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夏的转体突然失了准头,后背撞进他怀里的瞬间,他的手臂像按了暂停键:先收紧两指稳住她的重心,再松开三指留出安全距离,最后用拇指轻轻蹭了下她的腰线——力度和他调整吉他背带的弧度时如出一辙。
林知夏“找到节奏了,”
她仰头时鼻尖蹭到他下巴,睫毛扫过他的喉结,
林知夏“但23岁的主唱,手再近0.1厘米,镜头就要拍清你发红的耳尖了。”
镜子里的两人突然同时笑出声,声波在镜面反射出重叠的涟漪。宋亚轩低头调试琴弦时,发现林知夏的银链正卡在他吉他第三根弦上,铃兰吊坠随着她的呼吸轻轻晃,在弦上投下的影子,刚好遮住他刚才弹错的那个音符。
弹幕疯涨:
“红笔批注的凹痕!三毫米深,是反复描摹的力度,比乐谱还认真”
“掌心距离的三厘米!和他吉他弦距分毫不差,肌肉记忆骗不了人”
“银链卡弦的位置!精准遮住错音,这默契比舞台走位还绝”
观察室的丁程鑫举着放大镜怼在屏幕上,突然暂停画面:
练舞室的落地窗把阳光切成菱形碎片,宋亚轩将乐谱册摊在把杆上时,第三页《铃兰》编舞笔记的红笔批注突然晃了眼——林知夏在转体标记旁写的“0.5秒呼吸间隙”,笔尖在纸页上戳出三个细小的凹痕,像反复确认过的心跳节拍。
丁程鑫“看到没?”
他用红笔圈出林知夏的鞋尖,
丁程鑫“她踩在他球鞋上的角度是15度,和他转体时的倾斜角度完全一致。这俩人光是站着,身体就在偷偷对暗号。”
他顿了顿,突然把应援棒往桌上敲,
丁程鑫“0.5秒的呼吸间隙,是宋亚轩录音时的黄金换气点,林知夏连这个都记着——三年前的联排细节啊,这哪是约会,分明是在拆藏了三年的时光胶囊!”
宋亚轩从背包里掏出两个保温盒时,林知夏突然注意到他食指缠着创可贴——是早上切牛腩时被刀划的,伤口长度刚好和他吉他拨片的厚度一致。
林知夏“23岁的主唱还会做饭?”
她叉起块牛腩,发现肉筋被剔除得干干净净,连筋膜的细渣都挑了出去,
宋亚轩“比你弹吉他的技术好。”
他突然从口袋里摸出颗奶糖,糖纸的铃兰图案边缘泛着黄,包装纸上的生产日期被摩挲得发毛,却能看清“2021.07.13”——三年前《铃兰》首演当天的日期。
宋亚轩“三年前演唱会后台,你说吃甜的能缓解紧张,”
糖在她手心硌出细碎的声响,
宋亚轩“那天你帮我改完动作,我躲在备场间吃了半盒。”
林知夏的指尖在糖纸上轻轻划,突然把糖往他嘴里塞:
林知夏“某主唱当年唱错词,就是因为吃这糖呛到了,”
她笑着偏头,发梢扫过他手腕的红痕,
林知夏“我在台下看得清清楚楚,你对着提词器瞪了三分钟。”
他含着糖笑,甜味漫过舌尖时,突然弹起吉他,是《铃兰》的间奏:
宋亚轩“那是因为看到你在台下,发绳上的铃兰比提词器还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