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灯影语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推理悬疑 

终见月的通道

灯影语

通道里的空气裹着潮湿的霉味,混着若有似无的灯油香。李凌奕的手电筒光束扫过两侧墙壁,砖缝里嵌着的青釉碎片随着脚步轻轻颤动,像被唤醒的鳞片。周砚的灯笼手杖在前方探路,竹骨上的槐花枝擦过砖面,留下细碎的绿痕。

“这里的砖是后来砌的。”周砚突然停步,指尖叩击左侧墙壁,“声音不对,是空的。”他用手杖撬动砖块边缘,竟真的扳开块活动砖——后面藏着个铁盒,锁孔是月牙形状,与李凌奕掌中的盘扣轮廓完全吻合。

铁盒打开的瞬间,两卷泛黄的戏本掉出来。封面上“长生殿”三个字是沈砚的笔迹,翻开内页,夹着张老照片:年轻的沈砚站在戏园后台,手里举着盏青釉灯,灯芯红绳系着的槐树叶,叶脉纹路与周砚手杖上的新叶惊人地相似。

“这是我父亲常提的‘本命叶’。”周砚指着照片角落,“沈砚说,槐树叶的寿命和戏台一样长,只要叶在,灯魂就不会散。”他话音刚落,通道深处传来滴水声,节奏竟与戏本里标注的鼓点重合。

两人循着声音往前走,地面渐渐出现积水,倒映着手电筒的光斑,像碎在地上的月亮。李凌奕突然发现,积水里的影子有些奇怪——他的影子额角多了颗痣,和照片里沈砚的位置一模一样。

“三影开始合了。”周砚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他低头看向自己的影子,竟与戏本插图里的周明礼重叠,“我父亲当年总说,他欠沈砚一场戏,现在该还了。”

通道尽头是道铁门,锁是青铜打造的月亮形状,表面刻着“月出则开”四个字。李凌奕将合起来的盘扣按上去,锁芯转动的脆响里,铁门缓缓打开,露出博物馆地下停车场的立柱——柱身上贴着张泛黄的戏票,日期是二十年前的今天,座位号“月字三号”。

停车场的应急灯忽明忽暗,照亮辆蒙着白布的车。掀开布的瞬间,李凌奕愣住:是辆老式戏班道具车,车厢里铺着红绒布,上面摆着面铜镜,镜面蒙着层薄灰,擦去后照出的不是他和周砚,而是沈砚与周明礼的脸。

“镜魄在镜里。”周砚指向铜镜边缘,那里有个凹槽,正好能放下那盏拼好的青釉灯。灯放上去的刹那,镜面突然泛起涟漪,沈砚的声音从里面传来,清晰得像在耳边:“凌奕,当你看到这一幕,说明周砚已经信你了——当年我坠马是假的,为的是引周明礼露出破绽。”

镜面里的画面开始流动:沈砚躺在戏园地窖,周明礼举着刀站在面前,“你真以为我看不破?你把账本藏在月光砖下,不就是想让李家后人查我贪墨戏班公款的事?”沈砚的声音很平静:“我还藏了样东西,在你儿子的手杖里。”

李凌奕猛地看向周砚的灯笼手杖,竹骨接缝处果然有松动。拆开后,掉出卷更细的账本,记着周明礼与博物馆开发商的交易——二十年前他就计划拆戏台建商场,沈砚发现后才设下这局,用“假死”拖延时间,把证据拆成三份,等着后人拼凑。

“原来我父亲才是……”周砚的手杖掉在地上,镜面里的周明礼正将沈砚推进地窖,“你放心,我会让李家断后,让你的灯影永远见不到月。”地窖门关上的瞬间,沈砚将那半片“沈”字盘扣从门缝塞出去,正好落在年幼的周砚脚边。

“所以你一直知道真相?”李凌奕看向周砚,对方点头时,应急灯突然全灭,只有青釉灯还亮着,灯芯红绳已经烧到尽头,在铜镜上烫出个“完”字。

停车场的广播突然响起,是个苍老的声音:“月出了。”李凌奕转头,看见远处的出口站着个老人,手里举着半片槐树叶,叶脉与他们找到的所有碎片严丝合缝。

“沈先生?”周砚的声音发颤。老人笑了,摘下头上的帽子,露出与李凌奕相似的额角痣:“我藏在戏台地窖二十年,看着博物馆盖起来,等着三影合一的这天。”他从怀里掏出最后半片青釉碎片,补在灯盏底座——那是“影”字最后一笔,也是他自己的影子。

青釉灯彻底亮起的瞬间,三个人的影子在地面重叠,与铜镜里沈砚、周明礼的影子拼成个完整的圆。远处传来警笛声,老人把本相册递给李凌奕:“这是你父亲的,他当年帮我传递消息,可惜没等到真相大白就……”

相册最后一页是张合照:李父、沈砚、周砚(年幼),还有个陌生女人——李凌奕突然想起母亲的遗物,有枚同样的槐树叶书签,背面刻着“守月”。

“你母亲是我师妹。”沈砚的声音很轻,“她守着李家血脉,我守着证据,周砚守着手杖里的秘密——我们都在等月出。”

天边的月光透过停车场天窗照进来,落在那盏青釉灯上,灯影投在墙上,像极了当年戏园戏台的轮廓。李凌奕握紧合二为一的盘扣,突然明白“终见月”不是终点,是那些散落在时光里的承诺,终于在月光下找到了彼此。

远处的挖掘机已经停工,奠基仪式的红绸被风吹到老槐树下,缠着新抽的枝芽。沈砚看着那棵树笑了:“你看,槐树叶又长出来了。”

李凌奕抬头时,发现铜镜里的影子正在挥手,像在跟过去告别。而他和周砚的影子,正随着月光慢慢拉长,朝着博物馆外的光亮走去——那里有新的戏台要搭,有未完的戏要唱。

上一章 博物馆的月光砖 灯影语最新章节 下一章 戏台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