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他们说我不对
本书标签: 现代  原创女频日更金币  同游端午 

项目启动会

他们说我不对

会议室的门“咔嗒”一声合上,项目启动会正式开始。新风系统输送着略显沉闷的气流,十几号人围坐在长桌旁,目光聚焦在投影屏上。

  林风身着笔挺的深灰西装,将厚厚的《全流程合规手册》轻轻放在桌上,封面的棱角在顶灯照射下泛着冷光,50页的厚度,是他耗时两周,梳理了过往二十余个项目风险后,精心打磨的“规则铠甲”。

  “接下来,咱们过一遍合规流程。”林风的声音沉稳如钟,指尖划过手册页面,“需求变更这块,必须经三级审批,市场、技术、风控,一个环节都不能少,这是为了……”

  话未说完,张芽抬手打断。她穿着利落的白色袖口折袖的衬衫和宽松的深蓝色牛仔裤,胸口挂着工作证,坐姿却带着几分随性,指尖点了点“用户反馈收集周期为7天”那行字,唇角扬起似笑非笑的弧度:“林经理,咱们做的是适老化系统,老年人用不来复杂操作,反馈要是等7天,黄花菜都凉了。他们连APP闪退都不会截图报错,得实时响应,现场改!等层层审批完,用户早放弃用咱们系统了,到时候项目成效谁负责?”

  会议室瞬间安静,林风眉毛皱的更深了,钢笔在桌上轻轻叩了两下:“张经理,改流程不是不行,但权责必须界定清楚。合规手册这么定,就是为了避免后续推诿,要是临时调整,出了问题算谁的?”

  张芽往前凑了凑,耳坠随着动作轻晃:“我懂合规重要性,但咱们得灵活。这样,紧急用户反馈,双方项目经理共同签字,就能临时调整,出问题我和你一起扛,行不?”

  林风盯着张芽的眼睛,那里面有不容妥协的坚定,也有对用户需求的共情。

  他沉默几秒,抓起笔,在手册页脚添了一行字:“紧急用户反馈,由双方项目经理共同签字可临时调整” 。钢笔尖与纸张摩擦的“沙沙”声里,是两个专业人在规则与人性间的第一次妥协。

  散会已经有些晚了,夕阳透过百叶窗,在会议桌上切割出明暗条纹。张芽收拾资料时,瞥见桌角一颗薄荷糖,银白包装泛着微光——是林风的,他总在高强度会议前含一颗提神。张芽犹豫一瞬,将糖塞进公文包,指尖触到金属拉链,凉丝丝的。

  而此刻,林风回到自己公司的办公室。落地窗外,城市霓虹正次第亮起。

  他抽出那份手册,翻到张芽提及“老年人操作逻辑”的页面,钢笔悬在空白处,影子落在纸面上,晃了晃。最终,他写下:“张芽提到的‘老年人操作逻辑’,需单独做调研” 。笔触停顿间,是他在理性框架里,留心给老年用户单独做调研的事。

  社区活动中心的晨雾还未散尽,张芽团队的调研设备就已架在长廊角落。

  李大爷戴着老花镜,对着系统界面反复戳按钮,嘴里嘟囔:“这小点点,咋比芝麻还难按!”

   张芽盯着屏幕里的操作轨迹,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设备边缘,“得改,现在就得记下来”,她转头冲团队喊:“把交互原型调出来,现场模拟调整方案!”

  此时,周砚正对着甲方的夺命连环call抓耳挠腮。“张芽团队外出调研怎么没报备?”甲方负责人的质问像重锤,周砚攥着手机的手沁出冷汗,赶紧给张芽拨电话,却只听到忙音。

  林风在会议室接到周砚求助,脸瞬间黑成锅底。拨通张芽号码时,他声音里的火气能点燃整层楼:“张芽,你眼里有没有流程?外出调研不报备,现在甲方追着问,项目要黄你负责?”

  电话那头,张芽正蹲着给王奶奶演示调整后的按钮,听筒里传来的怒吼让她皱眉。直起腰,她回怼:“我眼里有用户——张大爷说按钮太小,现在不改,等你报备完流程,他早不用这系统了!” 挂断前,她又补了句:“别光吵,先把甲方那边稳住!” 挂掉电话,她瞥了眼呆站着的实习生,指了指桌上空白报备单:“补,备注‘紧急现场调整’,流程要走,但用户等不起。”

  林风在电话这头,听着忙音沉默几秒,转而打开文档写“社区调研补充报告”。敲下“破局科技快速响应,主动捕捉用户痛点”时,他想起张芽总说“流程是死的,人得活”,嘴角扯出丝苦笑,“张芽,倒也没全错”。

  客户临时加的动画需求,像颗炸弹扔进沟通会。林风盯着需求文档,正准备按流程拆解任务,张芽“啪”地拍了桌子。

  会议室的玻璃都跟着震了震,她指着PPT里花里胡哨的动画演示,声音拔尖:“这模块华而不实!老年人用系统,要的是便利,加载这么个动画,速度拖慢,页面一卡,他们能急得摔平板!项目初衷是帮老人,不是给你们炫技的!”

  客户脸涨成猪肝色,甩门就走。投资人的问责电话紧跟着打进来,骂张芽“毁项目”的声音刺耳。林风听着电话里的嘈杂,默默起身去追客户。

  在走廊拐角堵住人时,他递上杯热茶,开口就是方案:“动画可以加,但我们做两个版本。老年版保留简洁模式,去掉冗余动效;您想要的炫技效果放年轻版,这样两边都顾到,您看行不?”

  客户捏着茶杯的手松了松,林风又补了句:“张经理性子急,但心是为项目好,她就见不得老人用系统费劲……” 最终客户回了会议室,那,林风用“合规的灵活方案”覆盖了过去。

  而张芽在茶水间听到这事儿时,正对着水龙头发呆。指尖接住溅起的水珠,她想起林风电话里的怒火,想起他给甲方发报告时把功劳让出来,想起他追客户救场的背影。心里像揣了团温热的雾,“这死脑筋,倒也没全按流程来”,她扯了扯嘴角,笑里带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柔软。

  项目推进进入深水区,深夜加班已然成了常态。林风结束和技术团队的会议,看了眼墙上的挂钟,时针已指向十一点。

  他揉了揉太阳穴,对助理说:“订两份辣炒米粉,多加辣。” 助理心领神会,这是给张芽的。这些天观察下来,他早发现,只要项目会连着开,张芽准会错过饭点,而辣炒米粉是她忙碌时的“续命粮”。

  张芽收到米粉时,正对着用户调研数据皱眉。她快速扒了两口,又投身于原始数据整理。

  整理完,直接把塞满老人原声反馈的文档同步给周砚,附带条消息:“别总看报表,真人说的比数据更准,听听大爷大妈咋吐槽的,比看冰冷数字有用。” 发送成功的提示亮起,她才想起,自己也说不上从啥时候开始,默认和林风他们共享这些“非流程化”的调研细节。

  命运的波折总在不经意间袭来。这天,林风接到财务紧急通知,甲方资金链断裂,项目随时可能黄掉。他在办公室踱了无数圈,最终咬咬牙,拨通张芽的电话:“我们有备用资金池。” 这话一出,他自己都愣了——这可是“禁止向合作方透露内部预算”的红线。可电话那头,张芽没废话,只回了句“等我消息”。

  张芽挂断电话,翻出通讯录里许久未联系的投资人朋友。

  咖啡厅里,她把项目里老人用系统的艰难、团队为优化付出的努力,还有林风宁可违规也要保住项目的孤注一掷,全倒了出来。

  末了,她盯着对方眼睛:“钱投进来,条件只有一个——项目核心功能必须保留,那些为老人便利设计的模块,一个都不能砍。” 三天后,新投资到账的消息,让项目起死回生。

  某个深夜,项目组短暂喘口气。天台上,林风点了支烟,张芽凑过来也抽了一口。

  张芽笑着调侃:“林经理,你这规矩破得挺熟练啊。”

   林风弹了弹烟灰,目光望向远方:“只破该破的——就像你,也不是真的跟规则有仇。” 风卷着烟圈飘向夜空,两个人没再说话。 

“都挺有意思的。”张芽轻声说了一句,掐灭烟头之后便了下楼。

上一章 初识 他们说我不对最新章节 下一章 踏入规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