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旧书区的吊扇转得慢吞吞,把灰尘吹成细小的漩涡。林溪踩着梯子够最高层的《实验心理学导论》时,指尖刚碰到书脊,就感觉一阵熟悉的凉意——和夏桐那张试卷的褶皱处一模一样。书脊贴的标签上,“夏桐”两个字被人用钢笔描得发蓝,日期“2022.6.18”的数字边缘,沾着点干硬的薄荷糖碎屑。
“这书登记的借阅记录,最后一次是三年前。”李姐抱着摞旧报纸从书架后走出来,眼镜滑到鼻尖上,“那天仓库正好出了事,夏桐就再没还过。”
林溪把书抽出来,哗啦啦翻到中间时,一个牛皮笔记本从书页里掉出来,砸在地上发出闷响。封面是磨白的校徽,锁扣是黄铜试管形状,和江翊哥哥实验记录本上的锁扣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需要密码。”江翊弯腰捡起笔记本,指尖在锁扣的数字轮上敲了敲。锁扣内侧刻着行小字:“307-14”——307是仓库门牌号,14是夏桐的学号(赵阳刚发消息过来的)。
转动数字轮的瞬间,锁“咔哒”一声弹开。第一页的字迹娟秀,写着“3号样本实验日志”:“载体:钢笔(编号73),提取‘考试焦虑’情绪浓度0.3mg/ml,副作用:短期记忆偏差(反复修改同一道题的辅助线)。”
林溪突然想起那张会移动的课桌编号也是73,后背泛起细汗:“她的钢笔……一直在那张课桌上?所以课桌异常和试卷异常,都是这只钢笔引过来的?”
江翊翻到第17页,突然停住。那页被撕去了大半,残留的纸边能看见“07号样本”“情绪结晶溢出”“陈……”几个字,墨迹被水晕开,像滴落在纸上的泪痕。
“07号样本是谁?”林溪盯着那个“陈”字,心跳莫名加速,“和三年前的火灾有关吗?”
窗外的蝉鸣突然变急。赵阳抱着平板电脑冲进旧书区,屏幕上是他刚破解的实验档案:“查到了!07号样本是陈阳,2022级学生,自愿参与‘情绪治疗实验’——因为有先天性心脏病,想试试能不能用情绪提取技术缓解症状!”
“陈阳……”江翊的喉结动了动,从书包里掏出哥哥的笔记复印件,其中一页用红笔圈着“07号耐受度测试:6月18日,临界值”,日期正好是夏桐借书的那天,也是他的生日。
林溪突然注意到,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夹着半张实验报告,上面画着个奇怪的装置图:底座是棵树(像老槐树),顶端连接着试管,旁边写着“情绪结晶中和公式:强光+薄荷+同源记忆=稳定态”。
“同源记忆?”她指着“同源”两个字,“和血缘有关吗?就像……亲人之间的情绪共鸣?”
江翊没说话,只是从笔记本里抽出一支银色钢笔。笔帽刻着“73”,笔杆上有圈暗红的痕迹,和仓库外墙的灼烧痕颜色一致——这就是夏桐日志里的“情绪载体”。他把钢笔放在那半张实验报告上,钢笔尖立刻泛起蓝光,图纸上的“陈阳”名字开始发亮,像有生命似的。
“这钢笔吸附了07号的情绪结晶。”李姐不知何时泡了杯薄荷茶,水汽模糊了她的眼镜,“夏桐当年发现07号的结晶不稳定,偷偷用自己的钢笔吸了一半,想帮他稳住……可惜没来得及。”
赵阳突然“啊”了一声,平板屏幕上跳出新的文件:“火灾当天的监控备份!夏桐抱着这只钢笔冲进仓库,好像想……把结晶还回去?”
林溪的目光落在实验报告的角落,那里有行极小的字:“剩下的结晶在307冷藏柜,需‘最亲的人’才能取出。”
最亲的人?林溪突然想起王主任说过“血缘是最强的情绪导体”,后背的汗瞬间凉透——07号样本“陈阳”的亲人,现在在哪里?
江翊把钢笔放进笔记本,蓝光渐渐收进纸页里。他的手心泛着淡红,这次没有发烫,反而带着点温润的暖意,像老槐树根系的温度。“赵阳,查陈阳的亲属信息。”他的声音很沉,“尤其是2022年后,有没有人来学校查过他的记录。”
赵阳的手指在键盘上飞敲,吊扇的影子投在屏幕上,像个旋转的问号。林溪翻开自己的笔记本,写下:“异常线索:①夏桐的钢笔=07号情绪载体;②307冷藏柜有残留结晶;③‘最亲的人’是关键。”旁边画了支发光的钢笔,江翊在旁边补了个槐树的简笔画,树根处画着个小小的冷藏柜。
离开图书馆时,夕阳正往老槐树上爬。树底的光斑里,隐约有个钢笔形状的影子在晃动,和仓库方向的光晕遥相呼应,像在传递一个跨越三年的暗号。
林溪摸了摸口袋里的樱花链坠,突然觉得满月夜越来越近了。那把藏在钢琴暗格里的钥匙,或许不只是打开仓库的工具,更是打开所有秘密的开关——包括那个叫“陈阳”的名字,和他还没说出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