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鼓手的尴尬
琴房里,阳光透过老旧窗户洒进来,空气中飘着一点点灰尘和松香的味道。
晓萌坐在角落翻谱子,因为周末,王菡没到,正远程连线中,视频投在墙上,像只松鼠探头探脑。
牧时正在调贝斯音准,理纱则拿着笔在五线谱上写写画画。
只有海棠一个人,坐在鼓架前,假装很专注地敲着鼓盖:“哒哒 哒哒哒——”
“我觉得这段副歌的可以加点变化。”理纱开口,“比如改成三连音过渡,会不会更有流动感?”
“嗯,我同意。”牧时点头,“不过要注意跟住主旋律。”
“那我们可以用F#m做转调。”晓萌也加入讨论,“听起来会更忧郁一点。”
“对,而且如果桥段再加一组sus4和弦……”王菡的声音从音响里传来。
海棠看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心里逐渐升起一种熟悉的危机感:……这就是鼓手的尴尬吗?
他依旧保持着一副“我在认真思考”的表情,手指继续敲击鼓盖,仿佛这样就能掩盖自己其实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的事实。
(鼓手的生存之道:假装很忙)
海棠(干笑):“嗯……挺好的。”
(你们决定就好,反正我鼓点怎么都能跟上。)
理纱看了他一眼:“你真的听懂了?要不要我把节奏型写出来给你参考?”
海棠立刻摆手:“不用不用,我靠感觉就行!”
(音乐嘛,就是感觉,感觉懂吧?)
牧时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贝斯指法图,又抬眼看他:
“你上次不是还问过我,什么叫‘调性’吗?”
“……那是为了确认你有没有在认真教。”海棠强撑。
晓萌噗嗤一笑:“你不会到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是调号吧?”
海棠:“……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打。”
海棠的内心OS:
我承认我不太懂那些术语,但我有我的办法。
我可能不会分析旋律结构,但我知道什么时候该重一点、什么时候该轻一点; 我看不懂复杂的和弦走向,但我知道哪一段最适合配上怎样的鼓点; 我可能讲不出什么大道理,我只知道——没有鼓的乐队,就像没有心跳的人。
见海棠有点尴尬,牧时忽然拿起拨片,在桌上轻轻敲了一段节奏:
“你之前那段鼓点,是这样打的吧?”
他一边敲,一边解释:“这里用了四分之三拍的重音移位,配合理纱的滑音刚好能制造出一种‘向前推进’的感觉。”
海棠听着,眼睛慢慢亮了起来:“哦——是这个意思!”
他立刻拿起鼓槌,在架子鼓上模拟了一遍:“所以我是靠身体记下来的,不是用脑子……”
晓萌笑着:“你是用肌肉记忆代替乐理的天才。”
理纱点头:“这种本能反应,有时候比理论更重要。
2.G挂4和弦
“这个接G挂4和弦会很好……”王菡点着谱纸,说道。
牧时没说话,点头表示同意。晓萌作为节奏吉他手,在笔记本上记下来和弦。
“晓萌……你不先弹一下,试试听感?”牧时忍不住发问。
“我哪知道这和弦长什么样?不得回去翻书?”晓萌往后一仰,“再说,王老师会出错吗?”
“指板上推一下就知道了。”牧时的指尖在她吉他指板上虚点,“二弦一品和五弦三品……”
“你不是贝斯手吗?”晓萌挑眉,突然想起他上次弹《晴天》时的样子,“怎么比吉他手还熟?”
“以前玩过金属。”牧时的指尖顿在三品的位置,忽然想到什么,“算了,我先不教了,我自己都忘得差不多了。而且金属乐的思路不一定适合我们。”牧时摇摇头,“你问问理纱,她功能和声学得很好。”
(其实牧时说了谎,那些乐句他都记得,只是他觉得不适合kessoku的风格——至于kessoku是什么风格……牧时觉得,是抒情摇滚)
晓萌的笔在笔记本上转了个圈,耳朵尖有点红:“理纱会不会觉得我笨啊?”她偷偷瞟向角落里调弦的理纱,对方正低头盯着指板,指尖在品丝上轻轻滑过,像在数格子。
“她教东西很耐心的。” 牧时说着,忽然想起她那次教他弹吉他,“这里用指腹,这里要立起来,不然会闷音”,声音轻得像弹泛音,却比任何教程都清楚。
理纱像是听见了,抱着吉他走过来,琴上还贴着那枚海边捡的贝壳。
“G挂4?”她低头看晓萌的笔记本,指尖在指板上虚按出和弦形状,“食指按二弦一品,中指按五弦三品,无名指和小指不用动——这样转C和弦会顺一点。”
她没直接上手,而是把吉他往晓萌怀里一塞:“你试试,我看。”
晓萌的手指在指板上磕磕绊绊,指尖按到弦上时,发出闷闷的杂音。
“哎呀”她懊恼地缩手,“怎么按不响?”
“指尖立起来,像抓着颗小石子。”理纱弯腰,指尖轻轻碰了碰晓萌的手腕,“别塌下去,力要到指尖。”她的指甲修剪得很短,碰在晓萌手背上时,带着琴弦的微凉。
海棠在旁边敲着鼓凳打节奏,忽然插嘴:“跟打军鼓似的!手腕要活,指尖要硬!”
“节奏组就别瞎指挥了。”王菡向后一仰,笑着看海棠。
“不过是这个理。”理纱一笑,点点头。晓萌重新按好和弦,轻轻拨了下——这次的Gsus4泛着干净的亮,像水滴落在琴箱上。
“成了!” 晓萌眼睛一亮,手指还没松开,就忙着转头冲王菡喊,“王老师你听!是不是这个声儿?”
王菡正对着谱纸标和弦进行,闻言抬眼笑了:“比你上次弹F和弦时,少了三个闷音。”她把谱纸推过来,“试试从Cmaj7转G挂4,理纱刚才说的那个按法,转的时候中指不用动,省劲。”
牧时靠在贝斯上,看着晓萌的手指在指板上慢慢找规律,理纱站在旁边,偶尔伸手扶一下她的手腕,像在给跑偏的旋律校音。海棠的鼓点敲得越来越稳,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和和弦的转换合上了拍。
“哎?”晓萌忽然停手,“这样转起来,好像比我之前瞎按顺多了!”她又弹了一遍,音落在海棠鼓点的重音上,像踩准了台阶。
“功能和声就是干这个的。”理纱的指尖在自己的吉他上弹了个分解和弦,“不是死记按法,是找和弦之间的‘路’。”
牧时忽然拿起贝斯,弹出一串根音,刚好托住理纱的和弦:“试试加个贝斯线?根音用G,转C和弦时滑过去——像这样。”他的拇指勾弦时带了点脆,给温和的和弦加了点劲。
晓萌跟着贝斯的节奏弹起来,理纱的吉他加了层轻轻的riff,海棠的鼓点里多了个踩镲的切分。王菡靠在调音台边,看着谱纸上的和弦符号在空气里变成旋律,忽然拿起笔,在末尾添了个小小的“♪”
。
“原来挂4这么好听!”晓萌弹到兴起,干脆站起来晃着身子弹,马尾扫过吉他背带,“比我瞎按的花哨和弦强多了!”
“不是花哨不好。”理纱的指尖在指板上转了个圈,弹出个带挂4的金属 riff,快得像流星,“是得看在哪用。你看,这样就适合金属。”
牧时的贝斯跟着重音砸下去,节奏突然变快,和理纱的riff撞出火花。海棠的鼓点瞬间切换成双踩,晓萌愣了两秒,突然抓起吉他加入,和弦虽然简单,却透着股不管不顾的热情。
王菡笑着捂住耳朵:“行了行了,别炸琴房了!”
闹够了之后,晓萌的笔记本上多了好几页和弦按法,旁边画着理纱标的指尖位置,还有海棠添的小鼓槌。她翻到最后一页,忽然想起什么,戳了戳牧时:“你以前玩金属?那不得甩头弹吉他?”
牧时(想到草东)耳尖有点红:“那是初中的事了,现在觉得……稳着点更舒服。”他低头调着贝斯弦,弦音里藏着点笑意,“而且,现在的队友,比甩头有意思多了。”
理纱刚好弹完一段泛音,闻言抬眼,指尖在琴弦上轻轻一停。阳光从琴房窗户照进来,把五人的影子投在地板上,像一串连在一起的音符——有和弦的灵动,有根音的沉稳,有鼓点的热闹,还有主唱没说出口的雀跃。
晓萌忽然抱起吉他:“再来一遍《潮汐副歌》吧!这次我肯定不弹错G挂4了!”
海棠的鼓槌敲在鼓面上,咚的一声重音,像在说“走起”。
——————————————————————————
牧时这张感觉写得好“正派”啊
海棠啥意思?
晓萌你没觉着吗?感觉这张有点“爱让世界转起来”那种感觉
牧时对对,虽然很轻松,但感觉味道不太对
王菡不知道作者抽什么风
晓萌我感觉作者是在准备大动作
海棠能有啥大动作?
理纱……等着看吧
牧时(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