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SD卡内的资料让兄妹俩彻夜未眠。回到黄星暂住的小李公寓,他们迫不及待地查看了内容。
里面存储着母亲在“星海一号”海洋观测站的工作日志、数百条鲸鱼歌声的录音样本,以及最令人震惊的——一系列电子邮件和会议记录,显示一家名为“海声科技”的公司多次试图购买母亲的研究成果。
“海声科技...李政是CEO。”黄鲸查看着公司信息,眉头紧锁,“这家公司三年前还只是个小型初创企业,现在已经是海洋声学领域的巨头了。”
黄星凑过来看屏幕:“赵宇的爸爸就在这家公司工作!我记得他说过是项目管理部门的。”
兄妹俩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担忧。太过巧合了。
“看这个,”黄鲸点开一份标注“机密”的文件,“妈妈记录了她拒绝李政收购请求的过程。李政声称只想将声纹技术用于‘海洋环境保护’,但妈妈发现他们同时在与国防承包商洽谈。”
文件中最令人不安的部分是母亲最后几周的记录——她发现自己的通讯被监听,办公室有人闯入的痕迹,甚至有一次她的实验设备被动了手脚。
“他们认为我不知情,但我能分辨出仪器被调校过的微小差异。”母亲在日志中写道,“他们在试图复制我的研究,但缺少关键参数——声纹的自然变异系数。没有这个,任何人工复制的鲸歌都无法长期稳定传输信息。”
黄星突然想起什么:“我的毕业作品中那段异常脉冲...会不会就是他们尝试复制鲸歌的产物?”
黄鲸点头:“很有可能。妈妈提到声纹的自然变异系数取决于鲸群的社会互动和海洋环境变化,这是无法在实验室中模拟的。”
凌晨三点,兄妹俩终于决定休息片刻。黄星睡在卧室,黄鲸则在客厅沙发和衣而卧。
但黄鲸睡不着。他起身轻轻拉开窗帘一角,观察着楼下街道。夜深人静,只有路灯投下昏黄的光晕。突然,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过,没有停靠,但车速慢得不自然。
黄鲸的心跳加速。他继续观察了十分钟,直到轿车再次出现,这次从相反方向驶过。
他们在被监视。
第二节
第二天清晨,黄星被手机铃声吵醒。是赵宇。
“星星,今天彩排别忘了!十点开始,需要我接你吗?”男友的声音一如既往地阳光。
黄星犹豫了一下。她需要正常出席以免引起怀疑,但又担心安全问题。
“不用了,我自己过去。一会儿见。”她尽量让声音听起来轻松愉快。
挂断电话后,她立即将情况告诉黄鲸。
“你得去,但不能单独行动。”黄鲸决定,“我陪你去音乐学院,在外面等着。有任何异常,立即联系。”
一小时后,兄妹俩搭乘出租车前往音乐学院。黄鲸注意到那辆黑色轿车再次出现,保持着不远不远的距离。
“别回头,”他低声对黄星说,“有人跟踪。”
黄星紧张地捏紧了背包带子:“怎么办?”
“按原计划进行。他们可能在观察我们是否正常活动,暂时不会采取行动。”
到达音乐学院后,黄星下车进入大楼,黄鲸则付了车费,假装离开,实则绕到建筑后方找了个能观察入口的咖啡店坐下。
彩排室内,黄星努力集中精神配合指挥,但注意力不断飘向窗外。赵宇坐在观众席第一排,微笑着向她挥手。
休息时间,赵宇走过来递给她一瓶水:“今天好像心不在焉?没事吧?”
黄星勉强笑笑:“可能是毕业展演压力太大了。对了,你爸爸最近忙吗?听说海声科技有个大项目?”
赵宇似乎有些意外:“怎么突然问这个?确实,他最近经常加班,说是在搞什么‘海洋声学突破’。”他压低声音,“听说和军用技术有关,详情他也不肯告诉我。”
黄星的心沉了下去。她正想再问些什么,忽然注意到两个陌生人在音乐厅后排坐着,不像学生或教职工,穿着正式,注意力似乎不在演出上。
“那两个人你认识吗?”她小声问赵宇。
赵宇回头看了一眼,摇头:“没见过。可能是校外来的评审?”
彩排继续,但黄星越来越不安。那两人的目光不时扫向她,偶尔低头通过衣领处的麦克风低声交流什么。
演出结束后,黄星借口要整理乐谱,让赵宇先走。她快速收拾东西,从后台通道溜出,却发现那两人已经等在出口处。
“黄星小姐?”其中一人礼貌但坚定地拦住她,“我们代表海声科技,想邀请您聊一聊关于您母亲的研究。”
第三节
黄鲸在咖啡店注意到那两人进入音乐学院时就已警觉。当他看到黄星迟迟未按约定时间出现,立即拨通她的电话。
无人接听。
他立刻起身走向音乐学院,同时通过手机激活了早已安装在黄星手机上的追踪程序——这是母亲生前为保护他们安全设置的小程序,多年来第一次使用。
定位显示黄星仍在建筑内,但在偏侧的出口处。黄鲸绕到那个方向,正好看到黄星被两人围住的场景。
“星星!”他大声喊道,快步上前,“怎么了?这两位是?”
那两人略显惊讶,但很快恢复镇定:“我们是海声科技的代表,想邀请黄星小姐交流一些...”
“她没空。”黄鲸打断对方,拉住黄星的手,“我们有事,先走了。”
其中一人挡住去路,仍然保持着礼貌的微笑:“只是简单聊一聊。我们公司对您母亲的研究非常敬佩,想设立一个以她名字命名的研究基金...”
“感谢好意,但我们现在必须离开。”黄鲸强硬地说,同时注意到不远处有校园保安,故意提高音量,“保安先生!这里有人骚扰学生!”
那两人见状,立即后退一步:“误会,完全是误会。我们改日再拜访。”说完迅速离开,走向那辆黑色轿车。
黄鲸紧紧拉着黄星,直到那辆车驶远才松口气。
“他们知道妈妈的研究,也知道我在研究鲸歌...”黄星声音微颤。
“回家再说。”黄鲸警惕地环顾四周,“这里不安全。”
返回小李公寓的路上,黄鲸多次变换路线,确认没有被跟踪。但那种被监视的不安感如影随形。
公寓内,兄妹俩分析当前情况。显然,海声科技已经盯上他们,可能认为兄妹俩掌握了母亲研究的核心内容。
“我们需要帮手。”黄鲸最终说,“单打独斗太危险了。”
黄星犹豫道:“找赵宇?他爸爸在公司工作,也许能提供内部信息...”
“太危险了,不能把他卷进来。”黄鲸摇头,“我在想的是...陈海。”
“海洋保护组织的陈叔叔?”黄星记起这位母亲的老同事,“但他不是多年没联系了吗?”
“妈妈日记里提到过他,说他是‘可以信任的人’。”黄鲸找出日记本,指着一处标注,“看这里:‘如果情况危急,找陈海,他知道该怎么做’。”
黄鲸尝试拨打陈海留下的号码,令人惊讶的是,电话立刻接通了。
“黄鲸?我正想联系你们。”陈海的声音沉稳有力,“听说研究所出事和林教授病倒,我就知道他们会找上你们。我们需要见面,就现在。”
第四节
见面地点约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海洋水族馆。陈海解释说这里人流量大,背景噪声高,不易被监听。
黄鲸和黄星到达时,陈海已经等在鲸鱼馆的巨大水族箱前。蓝光粼粼的水中,几条伪虎鲸悠然游过。
“你们母亲是我最好的朋友和同事。”陈海开门见山,目光仍注视着游动的鲸鱼,“她发现的声纹技术本该用来保护海洋,而不是被武器化。”
他转向兄妹俩,眼神严肃:“海声科技已经接近成功复制鲸歌编码,但他们缺少最后一个关键参数——声纹变异算法。没有这个,他们的系统无法长期稳定工作。”
“所以他们需要妈妈的研究数据。”黄鲸说。
“不仅如此,”陈海压低声音,“他们还需要...新鲜的鲸歌样本。最近的海上录音活动越来越频繁,已经对鲸群造成了严重影响。”
黄星想起自己录音中的异常脉冲:“那些脉冲信号是...”
“声学驱赶装置。”陈海表情痛苦,“他们用特定频率驱赶鲸群到特定区域,方便集中录音。这已经导致至少三个鲸群迁徙路线改变,幼鲸与母鲸失散。”
黄鲸握紧拳头:“这根本是声学暴力!”
“更糟糕的是,”陈海引导他们走向更僻静的角落,“我怀疑林教授的病不是自然发生的。他最近正在写一篇论文,揭露声学驱赶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兄妹俩交换了一个惊恐的眼神。如果林教授是被害的,那么母亲的“意外”是否也...
陈海似乎读懂了他们的想法:“关于你们母亲的船难,我一直有疑问。那天的风暴来得太突然,气象预报完全没有预警。我私下请教过气象专家,他说这种规模的风暴不可能毫无征兆。”
黄星脸色苍白:“你是说...”
“我没有证据。”陈海谨慎地说,“但太过巧合了。她刚拒绝李政的最后一次收购提议,一周后就发生了船难。”
他递给黄鲸一个U盘:“这是我收集的一些资料,关于海声科技近期的活动。小心使用,这可能会给你们带来危险。”
就在这时,黄鲸注意到两个熟悉的身影正在穿过水族馆的人群向他们靠近——是早先那两个人!
“我们被跟踪了。”黄鲸低声道。
陈海毫不惊讶:“预料之中。从紧急出口离开,我的车在后方等你们。分开走,老地方会合。”
第五节
黄星假装被水族箱吸引,慢慢走向另一个方向。黄鲸则混入一个旅游团中。那两人显然犹豫了一下,决定跟随黄鲸。
陈海巧妙地挡住那两人的去路,假装问路拖延时间。黄鲸趁机脱身,从标志牌上看到的紧急出口离开。
出口通向一条后街,陈海的车果然等在那里。几分钟后,黄星也从另一个出口跑出来,两人迅速上车。
“系好安全带。”陈海神情严肃,突然加速驶离。后视镜里,那两人冲出出口,记下车牌号后拨打电话。
“他们会追踪你的车牌。”黄鲸担心地说。
“这是借用朋友的车。”陈海淡定回答,“我们需要尽快把你们转移到安全地方。”
车驶向城市外围,最终停在一个看似普通的居民小区。陈海带他们进入一间公寓,里面陈设简单但应有尽有。
“这是一个安全屋,很少有人知道。”陈海拉上窗帘,“你们暂时住这里,不要联系任何人,包括朋友。”
他严肃地看着兄妹俩:“现在你们必须做出选择。继续追寻你们母亲的研究,会很危险;放弃并交出现有资料,可能能换得平安,但你们母亲的遗愿就无法实现了。”
黄鲸和黄星对视一眼,毫不犹豫地同时回答:“我们继续。”
黄星补充道:“妈妈为保护鲸歌付出了生命,我们不能让她的努力白费。”
陈海眼中闪过欣慰的光:“很好。那么接下来,你们必须尽快前往星海一号观测站,找到第二个声钥。海声科技的人已经在那里了,但还没有找到你们母亲隐藏的东西。”
“为什么这么急?”黄鲸问。
“因为鲸群迁徙季即将开始。”陈海调出手机上的日历,“每年这个时候,蓝星——你们母亲研究的那头蓝鲸——都会经过星海一号附近海域。海声科技计划在那里进行大规模录音,甚至可能捕获蓝星。”
黄星倒吸一口凉气:“他们不能这么做!”
“所以他们必须被阻止。”陈海说,“我安排了一艘船,明晚出发。但你们要记住,一旦踏上这条路,就再也不能回头了。”
窗外,天色渐暗。远方海平面上,乌云正在聚集,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兄妹俩知道,他们面临的不仅是自然的风暴,更是一场关乎海洋命运的斗争。
第二个声钥藏在遥远的观测站中,而通往那里的航路,已经布满了看不见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