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尝试,虽然依旧生涩,但整个过程明显顺畅了许多。
一旁李奇庆见妹妹得到指点,心中大为感激,更是屏息凝神,不敢发出丝毫声响,生怕打扰了这难得的机缘。
夜色渐深,林间空地上,一边是沐灵以灵为炉、引月炼药的不可思议的景象,药香愈发醇厚;
另一边是李慕婉在心境突破后,重新生火,更加沉稳地操控着丹炉,空气中渐渐弥漫出另一种虽然清淡但确实成功的丹香。
李奇庆安静地守在旁边,负责警戒,他望了望沐灵,眼中是对强者的仰慕,同时看着妹妹炼丹,眼中满是欣慰。
三人便如此,在这片寂静的林中,互不打扰,却又形成一种奇异的和谐,安然度过了一夜。
夜色渐深,林间除了篝火偶尔发出的噼啪轻响,便只剩下两股截然不同却又奇异交融的药香。
沐灵身前的灵光丹炉愈发璀璨,月华几乎凝成实质的光丝,不断注入那虚幻的炉体之中。其中的几味灵草早已化为精纯的药液,如同数条灵动的光鱼,在炉内按照某种玄奥的轨迹缓缓流转、融合。
她的手法看似轻柔写意,实则对灵力和神识的掌控要求到了极致,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蕴含着深奥的丹道至理。
另一边,李慕婉全神贯注,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也浑然不觉。
她谨记沐灵那“心静”、“感知能量之衡”的指点,不再一味追求地火的猛烈,而是尝试将自身微弱的灵识散开,去呼应周围的环境,尤其是那清冷但纯净的月晖。
她发现,当自己的心神真正沉静下来,与周遭天地产生一丝微妙的共鸣时,丹炉下的火焰似乎也变得更容易操控,炉内药材的淬炼和融合过程也变得更加顺遂。
时间缓缓流逝。
终于,沐灵那边率先有了结果。只见那灵光丹炉骤然光华大放,随即迅速向内收敛,所有的月华和灵气都在一瞬间压缩到了极致,而后悄然散去。
空中,一枚龙眼大小、通体浑圆、散发着柔和清辉与沁人心脾异香的丹丸静静悬浮着,表面仿佛有月影流动。
沐灵伸手虚招,丹药便轻飘飘地落入她早已备好的一个玉瓶之中。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着痕迹。
几乎是在沐灵收丹的同时,李慕婉的赤红小丹炉也发出一声轻微的嗡鸣。她屏住呼吸,小心翼翼揭开炉盖。没有黑烟,没有焦糊,炉底赫然躺着一颗色泽均匀、丹纹初成的筑基丹!
虽然品相算不上完美,但这次成功,是在经历失败并得到高人指点后心境突破的成果,对她而言意义非凡。
“成功了!哥,我成功了!”李慕婉欣喜地低呼出声,小心翼翼地将丹药取出,捧在手心,像是捧着什么绝世珍宝。
她抬头,激动又感激地看向沐灵。
沐灵微微颔首,算是认可。她能看出,这小姑娘在丹道上确有几分悟性,一点即通。
李奇庆也大为高兴,连忙向沐灵拱手:“多谢前辈指点舍妹!”
沐灵收起玉瓶,淡然道:“是她自己悟性尚可。”
她抬眼看了看天色,月已西沉,天际隐隐透出一丝微光。
“天将明了。”
此言一出,李奇庆和李慕婉立刻明白,分别的时刻到了。
虽然心中万分不舍,尤其是李慕婉,只觉得这一夜所得,胜过在门中苦修数年,但她深知前辈能允许他们停留一夜已是莫大恩惠,不可再贪求。
兄妹二人再次郑重向沐灵行了一个大礼。
李慕婉恭敬道:“多谢前辈昨夜救命之恩与指点之情,婉儿没齿难忘!前辈日后若有所需,但凭差遣,洛河门李慕婉万死不辞!”
李奇庆也道:“前辈恩德,李某铭记于心。他日若途径火焚国,还请务必告知,让我兄妹二人略尽地主之谊。”
沐灵看着二人,神情依旧清淡,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嗯,去吧。”
兄妹二人不敢再耽搁,再次拜别,这才转身,施展身法,向着传送法阵的方向离去。
李慕婉离去前,还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那独立于晨雾微光中的清冷身影,将这一幕深深印入心底。
待二人身影彻底消失在山林尽头,沐灵收回目光 ,心间却有了一丝念头,这个小丫头倒是让她想起了一个人。
她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玉瓶,闭关不知岁月,也不知过了几年,那小子如今又是何模样。
而后那道月白的身影化作一道长虹,往恒岳派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