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还带着夏末的燥热,却吹不散高三(七)班教室里凝滞的沉闷。刚发下来的数学卷子像一片片沉重的铅云,压在每个人的课桌上,也压在心头。林小诺盯着卷面上鲜红的“128”,轻轻叹了口气。这个分数在重点班只能算中游,离她梦想中的顶尖学府,还差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她下意识地揉了揉因为熬夜做题而发涩的眼角,努力扬起嘴角,对着旁边唉声叹气的同桌赵明露出一个鼓励的笑:“别灰心嘛,下次肯定能更好!”
> 就在这时,班主任陈老师夹着教案匆匆走进来,敲了敲讲台:“安静一下同学们!有个重要通知。” 教室里的低气压被暂时打破,几十双眼睛齐刷刷望过去。陈老师清了清嗓子:“今天我们班转来一位新同学,希望大家以后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来,程煜同学,进来吧。”
>
> “转校生?高三?” 底下响起一片压抑的窃窃私语。在这个冲刺的节骨眼转学,实在罕见。
>
> 门口的光线被一个高瘦的身影挡住。他背着简单的黑色双肩包,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一步步走进来。教室瞬间安静了几分。并非因为他多么耀眼夺目,而是他身上散发出的气息——像初冬清晨凝结的霜,冷冽、疏离,带着一种生人勿近的屏障。黑发有些长,微微遮住了眉眼,让人看不清他眼底的情绪。他站在讲台旁,身形挺拔却透着一种不易察觉的紧绷。
>
> “程煜同学,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 陈老师语气温和。
>
> 男生抬起眼皮,目光平静无波地扫过整个教室,那眼神里没有任何初来乍到的局促或好奇,只有一片深潭般的沉寂。薄唇微启,吐出两个清晰却冰冷的字:
>
> “程煜。”
>
> 再无下文。
>
> 空气有些凝滞。陈老师略显尴尬地咳了一声:“嗯…程煜同学成绩优异,希望大家多交流学习。你的座位…” 老师的目光在教室里逡巡,最终落在林小诺旁边那个因上个月同学转学而空出来的位置上,“就坐在林小诺那里吧,她是英语课代表,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可以问她。”
>
> 名叫程煜的男生没有任何表示,径直走向林小诺的方向。随着他的靠近,林小诺闻到了一股很淡的味道,像是雨后的松林混合着旧书页的墨香,清冷又带着点难以捉摸的沉郁。他拉开椅子坐下,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一丝多余。桌与桌之间的距离本就不大,他坐下后,林小诺甚至能感觉到他校服袖子擦过自己手臂带来的细微气流。
>
>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林小诺身上,她习惯性地调动起脸上最明媚的笑容,侧过头,声音清脆:“你好,我是林小诺。欢迎来七班!” 这是她的保护色,用开朗和热情筑起城墙,掩盖内心深处的敏感和那点关于“不被需要”的自卑——就像她那个有了新家庭、目光很少再落在她身上的父亲。
>
> 程煜只是极轻微地点了下头,甚至连一个眼神都没有给她,便自顾自从书包里拿出课本和笔袋,动作专注得仿佛旁边是团空气。林小诺的笑容僵在脸上,一丝不易察觉的难堪和失落爬上心头。她讪讪地转回头,指尖无意识地抠着卷子边缘。阳光似乎也冷了几分。
>
> 第一节课是物理。林小诺强迫自己集中精神,但余光总忍不住瞥向旁边。程煜并没有听讲,他摊开的是一本厚厚的英文原版小说,封面她认得——《The Catcher in the Rye》(麦田里的守望者)。他看得很专注,偶尔在旁边的笔记本上写几笔,字迹是那种非常工整有力的小楷,和他冷硬的外表有些反差。
>
> 下课铃一响,程煜“啪”地合上书,动作利落地收拾东西准备起身。林小诺深吸一口气,再次尝试打破坚冰:“那个…你看的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吗?塞林格的这本书我也很喜欢,主角霍尔顿那种…”
>
> 话没说完,程煜已经站了起来。他的动作似乎顿了一下,林小诺的心也跟着提了一下,以为他终于要回应了。然而,他只是把书包甩到肩上,目不斜视地绕过她,径直走出了教室,留给她一个冷淡、挺拔、拒人千里的背影。
>
> 前座的赵明转过头,压低声音:“嘿,小诺,别白费劲了。我刚听隔壁班人说,这家伙是从东城那个私立‘贵族’高中转来的,风评不太好,听说性格特别怪,从来不跟人打交道,独狼似的。”
>
> 林小诺皱了皱眉,没接话。她不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尤其是一个她根本不了解的人。只是,程煜身上那种浓重的、仿佛与整个世界隔绝的孤独感,像一块磁石,莫名地吸引着她想去探究那冰层之下,是否也藏着不为人知的温度。她低头,看到自己卷子上那个刺眼的“128”,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微妙感,悄然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