市的万家灯火。
小小的公寓里,暖黄的灯光下,我们依偎在地毯上。
他屏幕上的方案闪烁着理性的光芒,我散落的草图铺陈着感性的灵感。
科技与艺术,理性与感性,梦想与现实,在这里奇妙地交融,编织成一张最温暖、最坚韧的网,稳稳地托住了我们共同奔赴的未来。
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细水长流的相守和并肩前行的默契。
那个曾经在酒店后巷自卑怯懦的女孩,和那个在主干道上笨拙展示心意的少年,早已在各自的战场上淬炼成王。
而此刻,在这片由他们亲手打造的、名为“家”的港湾里,王冠被轻轻摘下,只剩下两个灵魂最本真的模样——彼此欣赏,彼此成就,彼此深爱。
未来或许还有更高的山峰,更远的征途。
但没关系,因为他们知道,无论走向何方,一回头,总能看到对方眼中那束为自己而亮的光,感受到掌心那份始终如一的、带着力量与温柔的温度。
顶峰之上,风光无限,而比风光更珍贵的,是与你并肩看过的那片星空,和一起回家的那条路。
(完)
——卡卡卡卡卡卡——
作者写着写着,突然就忘记他们还没有毕业呢😂
作者时间线我写的是一年后了
作者然后第一个小故事我也准备完结了,最美好的东西就应留在最美好的那一年
作者然后写一个周屿视角还有婚后的番外就真的结束了
作者如果你们看不够的话,可以说,我会在写一些番外的
加更规则:
1.100朵鲜花可以加更一章
2.20个金币可以加更一章,50个金币可以加更4章
3.一个月会员可以加更2章,两个月是四章,就是依次双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