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木林营地的篝火晚会成了五年级学生们心中闪亮的回忆点。老师们在篝火旁踏着舒缓的节奏优雅起舞,而孩子们则像一群被放出笼子的小兽,在跳跃的火光映照下,跟着欢快的音乐毫无章法地疯跑、蹦跳、尖叫。
女生们甩动着头发,兴奋地讨论着当时英国最红的“接招合唱团”(Take That)和辣妹组合(Spice Girls)里谁最帅,男生们则模仿着蹩脚的舞步,惹来一片哄笑。哈利甚至被几个男生起哄着推到中间,硬着头皮哼了几句走调的流行歌,窘迫得满脸通红,却也收获了善意的掌声和笑声。
露营归来,剩下的六年级时光像被按下了快进键。日子在课本、试卷、老师的叮嘱和越来越频繁的模拟考中滑过。
哈利觉得这几年过得“不错”——当然,是相对于他住在女贞路四号碗柜里的标准而言。有杰琳这个聪明又总能神奇地解决他小麻烦(比如作业和签字)的朋友,还有克里斯托偶尔放假回来带来的新鲜气息(在哈利看来,就是去了某个严格的寄宿学校变得更成熟稳重了),德思礼家的日子似乎也没那么难熬了。他甚至注意到,海德麦先生不再做精算师了,但具体去了哪个“公司”,哈利也不清楚,只隐约觉得海德麦先生似乎更忙,也…更有种说不出的气质了。
每年的暑假,海德麦一家照例会消失一阵子,据说是回德国探亲。那段时间,女贞路附近又只剩下达力那伙人的吵闹声,是哈利感觉最孤独的时候。
转眼间,六年级的尾声带着初夏的燥热扑面而来。毕业考近在眼前,但课堂上的气氛早已浮躁起来。厚厚的同学录在课桌下偷偷传递,写满了或真挚或搞怪的祝福;课间休息时,讨论的不再是习题,而是未来要去哪所中学——是公立还是私立,总不能是石墙中学(Stonewall High),还是更远但据说设施更好的某某学院?
哈利看着周围兴奋讨论的同学,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不算太高兴。就算杰琳不去寄宿学校(他默认克里斯托去的那种),她也肯定不会去石墙中学——那所弗农姨夫口中“不上台面”。这意味着,小学毕业后,他们可能就要分开了。这个认知让哈利心里空落落的。
课间,他趴在走廊的窗台上,看着外面操场上追逐打闹的低年级学生,绿眼睛里的失落藏也藏不住。
【石墙中学…杰琳肯定不会去…以后还能常见面吗?写信?德思礼家肯定又会…】
这些纷乱的思绪像细小的飞虫,清晰地撞进杰琳的感知网。她拿着一本同学录走过来,浅金色的卷发在阳光下像融化的金子,轻轻倚在窗台另一边。
“又在担心石墙中学了?” 杰琳的声音很轻,带着了然的笑意,直接点破了哈利的心事。
哈利有些窘迫地直起身:“…嗯。你肯定不会去的,对吧?” 他语气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的期待,希望杰琳能反驳。
杰琳没有直接回答,她转过身,背靠着窗台,清澈明亮的浅瞳色眼睛认真地看向哈利:“哈利,听着。” 她的声音很柔和,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我们不会分开的。我保证。”
哈利愣住了,看着她那双眼睛。那双眼睛仿佛拥有魔力,只要看着它们,那些关于德思礼家的阴霾就暂时退散了,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这些年最美好的片段:露营篝火旁的大笑、一起吐槽格兰特先生的板书、杰琳模仿签字的狡黠笑容、甚至是在德思礼家后院难得的安静下午…一股温暖而坚定的感觉从心底升起,冲淡了离别的愁绪。
【你不会明白的,哈利,你的世界远比石墙中学广阔…你的未来在别处…一个充满奇迹的地方…】
杰琳凝视着哈利的眼睛,无形的思绪像温柔的溪流,悄然引导着他脑海中的画面,带着暗示的低语直接流入他的意识深处。她不能说出霍格沃茨,但她可以用这种方式,在他心中种下期待和“不同寻常”的种子。
哈利被那双眼睛看得有些恍惚,心里那份沉甸甸的失落感真的奇迹般减轻了。虽然理智告诉他杰琳的话更像是一种安慰的承诺,但那份温暖和笃定,让他愿意相信。“真的?” 他忍不住问,声音里带着希冀。
“当然。” 杰琳肯定地点头,脸上绽开一个甜美又带着点神秘的微笑,“想象一下,也许…我们会去一个特别棒、特别神奇的地方上学呢?比寄宿学校酷多了。” 她故意眨了眨眼。
哈利被她逗笑了,绿眼睛里的阴霾散去了大半:“比寄宿学校还酷?那得是什么地方?太空学校吗?” 他顺着杰琳的话开起了玩笑。
“说不定哦!” 杰琳笑着接话,气氛轻松起来。
不过,轻松的时刻总是短暂的。毕业考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大部分时间,杰琳和哈利还是被淹没在成堆的复习资料里。两人互相抽查知识点,毒舌功力在高压下不减反增。
“哈利·波特!这道应用题你又错了!条件明明给了距离和时间,求速度!这么简单你也能算成求时间?你的脑子被巨怪借走了吗?” 杰琳指着哈利的习题册,毫不留情地吐槽。
“喂!伊万杰琳!你还好意思说我?昨天是谁把维多利亚女王和伊丽莎白女王搞混了?历史老师差点被你气出心脏病!” 哈利立刻反击,指着杰琳历史卷子上的大红叉。
“那是因为她们都叫女王!而且都活了好久!”
“这是理由吗?那你怎么不把我和达力搞混?我们都叫德思礼家的男孩!”
“那不一样!达力是粉红色的会移动的肉山,辨识度超高!”
这样的互怼几乎成了复习期间的日常配乐,火药味十足,常常引来周围同学侧目。有时甚至会演变成真正的争吵,比如为了某道题的解法争论得面红耳赤,或者哈利觉得杰琳太咄咄逼人,杰琳觉得哈利太粗心大意。
但奇妙的是,无论吵得多凶,过不了多久,往往是哈利先憋不住递过来一块掰开的巧克力,或者杰琳假装不经意地把整理好的笔记推到他面前。一个眼神,一句“喂,刚才那道题其实你第一步是对的…”,就能瞬间冰释前嫌。这些年,他们早已在这种“吵吵闹闹又彼此支撑”的模式里,找到了最舒服的相处之道。
日子就在复习、斗嘴、和好、以及对未来的模糊憧憬中,一天天滑向小学时光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