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俩在学校…保持距离”这句话
像一道无形的屏障,在谢青禾和沈无惧之间悄然竖起。沈无惧用他那惯有的、近乎冷酷的执行力,彻底贯彻了她的要求。
在校园里,他不再主动靠近谢青禾。即使两人在走廊迎面相遇,他的目光也会像掠过陌生人一样,平静无波地从她身上移开,脚步没有丝毫停顿,径直走过。那高大的身影带着一种刻意的疏离,像一座沉默的冰山,与谢青禾擦肩而过时,只留下一阵微凉的、属于他的清冽气息,转瞬即逝。
午餐时间,食堂里再也看不到他自然而然地坐在谢青禾对面,或者把自己餐盘里的肉夹给她。他通常和篮球队的队友坐在一起,或者干脆独自坐在角落,快速而沉默地解决食物。偶尔,谢青禾会感觉到一道沉沉的、难以忽视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但当她循着感觉望去时,只看到他低垂的侧脸或专注吃饭的后脑勺。仿佛那只是她的错觉。
课间,他不再会“恰好”出现在她需要避开阳光的走廊,或者在她抱着厚重的书本时,默不作声地伸手接过。宋昭拉着谢青禾去看训练时,沈无惧也彻底无视了树荫下的她们。即使谢青禾不小心出现在他视线范围内,他也像没看见一样,眼神没有任何波动,专注地运球、投篮,汗水在阳光下闪烁,却透着拒人千里的冷硬。
他完美地扮演着一个“陌生人”。
谢青禾如愿获得了她想要的“安静”。
宋昭不再像之前那样狂热地追问她和沈无惧的关系。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两人之间,似乎真的“闹掰了”。那点曾经让宋昭无比兴奋的、若有似无的“特殊感”,消失得无影无踪。
“哎,青禾,” 课间,宋昭看着远处篮球场上那个独自练习投篮的孤高身影,用手肘碰了碰谢青禾,语气带着点遗憾和不解,“你跟沈学长……真的没事了?我怎么感觉他现在对你,跟对空气似的?比对我还冷淡!” 她撇撇嘴,“上次他好歹还问我要水呢!虽然是为了给你……”
谢青禾正低头看书,闻言指尖微微蜷缩了一下。她抬起头,顺着宋昭的目光看向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他刚刚投进一个漂亮的三分球,动作流畅利落,赢得场边一阵小小的惊呼,但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沉默地捡回球,准备下一个动作。阳光落在他身上,勾勒出挺拔却孤寂的轮廓。
“嗯,没事了。” 谢青禾收回目光,声音平淡无波,努力扯出一个轻松的微笑,“本来就不熟嘛。可能之前……就是碰巧帮了两次忙而已。” 她试图用轻描淡写的语气,抹去之前所有的痕迹。
“哦……” 宋昭拖长了音调,明显不太信,但看着谢青禾平静的侧脸,也不好再深究。她挠挠头,“好吧。不过说真的,沈学长这样……也挺酷的哈?生人勿近,高冷男神范儿十足!” 她又开始花痴起沈无惧的“新形象”。
谢青禾没再说话,只是重新低下头,看着书本上模糊的字迹。宋昭的误解正是她想要的,她应该感到轻松才对。没有人再追问,没有人再用探究的目光打量她,她可以像任何一个普通学生一样,安静地上课、下课、吃饭、回家。
日子确实平静了下来。她享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正常”校园生活:认真听讲,努力看清黑板上的字,和宋昭讨论习题,偶尔和几个新认识的同学说说话。她像一株终于避开风暴的小草,在角落里安静地汲取着阳光雨露。
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份平静之下,潜藏着怎样的暗流。
每当那个沉默高大的身影出现在视线里,她的心总会不受控制地微微一滞。看着他目不斜视地从自己身边走过,感受着那刻意营造的疏离,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和酸涩就会悄悄蔓延开来,像藤蔓一样缠绕住心脏,带来细密的、持续的钝痛。
她开始怀念他别扭的关心,怀念他冷硬的命令下藏着的担忧,甚至怀念他因为她的“乱来”而生气皱眉的样子。那些曾经让她感到困扰的“亲密”举动——调整帽子、理所当然地要水给她——此刻回想起来,竟带着一种让她眼眶发热的暖意。
她如愿地不再“引人注目”了。可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更深的孤独感。仿佛被从某个温暖的、熟悉的圈子里推了出来,独自站在了冰冷的边界上。她推开了一个真心在乎她的人,换来了表面的平静,却失去了某种难以替代的、让她心安的联系。
愧疚感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反而在每一次看到他沉默孤寂的背影时,变得更加沉重。是她亲手划下了这道界限,是她要求他退回到安全距离之外。他没有指责,没有质问,只是用最彻底的“配合”,成全了她的“安静”。
这份成全,像一面冰冷的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她心底的自卑和怯懦。
宋昭依旧在她身边叽叽喳喳,说着学校的新鲜事,偶尔也会提到沈无惧又拒绝了哪个大胆告白的女生。谢青禾安静地听着,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仿佛那些都只是无关紧要的八卦。
只有她自己知道,心底某个角落,正下着一场无声的、带着苦涩和愧疚的雨。她拥有了想要的安静时光,无人打扰,却也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困在了一片寂静的荒原里。沈无惧那道沉默而冷硬的背影,成了这片荒原上唯一的、却也是最遥远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