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体育文化艺术周的最后一天,学校大礼堂座无虚席。空气里混合着化妆品、汗水和期待的味道。后台挤满了盛装的学生,像一锅即将沸腾的彩色浓汤。
Kessoku 乐队的五人挤在狭小的临时休息间。理纱最后一次检查吉他弦,牧时给贝斯接上线,海棠调整着军鼓的响弦松紧,晓萌对着小镜子练习口型,王菡则最后一次核对节目单和灯光音效表。
“《星轨》第一小节,鼓点进,灯光缓亮,蓝色主基调。”王菡的声音平静无波。“收到!”海棠敲了两下鼓边。
“Bridge,贝斯slap solo,追光给牧时,灯光切暖黄带星点效果。”
牧时点点头,指尖在弦上无意识地滑过。“晓萌,副歌爆发点,注意气息,别像上次排练那样破音。”
“知道啦王老师!”晓萌做了个鬼脸。
“理纱,结尾泛音段落,灯光渐暗,留一束顶光。”王菡最后看向理纱。
理纱轻轻“嗯”了一声,指尖拂过琴弦。
主持人报幕:“接下来,请欣赏高二(2)班 Kessoku 乐队带来的原创歌曲——《星轨》!”
掌声如潮水般涌来。幕布缓缓拉开。
舞台笼罩在深邃的蓝色光晕中,像一片静谧的夜空。王菡坐在舞台侧后方的高脚凳上,膝上放着合成器,指尖落下第一个和弦,清冷的电子音如流星划过。紧接着,海棠的鼓点沉稳切入,军鼓清脆,底鼓沉厚,像宇宙的心跳。
一束追光打在舞台中央。牧时的贝斯根音如大地般铺陈开来,低沉而坚实。他微微低着头,额发遮住部分眉眼,指尖在粗壮的弦上滑动、按压,每一个音符都带着重量。另一束追光点亮理纱。她站在牧时斜前方,木吉他的泛音清亮剔透,像缀在夜幕上的碎钻,精准地落在贝斯根音的缝隙里,交织出璀璨的星网。
前奏结束,晓萌从阴影中走到追光下。她今天穿了条简单的白色连衣裙,马尾高高束起。开口的瞬间,清亮而略带沙哑的嗓音像一道光刺破夜空:
“脚下的孤影仿佛是收到了明月的邀请......”
她的声音带着叙事般的温柔,目光扫过台下,又仿佛穿透了屋顶,望向更远的宇宙。海棠的鼓点适时加入切分,增添律动。牧时的贝斯线开始变得灵动,偶尔的slap 技巧像星体碰撞的火花。理纱的吉他编织着细腻的旋律网,泛音点缀其间。
进入副歌,晓萌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力量:
“如若我能与你在汇聚时化作星座一一”
合成器音墙轰然铺开,如星云膨胀。
舞台灯光瞬间炸亮,无数白色光点(星点效果)在蓝色背景上疯狂旋转、明灭,海棠的鼓点密集如雨,牧时的贝斯solo跟上,理纱指尖在弦上高速点弦,像一颗彗星拖着尾焰,晓萌则直接扫出强力和弦配合歌声。
台下的观众被这声浪与光影的洪流席卷,不由自主地站起来,随着节奏挥舞手臂,整个礼堂仿佛在音浪中震颤。
Bridge 段落,风暴暂歇。灯光转暖,只留几束柔和的黄光。牧时的贝斯solo 转为舒缓,像星体滑行。理纱的吉他轻轻应和,泛音如叹息般飘散。晓萌的人声轻柔地加入,如同星尘低语。王菡的合成器营造出空灵的宇宙回响。
最后一段副歌,全员爆发,晓萌的高音撕裂空气,海棠的鼓槌在镲片上刮出刺耳的金属音,星点效果密集到极致!
音乐骤停,只余理纱指尖最后一声清冷的泛音,在骤然暗下的舞台中央,如一缕袅袅的星辉,缓缓升腾、消散.…...唯有一束纯净的白色顶光,笼罩着五人静止的身影。
安静持续了两秒。
随即,掌声、尖叫、口哨声如同海啸般爆发!几乎要掀翻礼堂的屋顶!灯光大亮,五人肩并肩站在舞台中央,汗水浸湿了额发,胸膛起伏,脸上带着疲惫却无比明亮的笑容。他们鞠躬,再鞠躬。台下,“Kessoku!”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回到后台,五人挤在小小的休息间,还没从沸腾的情绪中平复。
“刚才.……我的鼓槌差点飞出去!”海棠喘着气,脸上是兴奋的红晕。
“晓萌副歌那个High C,稳得像钉在空气里!”牧时难得地大声夸赞。
“王老师的星点特效,绝了!”晓萌眼睛亮晶晶的。
“牧时那段slap,台下女生尖叫最大声!”海棠揶揄道。
牧时耳尖微红,没接话。
理纱没说话,只是拿起水瓶,递给牧时。指尖相触的瞬间,带着汗水的微湿和共同的震颤。
王菡推了推眼镜,看着平板上的数据,嘴角难得地扬起一个明显的弧度,“任务完成度:完美。”
窗外,夜色已深。但礼堂的喧嚣仿佛还在耳边回荡。五人收拾好东西,背着各自的乐器,走出校门。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
“下周……”海棠踢着路上的小石子,“还排练吗?”
“当然。”牧时说。“排什么?”晓萌问。
“排新的。”理纱轻声说,指尖在琴箱上轻轻一弹,发出一个清脆的音符。
“好!”海棠跳起来,“毕业典礼,我们要让整个操场都炸掉!”
“先想想怎么把期末考试考完吧。”王菡冷静地提醒。
笑声在初夏的夜风里散开,混着白玉兰残余的香气,飘向繁星点点的夜空。属于 Kessoku 的星轨,还在向前延伸,明亮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