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春雨无噫
本书标签: 校园  破镜重圆  青春校园 

第一章 惊蛰

春雨无噫

惊蛰

  雨丝斜织,将深秋的暮色晕染得一片朦胧。

  江若晚独自站在“溪云”餐厅巨大的落地窗前,指尖无意识地在微凉的玻璃上划着水痕。窗外,熟悉的城市在雨幕中褪去了白日的喧嚣,霓虹的光晕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拖曳出长长的、破碎的倒影。10年,足以让许多事物面目全非,唯有这带着寒意的秋雨,固执地保留着某种黏稠的记忆,无声地渗透进空气里。

  身后,是高中毕业十年同学会的喧闹。久别重逢的惊喜、刻意攀谈的寒暄、对现状不动声色的打探,交织成一张巨大而嘈杂的网。她身为一名习惯了在条分缕析中寻求逻辑的律师,此刻却觉得这热闹有些无所适从,只想在这片雨声的屏障后,寻得片刻安静。

  “若晚!怎么一个人躲在这里看雨呢?”一个爽朗的声音自身后响起,是高中时的玩伴苏嘉凝,她端着果汁杯走过来,亲昵地挽住江若晚的胳膊,“大家都等着你呢!对了,有个重磅消息,”她凑近了些,压低了声音,带着点神秘和兴奋,“知道谁来了吗?林易泊来了!刚进门!”

  林易泊。

  这个名字,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瞬间在江若晚平静的心湖里激起千层浪。不是惊雷,却比惊雷更绵长地荡开,带着一种迟滞的、钝重的回响。她感觉呼吸微微一窒,端着香槟杯的手指下意识地收紧,冰凉的杯壁透过皮肤传来清晰的触感,才勉强压住那瞬间涌上心头的、毫无预兆的慌乱。

  她几乎是屏着呼吸,缓缓转过身,看向门口。

  目光越过攒动的人影,越过餐桌上摇曳的烛光,带着一种近乎宿命的牵引,猝不及防地,撞进了一双沉静的眼眸里。

  他就站在不远处靠墙的位置,一身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身姿挺拔,褪去了少年时那份略带锋芒的清瘦,轮廓线条更显硬朗,却依旧带着一种干净的气质。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平静无波,像初冬结了薄冰的湖面,在餐厅暖黄的光线下,泛着温和却难以窥探深浅的光。他似乎也刚刚看到她,视线交汇的刹那,江若晚清晰地捕捉到他镜片后极其细微地闪烁了一下,像是平静湖面被风吹起的一丝涟漪,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大的波动,只是那原本随意搭在身侧的手指,几不可察地蜷缩了一下。

  空气仿佛凝滞了几秒。

  江若晚感觉自己的脸颊有些微微发烫,一种久违的、带着点酸涩的暖意不受控制地涌上心头,又被她强行压下。她习惯性地弯起唇角,露出一个律师面对客户时惯有的、温和而得体的微笑,对他轻轻点了点头。这是她能维持的,最体面的平静。

  他似乎怔了半秒,随即,那薄薄的、线条清晰的唇也微微向上牵起一个极浅的弧度,颔首回礼。那笑容很淡,很克制,带着一种成年人的、含蓄的礼貌。没有惊喜,没有热络,只有一种经过岁月沉淀的、恰到好处的距离感。

  十年了。

  操场上奔跑的身影,下课偷偷传递的纸条,放学路上被夕阳拉长的、并肩而行的影子,还有那个闷热的午后,他沉默地将一瓶冰镇的橘子汽水放在她课桌上,瓶身凝结的水珠滚落,洇湿了摊开的练习册……那些被时光温柔包裹的、泛着旧日光泽的画面,在此刻,被他一个如此平静、如此含蓄的点头微笑,衬得遥远得像一场不真切的梦。

  原来,阔别经年的重逢,并非预想中的惊涛骇浪。

  更像是一场无声的惊蛰,深埋心底的种子被强行唤醒,破土而出的瞬间,感受到的却是料峭春寒,猝不及防,带着刺骨的凉意。

  他移开了目光,转向旁边一位正与他攀谈的同学,侧耳倾听,神情专注而温和,那姿态从容不迫,俨然已是习惯掌控局面的创业者。江若晚看着他流畅的社交动作,那份温和得体的表象下,是清晰划开的、属于成年人的界限。

  心底那点刚刚冒头的暖意,迅速被一种更深的、混杂着失落和清醒的酸涩取代。她温柔表象下的世界,正悄然裂开细密的纹路。

  “怎么样,你们俩后来还联系吗?听说他这几年自己创业,项目做得挺大呢……苏嘉凝还在旁边低声说着什么。

  江若晚却有些听不清了。窗外的雨似乎更密了些,凉意仿佛透过玻璃,丝丝缕缕地缠绕上来。她微微吸了口气,保持着脸上的微笑,轻声对苏嘉凝说:“我去下洗手间。”声音是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

  她转过身,高跟鞋踩在光洁的地面上,发出清脆而规律的声响,一步步走向餐厅深处。脊背挺直,是律师惯有的职业姿态,只有她自己知道,垂在身侧的手心,正紧紧攥着,指甲几乎要嵌进柔软的掌心。

  她能感觉到,那道含蓄而沉静的目光,似乎在她转身的刹那,又轻轻地、短暂地落在了她的背影上。

  像一片羽毛,轻飘飘的,却带着千钧的重量。

  她能感觉到身后餐厅里的喧嚣似乎短暂地凝滞了一瞬,几道或探究、或好奇、或带着了然笑意的目光,如同细密的蛛网,黏在她的背上。

  “哎,看,江若晚和林易泊……”一个刻意压低却仍能听清的女声从旁边的餐桌飘来,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当年他们俩……啧啧,相爱相杀啊。”另一个声音立刻附和,带着岁月也无法消磨的八卦热情。

  “十年没见了吧?刚才那点头,啧,客气得跟陌生人似的……”一个略带促狭的男声响起,显然也在关注着这场“世纪重逢”。

  “人家林总现在可是大老板,江大律师也是精英,能一样嘛……”有人带着世故的口吻点评,话语里夹杂着对身份变化的微妙解读。

  这些细碎的议论,像细小的针,精准地刺破江若晚努力维持的平静外壳。她脸上的职业微笑几乎快要挂不住,脚下的步伐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十年时光,在同学们眼中,她和林易泊的故事,似乎只是青春纪念册里一页值得回味的花絮,无人知晓那页背后曾有过怎样刻骨铭心的撕裂与漫长的沉寂。如今,这带着戏谑和审视的目光,让她感觉自己像个被突然推上舞台的演员,被迫在众目睽睽之下,演绎一场名为“释然”的戏码,而她,根本还没拿到剧本。

  洗手间明亮的镜子里,映出一张略显苍白的脸。江若晚拧开水龙头,冰凉的水流冲刷过指尖,带来一丝短暂的清明。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知性优雅的裙子,精致的淡妆,端庄大方。可眼底深处那抹来不及褪去的慌乱,和微微发红的耳根,却猝不及防击中了内核。

  她深吸一口气,拿出粉饼,轻轻按压在眼睑下方,试图掩盖那点不易察觉的脆弱。当她整理好仪容,推开洗手间厚重的门,重新踏入那片喧嚣时,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那个角落。

  林易泊依然站在那里,身边似乎围拢了更多的人。几个当年就颇善交际的男同学正热络地与他交谈,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恭维和攀谈的欲望。他微微侧着头,专注地听着,偶尔颔首,唇边依旧挂着那抹浅淡的、无懈可击的含蓄笑容。他手里端着一杯水,姿态从容,游刃有余地应对着,像一个早已习惯在名利场中周旋的猎手。

  就在江若晚移开目光,准备融入另一拨闲聊的同学中时,林易泊的视线,却像是感应到了什么,倏然穿过人群,再次精准地落在了她的身上。

  这一次,距离稍远,隔着攒动的人头和杯盏交错的光影。他的目光不再像最初交汇时那样带着沉静的审视,而是……多了一丝极难捕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像是探究,像是确认,又像是一点被完美面具掩盖下的、转瞬即逝的疲惫和……某种深藏的、几乎被岁月磨平的波澜?

  江若晚的心猛地一跳,几乎是本能地,她再次弯起唇角,回以一个同样标准、同样温和、同样带着距离感的职业微笑。仿佛刚才洗手间里的短暂失态从未发生过。

  他也看到了她的回应。隔着喧闹的空气,隔着十年的光阴,隔着彼此心知肚明的沟壑,他镜片后的目光似乎在她脸上停顿了零点几秒,那抹难以言喻的情绪更深了些,随即,他也极其自然地、极其含蓄地,再次对她点了点头。

  一个无声的、跨越人群的致意。

  礼貌,周全,无懈可击。

  却比任何激烈的质问或冷漠的忽视,都更让江若晚感到一种彻骨的冰凉和……荒谬。这礼貌的点头,像一道无形的墙,清晰地划分出“过去”与“现在”的楚河汉界。

  原来,最伤人的,不是恨,而是彻底的、用礼貌包装起来的疏离。

  恰在此时,苏嘉凝的声音透过麦克风响起,带着刻意的热情:“来来来,大家安静一下!让我们共同举杯,敬我们逝去的青春,也敬我们各自精彩的十年!”

  隔着觥筹交错,隔着欢声笑语,隔着那道无形的、名为“十年”和“含蓄”的鸿沟,江若晚的视线,与林易泊的视线,在喧嚣的顶点,再一次短暂地、平静地、毫无波澜地交汇了一瞬。

  然后,各自移开。

  仿佛只是陌生人之间一次再寻常不过的视线交错。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下得更大了。雨点急促地敲打着玻璃,发出沉闷的声响,像极了某种无声的呜咽。

  江若晚仰头,将杯中微凉的液体一饮而尽。香槟的甜腻滑过喉咙,留下的,却是满口挥之不去的、属于这个深秋雨夜的、冰冷而酸涩的余味。

春雨无噫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 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