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凯最终还是迟到了。
经纪人在保姆车里念叨了一路,说顶流明星冒雨躲进无名书店的照片要是流出去,又是一场公关危机。
他靠在椅背上没说话,手指反复摩挲着口袋里那张被体温烘得半干的门票根。
离开时他问能不能买下那本笔记本,女生说:“等原主人来取吧,旧物要等对的人。”
她叫苏晚,他是在吧台的收款码牌上看到的,小字写着“晚来书坊·苏晚”。
三天后,王俊凯以“寻找复古乐谱素材”为由,又去了晚来书坊。
午后的阳光透过木窗棂,在地板上投下格子光斑。
苏晚正蹲在书架前整理旧书,侧脸贴着书脊,头发松松地挽着,露出一小截白皙的脖颈。
听见脚步声,她抬头笑了笑。
苏晚今天没下雨
王俊凯来买本书
王俊凯走到上次坐的角落,目光扫过书架
王俊凯有没有……关于老剧场的书?
苏晚直起身,指了指最上层
苏晚第三排左数第五本,《城南剧场旧闻》,里面夹着五十年代的戏票存根
他踩着梯子够书时,听见她在下面说
苏晚王先生喜欢旧物?
王俊凯嗯
他把书抽出来,灰尘在光柱里飞。
王俊凯旧东西里有故事
苏晚人也一样
苏晚递来块抹布。
苏晚故事藏在细节里,比如你上次淋湿的袖口,今天换了件衬衫
王俊凯擦书的动作顿了顿。
他从没想过会有人注意这种无关紧要的细节,更没想过对方会如此直白地说出来。
他低头看着书里泛黄的戏票,忽然问
王俊凯你这里的常客,都是什么样的人?
苏晚各种各样的
苏晚给自己倒了杯茶。
苏晚有退休的老教授,每周三来借植物图鉴
苏晚也有高中生,把考试卷藏在漫画书里
苏晚还有……像你这样,需要找个地方待着的人
她的语气始终平淡,却精准地戳中了他的心思。
这十一年,他待过最豪华的舞台后台,住过最顶级的酒店套房,却没有一个地方像晚来书坊这样,让他觉得“待着”本身就是件舒服的事。
那天他买走了《城南剧场旧闻》,临走时苏晚递来个牛皮纸包。
苏晚里面是你上次落下的口罩,洗干净了
他接过时指尖微热,包上还沾着淡淡的薰衣草香,是书店里香薰的味道。
之后的日子,王俊凯成了晚来书坊的“不请自来的熟客”。
他总在非高峰时段来,有时戴帽子,有时戴口罩,苏晚从不多问,只在他进门时递上一杯温度刚好的茶。
他后来才发现,她记得他不爱喝太烫的水。
他会在书架前消磨一两个小时,看她给旧书贴保护膜,听她和熟客聊天。
老教授说
老教授小苏啊,这株绿萝又黄了叶子
她就笑着说
苏晚跟您上次借的那本《植物养护》里写的一样,缺阳光了
高中生跑进来喊
高中生苏姐,我的漫画到了吗
她就从柜台下拿出本包装好的书,叮嘱
苏晚写完作业再看
王俊凯渐渐知道,晚来书坊开了八年,苏晚从大学毕业就守着这家店,房租涨了三次,她没搬。
苏晚老熟客认路
他还知道,她喜欢在雨天煮桂花乌龙,晴天泡薄荷茶,书架第三层的侦探小说里,夹着她画的简易人物关系图。
他从没在她面前提起过舞台、粉丝或是热搜,她也从没提过他的歌、他的演唱会或是他的名字。
他们聊旧书里的错别字,聊窗外梧桐树的长势,聊巷口那家包子铺的梅干菜馅今天咸了还是淡了。
这种不涉及“王俊凯”光环的相处,像温水煮茶,慢慢熨平了他心里常年紧绷的褶皱。
他甚至开始期待每周那两三个小时的“隐身时间”,在这里,他不是顶流偶像,只是个爱躲在旧书店里看书的普通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