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佬啵×艺术天才赞,破镜重圆
09
学校为迎接一位重量级的外国金融慈善家Mr. Harrison——华尔街传奇,白手起家,晚年热衷教育慈善,举办了一场小型的、高规格的金融座谈会。参与者主要是校领导、相关学科尖子生和少数表现出特殊兴趣的学生。
王一博因其在金融方面展现出的惊人水平——模拟投资成绩斐然,以及出色的英语口语能力——源于生存本能的自学,被推荐作为学生代表之一参与接待和座谈。
座谈会气氛起初比较拘谨。Mr. Harrison 分享了他的创业历程和投资理念,提问环节,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比较常规或流于表面。
轮到王一博提问时,他抛出了一个极其犀利且具有前瞻性的问题,直指Mr. Harrison近期一笔颇具争议的跨境并购案的核心风险点,并大胆提出了一个基于新兴市场数据的、截然不同的评估模型雏形。
全场安静了一瞬。
Mr. Harrison 先是惊讶,随即眼中迸发出强烈的兴趣。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饶有兴致地反问王一博模型的构建逻辑和数据来源。
王一博不卑不亢,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思路。他的分析并非完美无缺,但展现出的敏锐洞察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远超同龄人,甚至让在场的老师都感到意外。他的表达简洁有力,英语流利自信,完全不像一个高中生。
座谈会结束后,Mr. Harrison 特意留下王一博进行单独谈话。在安静的会客室,两人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Mr. Harrison 询问了他的家庭背景、学习金融的动机以及对未来的规划。
对于家庭,王一博只含糊说父母离异,自己独立的回答,学习金融的动机是想掌握自己的命运,金融是理解世界运行规则最快的刀,坦诚而现实,带着超越年龄的沧桑感和强烈的目标性。
他毫不掩饰对成功的渴望,但也流露出一种被现实打磨过的冷静。这种复杂的气质和惊人的潜力,深深打动了阅人无数的Mr. Harrison。
Mr. Harrison 看着眼前这个眼神锐利、带着野性和伤痕的少年,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他沉吟片刻,做出了一个决定:
“Young man, your mind is a rare gem. Buried here, it’s a waste.” (年轻人,你的头脑是稀世珍宝。埋没在这里,是种浪费。)
“I have a foundation that supports exceptional talents in finance and technology. I can offer you a full scholarship to a top university in the US, mentorship from the best minds on Wall Street, and an internship at my firm upon graduation.” (我有一个基金会,专门支持金融和科技领域的杰出人才。我可以为你提供美国顶尖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华尔街顶尖智囊的导师指导,以及毕业后在我公司的实习机会。)
“The world is vast, Wang Yibo. Your stage shouldn’t be confined to this corner.” (世界很大,王一博。你的舞台不该局限在这个角落。) 他递上一张设计简洁却分量十足的名片,“Think about it. Contact me when you’re ready.” (考虑一下。准备好了就联系我。)
拿着那张名片,王一博的手心微微出汗。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不是因为单纯的兴奋,而是因为这张名片代表的东西,精准地击中了他内心最深处、最隐秘的渴望和恐惧:
这是对他能力的最高认可!华尔街顶级学府、顶级导师、顶级公司的机会…这代表着他梦寐以求的“硬价值”和社会地位!拥有了这些,他是不是就拥有了…去“奢望”某些东西的“资格”?
逃离那个冰冷无情的“家”,逃离这个见证了他所有狼狈和不堪的地方。
还有对肖战那份无法割舍的感情。
这个念头像毒蛇一样缠绕着他。和肖战的关系让他痛苦、恐惧、自我厌恶。他害怕自己控制不住那些“龌龊”的念头,害怕终有一天会伤害到肖战,无论是情感上还是社会性上。离开,是唯一的“解药”。
“只要离得够远,时间够久,这种‘病’就会好吧?”
逃离肖战父亲那种鄙夷的目光和社会无形的压力。大洋彼岸,或许能给他一个相对“干净”、可以重新开始的土壤?
金融是他选择的武器。Mr. Harrison 提供的,是最顶级的“军火库”。只有变得足够强大,才能永远摆脱被抛弃的命运,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
这张名片是光芒万丈的机遇,也是斩断过往的利刃。他几乎立刻就想答应。但肖战苍白脆弱的脸、雷雨夜抱着他哭泣的颤抖、以及轻生边缘被他拉回来时绝望的眼神…这些画面像沉重的枷锁,拖住了他想要立刻抓住机遇的手。
“我走了…他怎么办?”这个念头带来尖锐的刺痛。
王一博参与重要座谈并被Mr. Harrison单独留下谈话的消息,很快在学校传开。肖战自然也知道了。
当看到王一博从座谈会回来,虽然表面依旧疏离沉默,但肖战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眼神深处那一闪而过的、几乎从未有过的光芒——那是一种看到了希望和未来的、野心勃勃的光。
肖战的心猛地一沉。一种强烈的不安感攫住了他。他太了解王一博了!了解他对成功的渴望,了解他骨子里的不安全感,更了解他内心深处那份想要逃离一切的冲动。
“他要走了…他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离开的…”这个认知像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肖战。刚刚经历生死、极度依赖王一博的他,根本无法承受再次被抛下的可能。
他试图从王一博口中探听消息,但王一博对此事闭口不谈,甚至更加回避他的目光。这种刻意的沉默,在肖战看来就是默认和逃离的前奏。
肖战感到一种被背叛的恐慌和愤怒。“王一博,我刚为你死过一次!你现在就想着丢下我远走高飞?!”
王一博没有立刻联系Mr. Harrison,但那张名片被他小心翼翼地夹在最珍视的书里。他开始疯狂地自学更高阶的金融知识,恶补英语专业术语,像一个即将踏上战场的士兵,为远行做着最充分的准备。
同时,他对肖战的疏远带上了一层更深的愧疚和刻意回避——他害怕自己心软,害怕看到肖战挽留的眼神。
王一博的沉默和更加刻意的疏离,被肖战解读为“去意已决”。这激起了他骨子里的叛逆和掌控欲。
他不再满足于“反向疏离”,开始更主动地、甚至带着点偏执地出现在王一博的视线里,用各种方式,学习上的“偶遇”、刻意的关心、甚至利用其他追求者去试探、去刺激王一博,试图逼他表态,试图证明自己在他心中的分量足够让他留下。“如果你在乎我,就不会走!”
两人之间的气氛在毕业季临近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和压抑。
王一博像一只绷紧的弓,随时准备离弦;肖战则像一只困兽,用尽最后的力气想要抓住那根即将断裂的绳索。
机遇像悬在两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预示着不可避免的分离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