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停了,阳光透过高窗洒在慈宁宫光洁的金砖地面上,映出清冷的光晕。温悦斜倚在临窗的暖榻上,手中拿着一份奏折,指尖无意识地在朱砂上点了点。秦嬷嬷屏息垂手立在一旁,殿内落针可闻。
“逆命,调取沈辞近三个月所有行踪记录,重点标注其接触人员、地点异常、财物流动。”温悦在意识中下达指令。
【指令接收。信息整理中……】系统的效率极高,瞬间,一份详尽的、如同蛛网般的关系图和数据流涌入温悦脑海。
果然。这位看似无害的四皇子,活动范围远比他表现出来的“诗酒风流”要广泛得多。频繁出入京城几家颇具背景的书画斋和古董铺子,那是勋贵子弟和清流文官常去“附庸风雅”的地方。与几位在朝中地位不高却掌握实权部门(如吏部考功司、户部库部)的年轻官员“偶遇”的次数也过于巧合。更有一条隐秘的线,指向了内务府一位姓王的采办管事。
“呵。”温悦唇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极淡,转瞬即逝。“胃口不小,爪子伸得也够长。”
她放下奏折,拿起手边温热的参茶,轻轻呷了一口。动作优雅从容,仿佛刚才只是在看一份寻常的请安折子。
“秦嬷嬷。”
“老奴在。”
“哀家记得,先帝在时,御膳房总管张德海,伺候得还算尽心?”温悦的声音平淡无波。
秦嬷嬷心领神会,立刻躬身:“回娘娘,张德海是先帝跟前的老人了,做事稳妥,就是……年纪大了些。”
“嗯。”温悦点点头,“哀家看他也是该荣养了。传哀家懿旨,擢升内务府采办管事王顺,接任御膳房总管一职。张德海赏银五百两,准其出宫荣养。”
秦嬷嬷心头一跳。王顺?那不是……四皇子暗中接触的人之一?娘娘这是……打草惊蛇?还是……引蛇出洞?她不敢深想,连忙应下:“是,老奴这就去办。”
温悦的目光重新落回窗外。御膳房总管,看似只是管着宫里的吃喝,实则油水丰厚,更是宫中消息流通的重要节点之一。把沈辞刚刚搭上线的王顺明升暗调到这个看似肥缺实则极易出错、更在太后眼皮子底下的位置,是一步试探,也是一步杀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