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归帝阙-d680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美人琉璃骨  窥破     

【大唐荣耀】李俶

归帝阙-d680

【小姑娘看似天真烂漫,不谙世事,实则心如明镜,知世故却不世故,她比任何人都懂得真心的可贵,也最是珍视每一份真挚的情谊。却不知,这世间最险恶的莫过于人心,可杀长生不死之命,可伤万物不伤之身】

阿奇娜(咬牙)等等!!你说吧,要我做什么?只要能救东则布.我也不怕在上你们一回当

谢卓君(武安侯)在这样的乱世,你这份真情实在是值得珍惜。我并非让你以身犯险,只是要你配合,做一场戏罢了

囚车押解着东则布及其残部,一路东行,向长安行进。过了陇州,跨了渭水,只待再过岐山、凤翔二州,便到长安了

一场恩爱夫妻诀别中途男人却被射杀的戏码缓缓展开

李俶与卓君回到府中,一路劳顿,卓君已是困倦不已,李俶命祈朝好好照顾卓君休息,自己却与风生衣等几个幕僚,在书房中谋划商议,整夜挑灯未眠

清晨,卓君迷迷糊糊睁眼,却觉得身旁空落落的。便知道昨夜李俶定是与幕僚彻夜议事,不曾回来。她只觉得很是困倦,虽想再睡一会儿,却又惦记着李俶,便撑起身子,唤了祈朝进来伺候起身

洗漱更衣后,下人也送了早膳来,卓君派了婢女前去书房请李俶前来一起用早膳

李俶进来时,正听见卓君絮絮叨叨地吩咐

谢卓君(武安侯)冬郎一夜未眠,最易阴虚火旺,烦渴焦躁。祈朝,你将我中秋时酿的糖桂花,并糖莲子、腌荷叶、酸梅、鲜藕丁拿来,放进银耳百合羹里晾着,等一下冬郎来了,吃一些,是最能生津止渴、开胃润燥的

祈朝(右翼副统领)是,家主

李俶听着好笑,却又觉得温馨,只觉得这种日子,便是他一直渴慕的平凡夫妻间的相濡以沫。没有算计、没有利用、没有虚伪,一切都是平淡而又甜蜜的

李俶走到卓君身旁坐下

李俶(广平王)没想到卿卿竟然还会医术?

谢卓君(武安侯)是啊,我只怕我这个武安侯会的还不够多,日后,被冬郎嫌弃了

李俶(广平王)卿卿,你可知道,我为之心动的,并非你那武安侯的名声,也并非你能通晓多少技艺。我看中的,是你这个人。所以,只要我活着一日,我便会一直为你心动,永不会弃你

谢卓君(武安侯)冬郎何须如此介意?我自然知道你不会嫌弃我,我只是在跟冬郎开玩笑呢

珍珠见他神情严肃,扑哧一笑,说话间,那八宝银耳羹已呈了上来,珍珠舀起一勺,吹了吹,喂进李俶口中

谢卓君(武安侯)冬郎快尝尝,这里面的材料都是我中秋时,用桂花蜜酿了,包着荷叶存在树下的罐子里的,最是清润。你啊,一本正经的样子,可真像个老头子

李俶无奈地一笑,贴近卓君,抵着卓君的额头,凝视着她的眼

李俶(广平王)你啊,被我宠的越来越淘气,不知道我真成了个老头子之时,卿卿又是什么模样?

谢卓君(武安侯)自然是白头偕老啦

两人自是你侬我侬地用完了早膳,并分着享用了那一碗银耳羹

祈朝(右翼副统领)家主,沈安来了

谢卓君(武安侯)看来时机到了

李俶(广平王)什么时机?

谢卓君(武安侯)冬郎莫不是忘了府中还有一位奸细

李俶(广平王)你是说……

谢卓君(武安侯)沈安那孩子曾经在沈府见过她,冬郎不是苦于没有证据处置她,那他便是最好的人证

何灵依万万没有想到,一切谋划,竟栽在一个黄口小儿手里。更没想到,李俶只凭沈安一句话,便抽丝剥茧,猜出了主子另有其人。这些时日,他们一直将线索引至杨国忠那里,以掩盖主子的真实身份,却不想广平王夫妇如此敏锐。风生衣挑断何灵依的手脚筋,并在伤口上撒下蚀骨散,使筋骨溶解,在得到殿下想要得到的消息之后,她便没有了利用价值,但李俶宅心仁厚,于是便差人将其扔出广平王府,任其自生自灭

让其自生自灭是为其一,这其二嘛,便是用她做饵,引出她背后真正的主人

李俶(广平王)严明,你此去看到了什么?

严明回殿下……

原来,这人便是李俶的暗卫严明,也是死士出身,是李俶的外祖韦家挑选出来派到李俶身边的,与风生衣二人一明一暗,护卫李俶,严明将所见所闻细细禀报

李俶(广平王)依你所说,何灵依身后的主子非张良娣无二,可那灰衣人又是谁?为何听上去张良娣对他颇为忌惮?

谢卓君(武安侯)你可否将那灰衣人面相绘出?

严明是,王妃

严明领命,将那灰衣人的面相绘于纸上,谢卓君看上去直觉眼熟,一时间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谢卓君(武安侯)这人……

祈朝(右翼副统领)家主,他是安禄山身边的幕僚,蔡希德

李俶(广平王)安禄山?!他的手已经伸到父王身边去了?此人阴险狡诈,计谋深远,日后必生反心。杨国忠虽是奸佞小人,这一点上到所言非虚,可惜皇爷爷不听谏言,深信安贼。如今那人兵权在握,我大唐江山,前途堪忧啊

谢卓君忆及前世之乱,不禁叹息连连。纵使冬郎有忧国忧民、深谋远虑之心,却也无法凭借一人之力,挽救大唐

谢卓君(武安侯)祈朝

祈朝(右翼副统领)属下在

谢卓君(武安侯)让麒麟军所有人全体做好战备准备,我的直觉告诉我安禄山恐怕不久后便会起兵造反

祈朝(右翼副统领)是,家主

大明宫宣政殿,皇帝高坐于玉阶之上,臣工分陈两列,皆穿着朝服、拿着笏板。太子李亨立于左边首位,李俶紧随其后,李林甫、杨国忠前后立于右列

今日的早朝风起云涌,波谲云诡。李俶在众目睽睽之下弹劾杨国忠,并将人证东则布带到大殿之上,东则布跪在地上,将杨国忠与突厥勾结,出卖大唐军队布阵图、行军计划,以此牟利之事全部揭露出来,并从怀里取出几封往来信件,杨国忠虽老谋深算,但他一心认定东则布已死,并未准备对策。一切发生的太快,他只觉脑中嗡嗡作响,一时竟不知如何应对。只是颤巍巍跪倒在地

杨国忠被押入大牢,平日里暗暗发展的势力便开始四处奔走,为其脱罪。每日里都有臣子上奏折,为杨国忠求饶。贵妃也每日郁郁,以泪洗面,杨家早已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杨国忠一倒,恐怕三位姐姐姐夫也被牵连,到时候朝中无人为她说话,恐怕圣宠也终有衰竭的一日

陛下又是盛怒,又是心疼,又是失望,到底年迈体衰,竟一病不起。太子、张良娣、广平王李俶携夫人谢氏,进宫侍疾

太子看着父皇整日缠绵病榻,叹息连连。他本才能平庸,性格懦弱、虽年逾不惑,处理政务还不及长子李俶。李林甫又处处打压东宫,意欲改立惠妃之子李瑁为太子,幸而玄宗因贵妃的缘由,对李瑁颇为忌惮,才迟迟没有成功。如今皇上病重,若将政务落入李林甫手中,东宫便再无出头之日。于是,一干奏折便都由李俶一人处理,不敢假于他人之手,每日夙兴夜寐,忙得不可开交。卓君暗暗心疼,也只能帮他做些药膳补补身子,却因后宫不得干政,不能进御书房相助

张良娣见皇帝此次无力起身,却心中暗自欣喜,如今她可谓是太子面前第一人,若是太子此次得登大宝,她便是皇后的不二人选。等当了皇后,再从太子的众庶子中过继一个过来,悉心培养,未必就不能与李俶李倓兄弟抗衡

安禄山本只是忌惮玄宗,对这个太子李亨心里是一百个看不上的。此刻看见玄宗病重,也崇崇欲动,暗自里集结兵力,收购粮草,采买兵器,以备战时之用

慕容林致为陛下诊完脉,轻轻叹了口气

慕容林致皇上这是心病,皇上龙体强健,根基深厚,只是这次怒急攻心,心中郁郁不得开解,才会一病不起。若是能打开心结,这病,也就无大碍

杨贵妃本宫知道,皇上这是为难。这次兄长之罪,实在是十恶不赦,当诛九族。可真杀了他全家,皇上又怕我难过;不杀,难堵天下悠悠众口,难平大唐将士心中怨气,难安百姓子民心中不平。杀了,我一个女子,无父无母,没有根基,却又该如何自处?皇上竟将本宫与天下看的同样重要,我……

她说着,泣不成声扑在皇上塌边

杨贵妃三郎,玉环何德何能,得三郎如此眷顾?只能一死,以报君恩了

陛下虽难以起身,但神志尚是清楚的,见贵妃伤心,却不能为她抹泪安慰,急的面色激动,气息急促起来,林致忙为他施针

谢卓君(武安侯)贵妃娘娘不可!!陛下如今本就心绪不安,您再有何闪失,陛下又当如何?

谢卓君(武安侯)皇上,臣妾今日逾距,跟着殿下称您一声‘皇爷爷’。本来长辈之事,我们这些做小辈的无权插言。但臣妾想着,皇爷爷对贵妃,与冬郎对卓君是一样的。杨相国之事,既是国事,又是家事。从国事上说,相国之行,是欺君叛国之罪,不能饶恕。从家事上来说,相国辜负了皇上和贵妃的信任,也是大错。但杨家毕竟是贵妃娘娘的娘家,陛下心生不忍,正是仁慈良善的圣主明君啊

闻言,陛下气息慢慢稳定,面色也有好转

谢卓君(武安侯)皇爷爷只怕治了杨相国得罪,贵妃娘娘没有了依靠,心中难过。卓君家中曾遭逢大变,失了父母,皇爷爷必定有所耳闻。可殿下告诉臣妾,他便是臣妾今后的依靠;有殿下在的地方,便是臣妾的家。所以臣妾只要跟在殿下身边,便无所畏惧,贵妃娘娘定然也会因为皇爷爷的情意,走过这段阴霾

贵妃听了,面色稍霁,却仍有些郁郁

杨贵妃可是我杨家获此大错,本宫又该如何自处?

谢卓君(武安侯)皇爷爷,贵妃娘娘,若是此次不处置杨相国,言官御史必定日日上谏,史书汗青上又当如何记载?那时民心激愤,百官齐谏,若将错都归于贵妃娘娘一人身上,娘娘岂不是有口难辩,白白受了这冤屈吗?那时的娘娘,才是真的无法自处

杨贵妃你说的倒也有理,可我知道你家王爷与本宫的兄长政见多有不合,此次指认弹劾,也是你家王爷所为。你这番劝言,莫非只是为了助你家王爷除掉我杨家吧?

谢卓君(武安侯)禀娘娘,殿下与卓君是皇爷爷孙子孙媳,杨相国是娘娘兄长。若在寻常百姓家,便算是亲戚,又怎会骨肉相残?我家殿下忠于皇上,心系大唐,绝无党同伐异之心。况且,杨相国虽获死罪,但也曾兢兢业业,为皇爷爷分忧,并不一定就要处死啊

杨贵妃巧舌如簧!!你之前口口声声说的都是要处置了我杨家,如今又说罪不至死,不是前后矛盾么?!

谢卓君脸上笑意盈盈,她这一笑,若一朵琼花蓦然绽放,瞬间似有万千光华将宫殿之中照亮。凝脂般的脸颊上有两个梨涡,更添甜美,一时间,纯真、妩媚、娇俏、魅惑,种种风情集于一身,连杨贵妃同为女子,也禁不住有片刻失神

谢卓君(武安侯)依大唐律法,叛国通敌之罪,主犯凌迟处死,党羽斩首示众,家眷充为官妓。有功者改判流放。皇爷爷可以将杨家一干人皆判流放,到时候派人在路上稍作接应,到流放之地,阖家团圆,重建家园。虽不及长安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到底算是保住了家人性命、杨氏香火,不是吗?

杨贵妃对啊!!本宫怎么没有想到?!

贵妃开心了片刻,面色又暗了下来,关切地握着皇帝之手

杨贵妃皇上,玉环此生,便只能依靠三郎了,你可要快些好起来啊。我那兄长本来也是市井出身,苦日子也过得,便是流放,也算是皇恩浩荡,放他们一条生路了。三郎莫再为难,若为了玉环伤了龙体,玉环便是万死也不能赎罪啊

林致见陛下面色好转,便又去把了把脉,感觉到脉象趋于平稳,淤堵现象有所减轻,不由得一喜

慕容林致皇上龙体已经开始恢复,只要配上汤药针灸,便能康复了

长生殿中,贵妃跪在神像前,闭目祈祷,她这几日,每天都要来跪一会儿。一来是祈求神灵保佑皇上早日康复,二来也是求个心安,希望杨家众人能平平安安到达流放之地

上一章 【大唐荣耀】李俶 归帝阙-d680最新章节 下一章 【大唐荣耀】李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