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动漫同人小说 > 敛财者的怪谈手册(梧桐的精彩世界)
本书标签: 动漫同人  规则怪谈系副本 

忘川书斋的墨香

敛财者的怪谈手册(梧桐的精彩世界)

电动车刚驶近水边,就被一层薄薄的雾气裹住。水面平静得像块黑绸,连涟漪都没有,却能清晰地看到水底立着座阁楼,飞檐翘角浸在水里,窗纸透出的昏黄灯光穿过水面,在雾里晕开一圈圈暖黄的光。

“规则一:忘川书斋的阁楼不在水面,也不在水底,而是藏在‘虚实交界’处,只有执念够深的人才能看见实体。”兜里的镜面碎片发烫,映出个穿长衫的老者,正坐在阁楼窗边磨墨,笔尖悬在纸上,迟迟未落。

方梧桐试着往前骑,车轮竟稳稳地落在水面上,像碾过一层结实的冰。她握紧车把,慢慢驶向阁楼,越靠近,就越清晰地闻到一股墨香,混合着潮湿的水汽,带着点陈旧的书卷气。

阁楼的门是两扇雕花木门,门楣上“忘川书斋”四个字是用朱砂写的,笔画间缠绕着细小的墨线,像无数只蚂蚁在爬。她刚伸手推门,门板突然变得透明,露出里面的景象——书架从地面堆到屋顶,塞满了泛黄的书卷,每个书架前都站着个虚影,有的在翻书,有的在抄写,有的只是对着空白的纸发呆。

“规则二:书斋里的虚影是‘未写完的故事’,他们困在自己的结局里,重复着落笔前的犹豫。”镜面碎片里的老者叹了口气,“我年轻时总爱替人写结局,后来才知道,没写完的故事,自有它的道理。”

方梧桐推开门,墨香瞬间浓得化不开。最靠近门的书架前,站着个穿旗袍的女人虚影,手里捏着支钢笔,笔尖在稿纸上反复划着,却没留下一个字。稿纸上只有一行被划得模糊的字:“他说明天就回来。”

“这是民国时的女学生,等未婚夫从战场回来,等了一辈子,直到临终前还在写信。”镜面碎片映出女人的记忆——她总在灯下写信,写了厚厚一沓,却一封都没寄出去,说“等他回来亲自读”。

方梧桐拿起桌上的空白信纸,蘸了点砚台里的墨:“他回来了,在你走后的第三年。他带着你的信,在你坟前读了三天三夜,说‘早知道,当年就不该让你等’。”

女人的虚影突然停住动作,钢笔“啪嗒”掉在桌上。她慢慢转过身,脸上的模糊轮廓渐渐清晰,眼里流出透明的泪,滴在信纸上,晕开一小片墨痕。“我就知道……他不会骗我。”她说完,化作一缕墨烟,钻进书架顶层的一本线装书里。

书架发出轻微的“咔哒”声,那本书的书脊上,慢慢浮现出“苏晚”两个字。

方梧桐继续往里走,看到个穿中山装的男人虚影,正对着一本账本发愁,手指在算盘上拨来拨去,却总在同一个地方卡住。账本上记着密密麻麻的数字,最后一页写着:“还差三块七,凑不够药钱。”

“他是五十年代的乡村医生,背着药箱走了十里山路,就为了给个孩子送退烧药,结果自己淋雨发了高烧,没钱买药。”镜面碎片里的男人咳得厉害,手里却还攥着药方,“那孩子后来成了医生,总说要找个姓陈的先生,还他当年的三块七。”

“陈先生,那孩子现在在县城开了诊所,每年都给山里的孩子免费体检,他说这是还您的情。”方梧桐拿起算盘,帮他拨对了最后一组数字。男人的虚影笑了,化作墨烟钻进账本,账本的封面上,慢慢显出“陈守义”三个字。

书斋深处有张紫檀木书桌,桌上摆着个砚台,砚台里的墨汁冒着热气,旁边堆着一沓空白的纸。穿长衫的老者虚影正坐在桌前,手里的毛笔悬在纸上,笔尖的墨滴在纸上,晕开一个个小小的墨点,却始终没写出一个字。

“是书斋主人。”镜面碎片的光芒忽明忽暗,“他是清末的秀才,战乱时把自家藏书都烧了,说‘不能让好书落进恶人手里’,自己却被困在书斋,说要‘补回所有烧掉的书’,可他记不清那些书的内容了。”

方梧桐走到书桌前,看到纸上的墨点渐渐连成线,织成一本本书的模样,有《论语》,有《楚辞》,还有些她叫不出名字的孤本。老者的虚影手在发抖,笔杆上的漆都被磨掉了一块。

“您记不清的,他们替您记着呢。”方梧桐拿起一张空白纸,放在他面前,“城西的老秀才,把《论语》抄了三十遍,教给了村里的孩子;城南的绣娘,把《楚辞》里的句子绣在帕子上,传给了女儿;还有那个走江湖的说书人,把那些孤本的故事编成了段子,走哪儿讲哪儿。”

老者的笔尖终于落下,在纸上写下“不忘”两个字。墨字刚写完,就化作金光,飞向所有的书架。那些泛黄的书卷突然自己翻开,空白的页面上慢慢显出字迹,有的是工整的小楷,有的是娟秀的行书,还有的是稚嫩的孩童笔迹。

“原来……原来我从没弄丢它们。”老者的虚影笑了,眼角的皱纹里淌出墨色的泪,滴在砚台里,墨汁突然沸腾起来,化作无数只墨蝶,飞出窗外,落在水面上,翅膀一扇,就成了一页页会飞的书。

方梧桐走到窗边,看着那些墨蝶飞向远方,有的落在坟地的老槐树上,有的飘向奈何桥的纸船,还有的朝着哭丧村的方向飞去。

“下一个地方,是哪里?”她问镜面碎片。

碎片的光芒映出一片火海,火光里有座塔,塔尖插在云里,塔身刻满了符咒,像是在镇压着什么。塔下的石阶上,跪着个穿道袍的人影,手里拿着桃木剑,剑尖指向塔顶,像是在对峙。

“锁魂塔。”镜面碎片的光芒带着点寒意,“那里锁着最烈的执念,也藏着全像镜最关键的一块碎片。”

书斋的门在身后轻轻合上,方梧桐骑上电动车,水面的墨蝶围着她飞了两圈,像是在引路。她看着锁魂塔的方向,镰刀在保温箱里发出沉稳的嗡鸣,金纹的光芒比之前更亮了。

那些被记下的名字,被补全的故事,都在镰刀里藏着,成了她最硬的底气。她知道,锁魂塔的火再烈,也烧不掉该记住的东西。平静得像块黑绸,连涟漪都没有,却能清晰地看到水底立着座阁楼,飞檐翘角浸在水里,窗纸透出的昏黄灯光穿过水面,在雾里晕开一圈圈暖黄的光。

“规则一:忘川书斋的阁楼不在水面,也不在水底,而是藏在‘虚实交界’处,只有执念够深的人才能看见实体。”兜里的镜面碎片发烫,映出个穿长衫的老者,正坐在阁楼窗边磨墨,笔尖悬在纸上,迟迟未落。

方梧桐试着往前骑,车轮竟稳稳地落在水面上,像碾过一层结实的冰。她握紧车把,慢慢驶向阁楼,越靠近,就越清晰地闻到一股墨香,混合着潮湿的水汽,带着点陈旧的书卷气。

阁楼的门是两扇雕花木门,门楣上“忘川书斋”四个字是用朱砂写的,笔画间缠绕着细小的墨线,像无数只蚂蚁在爬。她刚伸手推门,门板突然变得透明,露出里面的景象——书架从地面堆到屋顶,塞满了泛黄的书卷,每个书架前都站着个虚影,有的在翻书,有的在抄写,有的只是对着空白的纸发呆。

“规则二:书斋里的虚影是‘未写完的故事’,他们困在自己的结局里,重复着落笔前的犹豫。”镜面碎片里的老者叹了口气,“我年轻时总爱替人写结局,后来才知道,没写完的故事,自有它的道理。”

方梧桐推开门,墨香瞬间浓得化不开。最靠近门的书架前,站着个穿旗袍的女人虚影,手里捏着支钢笔,笔尖在稿纸上反复划着,却没留下一个字。稿纸上只有一行被划得模糊的字:“他说明天就回来。”

“这是民国时的女学生,等未婚夫从战场回来,等了一辈子,直到临终前还在写信。”镜面碎片映出女人的记忆——她总在灯下写信,写了厚厚一沓,却一封都没寄出去,说“等他回来亲自读”。

方梧桐拿起桌上的空白信纸,蘸了点砚台里的墨:“他回来了,在你走后的第三年。他带着你的信,在你坟前读了三天三夜,说‘早知道,当年就不该让你等’。”

女人的虚影突然停住动作,钢笔“啪嗒”掉在桌上。她慢慢转过身,脸上的模糊轮廓渐渐清晰,眼里流出透明的泪,滴在信纸上,晕开一小片墨痕。“我就知道……他不会骗我。”她说完,化作一缕墨烟,钻进书架顶层的一本线装书里。

书架发出轻微的“咔哒”声,那本书的书脊上,慢慢浮现出“苏晚”两个字。

方梧桐继续往里走,看到个穿中山装的男人虚影,正对着一本账本发愁,手指在算盘上拨来拨去,却总在同一个地方卡住。账本上记着密密麻麻的数字,最后一页写着:“还差三块七,凑不够药钱。”

“他是五十年代的乡村医生,背着药箱走了十里山路,就为了给个孩子送退烧药,结果自己淋雨发了高烧,没钱买药。”镜面碎片里的男人咳得厉害,手里却还攥着药方,“那孩子后来成了医生,总说要找个姓陈的先生,还他当年的三块七。”

“陈先生,那孩子现在在县城开了诊所,每年都给山里的孩子免费体检,他说这是还您的情。”方梧桐拿起算盘,帮他拨对了最后一组数字。男人的虚影笑了,化作墨烟钻进账本,账本的封面上,慢慢显出“陈守义”三个字。

书斋深处有张紫檀木书桌,桌上摆着个砚台,砚台里的墨汁冒着热气,旁边堆着一沓空白的纸。穿长衫的老者虚影正坐在桌前,手里的毛笔悬在纸上,笔尖的墨滴在纸上,晕开一个个小小的墨点,却始终没写出一个字。

“是书斋主人。”镜面碎片的光芒忽明忽暗,“他是清末的秀才,战乱时把自家藏书都烧了,说‘不能让好书落进恶人手里’,自己却被困在书斋,说要‘补回所有烧掉的书’,可他记不清那些书的内容了。”

方梧桐走到书桌前,看到纸上的墨点渐渐连成线,织成一本本书的模样,有《论语》,有《楚辞》,还有些她叫不出名字的孤本。老者的虚影手在发抖,笔杆上的漆都被磨掉了一块。

“您记不清的,他们替您记着呢。”方梧桐拿起一张空白纸,放在他面前,“城西的老秀才,把《论语》抄了三十遍,教给了村里的孩子;城南的绣娘,把《楚辞》里的句子绣在帕子上,传给了女儿;还有那个走江湖的说书人,把那些孤本的故事编成了段子,走哪儿讲哪儿。”

老者的笔尖终于落下,在纸上写下“不忘”两个字。墨字刚写完,就化作金光,飞向所有的书架。那些泛黄的书卷突然自己翻开,空白的页面上慢慢显出字迹,有的是工整的小楷,有的是娟秀的行书,还有的是稚嫩的孩童笔迹。

“原来……原来我从没弄丢它们。”老者的虚影笑了,眼角的皱纹里淌出墨色的泪,滴在砚台里,墨汁突然沸腾起来,化作无数只墨蝶,飞出窗外,落在水面上,翅膀一扇,就成了一页页会飞的书。

方梧桐走到窗边,看着那些墨蝶飞向远方,有的落在坟地的老槐树上,有的飘向奈何桥的纸船,还有的朝着哭丧村的方向飞去。

“下一个地方,是哪里?”她问镜面碎片。

碎片的光芒映出一片火海,火光里有座塔,塔尖插在云里,塔身刻满了符咒,像是在镇压着什么。塔下的石阶上,跪着个穿道袍的人影,手里拿着桃木剑,剑尖指向塔顶,像是在对峙。

“锁魂塔。”镜面碎片的光芒带着点寒意,“那里锁着最烈的执念,也藏着全像镜最关键的一块碎片。”

书斋的门在身后轻轻合上,方梧桐骑上电动车,水面的墨蝶围着她飞了两圈,像是在引路。她看着锁魂塔的方向,镰刀在保温箱里发出沉稳的嗡鸣,金纹的光芒比之前更亮了。

那些被记下的名字,被补全的故事,都在镰刀里藏着,成了她最硬的底气。她知道,锁魂塔的火再烈,也烧不掉该记住的东西。

上一章 无名坟的印记 敛财者的怪谈手册(梧桐的精彩世界)最新章节 下一章 锁魂塔的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