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科幻末世小说 > 诡形录
本书标签: 科幻末世  未来科技  架空世界     

(十一)雨

诡形录

镜羽虫的净化效率稳定在 92% 的第三周,程旭发现了件怪事。

那天清晨,他像往常一样把棱镜固定在观察窗,却见培养舱里的翼片蒙上了层淡淡的灰 —— 不是银灰色的净化残渣,是种近乎透明的雾霭。屏幕上的效率数值跌了 5 个点,翼片张力跳到 0.5,像被什么东西惊扰了。

“怎么会这样?” 梁桉捧着湿度计进来,浅棕色发丝上还沾着点加湿器的水雾,“湿度 92%,温度 18 度,都没变啊。” 她的指尖在操作台上敲了敲,调出夜间监测记录,“凌晨三点的时候,数值突然掉了,之前一直很稳定。”

程旭凑近观察窗,镜羽虫的翼片不再追逐彩虹,反而扎堆缩在舱角,像怕冷的鸟。他忽然注意到舱壁上的冷凝水 —— 比平时多了些,水珠滚落的轨迹歪歪扭扭,不像自然凝结的形状。

“昨晚是不是有暴雨?” 他转头问梁桉。地下城的天气模拟系统会同步地表气候,昨天预报说有特大暴雨。

梁桉点头:“模拟雨声从凌晨两点开始的,怎么了?”

程旭突然想起溶洞声波记录里的细节 —— 深层溶洞里从没有暴雨声,只有恒定的滴水声。他快步跑到音响前,切换掉模拟暴雨的背景音,重新播放纯净的溶洞滴水声。

“嘀嗒、嘀嗒……”

清脆的水声在实验室里漾开时,镜羽虫的翼片慢慢舒展了。灰雾般的霭气渐渐散去,银色重新亮起来,屏幕上的效率数值一点点回升,88%、90%、91%……

“是暴雨声!” 梁桉的笔尖在记录本上划出急促的线条,“它们能分辨自然滴水和模拟雨声的区别!溶洞里不会有暴雨,所以这种声音让它们紧张。”

姚芊秋推门进来时,正撞见程旭蹲在地上,耳朵贴着培养舱壁听动静。她的马丁靴在地上顿了顿,没像往常那样催问数据,反而弯腰捡起程旭掉在地上的声波对比图 —— 左边是溶洞滴水(平缓的正弦波),右边是模拟暴雨(杂乱的锯齿波)。

“自然界的规律藏在细节里。” 她突然开口,把保温杯往操作台一放,杯底的星芒刻痕对着培养舱,“镜羽虫在溶洞里活了上百年,早就记住了真正的‘家’该有的声音。” 她顿了顿,从白大褂口袋里摸出个小小的金属盒,“给它们听听这个。”

盒子里装着枚海螺壳,内壁泛着珍珠母的光泽。姚芊秋把海螺凑近观察窗,轻轻晃动 —— 里面传出类似海浪的 “呜呜” 声,混着隐约的滴水音,像把溶洞搬进了深海。

镜羽虫的反应前所未有地剧烈。它们的翼片突然完全展开,像无数面小镜子,把棱镜的彩虹折射成漫天光斑。屏幕上的净化效率 “嗡” 地跳到95%,翼片张力跌破0.2,是程旭见过的最低值。

“这是深层溶洞与地下暗河交汇的声音。” 姚芊秋的指尖摩挲着海螺壳上的纹路,“三年前勘探队在溶洞深处录的,比单纯的滴水声更‘真实’。” 她抬眼时,耳侧的银质星芒别针在光斑里闪了闪,“你说得对,它们不只是机器,是有记忆的。”

程旭忽然注意到海螺壳内侧刻着个模糊的符号 —— 像片展开的翼,又像D-11-273触须卷成的螺旋。他想起D-11-0273培养舱旁的旧相框,突然明白:姚芊秋早就知道,这些克莱因造物记得自己的来处。

接下来的日子,程旭把海螺声和滴水声混在一起播放。镜羽虫的净化效率稳定在 94%,舱底的银灰色残渣堆得越来越厚,东区转换站的废能预警灯终于灭了。

梁桉在整理残渣时,发现了件更奇怪的事:这些残渣在阳光下会慢慢融化,渗入地砖后,竟长出了细小的白色晶体,像撒了把碎盐。“芊芊姐说这是‘星芒晶’,” 她举着放大镜给程旭看,晶体里裹着极细的银蓝色丝,“是莱星芒完全净化后的形态,能用来做防护服的防腐蚀涂层。”

程旭捏起一粒星芒晶,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他忽然想起第一次见D-11-0273时,它们腐蚀舱壁的墨绿色黏液 —— 原来克莱因造物既能破坏,也能治愈,就像姚芊秋的脾气,看着锋利,内里藏着柔软。

那天傍晚,程旭在记录本上画了幅画:左边是D-11-0273卷着薯片的触须,右边是镜羽虫展开的翼片,中间用银蓝色的线条连起来,像条发光的河。画完才发现,那些线条拼出的,正是姚芊秋保温杯上的星芒刻痕。

姚芊秋来拿报告时,瞥了眼那幅画,没说话,只是在签名时,笔尖在 “94%” 后面多画了个小小的星芒。

程旭合上记录本时,听见镜羽虫的翼片在海螺声里轻轻颤动,像在哼一首古老的歌。他忽然觉得,自己正在慢慢听懂这首歌里的秘密 —— 关于自然,关于记忆,关于这些藏在实验室里的、会发光的生命。

上一章 (十)镜羽虫 诡形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