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时,书禾提议带念念回趟老家,让外公外婆好好看看小家伙。汪顺自然应下,提前几天就开始收拾行李,光是念念的小衣服、奶粉罐就装了满满一个行李箱。
出发那天,念念被裹在鹅黄色的小外套里,坐在安全座椅上,手里抱着艾登送的小鸭子玩偶,眼睛直勾勾盯着窗外掠过的树影。书禾笑着逗她:“念念,咱们要去看外公外婆啦,外婆给你留了好多小饼干呢。”
小家伙似懂非懂,嘴里发出“哦”的单音节,小脑袋跟着车的晃动一点一点。
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念念睡了又醒,醒了又啃起玩偶的耳朵。等车开进熟悉的巷子,书禾指着不远处的院门说:“看,外公在门口等咱们呢。”
汪顺刚停稳车,就见老爷子拄着拐杖快步迎上来,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可算到了!”书禾解开安全带,把念念抱出来,小家伙一落地,看见陌生的老人,先是往妈妈怀里缩了缩,小手指着外公的拐杖,小声喊:“棍…棍…”
“这是外公呀。”书禾轻轻拍着她的背,外公已经乐呵呵地递过一个布老虎玩偶:“念念不怕,外公给你带了好玩的。”
念念盯着布老虎看了会儿,伸手接过来,又抬头看了看外公,突然咧开嘴笑了,露出两颗刚冒头的小牙。
进了院子,外婆早就系着围裙在厨房忙活,听见动静探出头来:“念念来啦?快让外婆抱抱!”念念被外婆抱在怀里,小鼻子嗅了嗅,闻到厨房里飘来的香味,小手指着灶台方向,嘴里“啊啊”叫着。
“这孩子,跟她妈小时候一样,是个小馋猫。”外婆笑得合不拢嘴,从兜里摸出块软糖,剥了纸递到她嘴边。
午饭桌上,念念坐在宝宝椅里,面前摆着外婆特意做的南瓜泥。外公时不时往她盘子里放小块排骨,汪顺则耐心地帮她剔着骨头。
“你看这孩子,比上次来壮实多了。”外公看着念念鼓着腮帮子吃饭的样子,眼里满是慈爱。书禾笑着说:“现在能自己扶着东西走几步了,就是还不稳当,整天在家跌跌撞撞的。”
正说着,念念突然从椅子上滑下来,扶着桌腿摇摇晃晃往院子里走。外婆赶紧跟过去:“慢点慢点,地上滑。”小家伙却不理会,径直走到院子里的石榴树下,伸手去够落在地上的石榴。
外公跟过来,捡起一个红通通的石榴,剥开皮递给她一颗籽。念念捏着石榴籽,看了看,又递到外公嘴边,咿咿呀呀地像是在说“你吃”。
“哎哟,我们念念会疼人了。”外公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张嘴接了过去。
下午阳光正好,外婆把念念的小毯子铺在院子里的躺椅旁,让她在上面爬。小家伙手脚并用地到处挪,一会儿去扯外公的裤脚,一会儿又爬回毯子上,抓起布老虎啃两口。
汪顺和书禾坐在一旁,看着女儿在院子里探索,听着外公外婆絮叨着家常,偶尔传来念念的咿呀声和老人的笑声,心里一片安宁。
晚饭时,念念明显困了,扒拉了两口饭就靠在书禾怀里打盹。外婆轻手轻脚地抱过她,放进里屋的小床上,盖好被子。
“这孩子,跟小猫似的,一点不闹人。”外婆坐在床边,轻轻拍着念念的背。书禾走过去,看着女儿恬静的睡颜,轻声说:“平时在家也这样,只要吃饱睡好,就乖乖的。”
夜色渐深,院子里的虫鸣渐起。汪顺和外公坐在堂屋喝茶,书禾和外婆在厨房收拾。偶尔从里屋传来念念翻身的动静,很快又归于安静。
这样的时光,没有泳池里的水花,没有滑道上的尖叫,却有着另一种踏实的温暖。就像院子里那棵石榴树,默默扎根,静静结果,把最质朴的爱,藏在每一片叶、每一颗果里,也藏在孩子熟睡的呼吸里,藏在一家人围坐的灯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