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毓之带着程景行去穆知行的工作室时,正是初夏的一个午后。阳光透过高层公寓的落地窗,在浅灰色的地板上投下长方形的光斑,空气中飘着咖啡豆的焦香和打印机刚吐出纸张的油墨味。
“阿行,把背挺直。”程毓之帮儿子理了理纯棉衬衫的领口,小家伙今天穿了件印着钢琴键盘图案的T恤,外面套了件小西装,头发用儿童发胶梳得整整齐齐,却还是忍不住紧张地抠着西装袖口的纽扣。
“爹,穆哥哥会不会觉得我弹得不好?”程景行仰起脸,睫毛上沾着点阳光,“上周在视频里,他还说我手腕太僵。”
程毓之笑了,掏出手机点开相册——里面是去年公司年会上的照片,穆知行穿着潮牌卫衣,抱着电钢琴给孩子们弹《孤勇者》,程景行挤在最前面,跟着节奏晃脑袋,像只小企鹅。“你忘了?穆先生说你耳朵比调音器还灵,能听出钢琴差半个音。”
电梯在18楼停下,门刚打开就听见隐约的琴声,是改编版的《卡农》,混着电子合成器的音色,轻快得像在跳踢踏舞。程毓之按了按门铃,门几乎立刻就开了,穆知行穿着黑色连帽衫,手里还拿着个蓝牙音箱,看见他们眼睛一亮:“小橙子!快来,刚给你下了新的练指APP。”
程景砚的眼睛瞬间被客厅里的摆设吸住了——整面墙的智能书架,感应灯随着人影亮起,最显眼的是靠窗的白色三角钢琴,琴盖敞开着,旁边立着个电子琴架,上面摆着合成器和调音台,电线像彩色的蛇一样藏在定制的线槽里。
“穆哥哥好。”他小声打招呼,目光落在钢琴上的全息投影——正悬浮着《致爱丽丝》的乐谱,音符随着示范演奏跳动,像在空中跳舞。
“想不想试试全息谱?”穆知行拍拍琴凳,指节上还沾着点颜料,“上周特意给你调了儿童模式,音符会变成小熊头像。”
程景砚犹豫了一下,在父亲鼓励的目光中爬上琴凳。小手刚要碰到琴键,穆知行忽然递过来一瓶免洗洗手液:“弹琴前要消毒,不光是讲卫生,也是让自己静下来的仪式感。”他晃了晃手里的蓝牙音箱,“你娘当年和我一起练琴,每次都要先擦三遍琴键,说是‘给钢琴问好’。”
程毓之靠在玄关的鞋柜上,看着穆知行打开平板,调出一段动画——屏幕上,巴赫的头像变成了戴着安全帽的建筑师,正用乐高积木搭房子,每个积木块上都标着音符。“你看,”穆知行的声音混着空调的微风,“这位‘老巴赫’最厉害的本事,是让每个音符都像乐高一样严丝合缝,少一块都不行。”
程景行的眼睛亮了:“就像我拼的奥特曼城堡?少个零件就会塌?”
“ exactly !”穆知行打了个响指,点开一个节奏游戏,“来,我们先玩‘音符跳格子’,左手跳白键,右手跳黑键,掉下去就算输。”
程毓之坐在旁边的电竞椅上,看着两人对着屏幕玩得投入。穆知行故意放慢速度,让程景砚赢了两局,又在第三局突然加速,小家伙手忙脚乱地按错键,却笑得直不起腰。他忽然想起大学时,穆知行抱着电吉他在宿舍楼道唱歌,说以后要做“会玩游戏的钢琴家”,如今还真在工作室装了体感游戏机,说是“练反应速度比音阶有效”。
“好了,游戏时间结束。”穆知行收起平板,打开智能钢琴的教学系统,“现在来真的。知道《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第一册第15页吗?”
程景砚点点头,小手放在琴键上,深吸一口气。全息投影立刻亮起,小熊头像的音符在琴键上方跳动,他指尖落下,《小星星》的旋律流淌出来,虽然还有点磕绊,但节奏稳了不少。弹到最后一句,他突然卡住,抬头看见穆知行正用手机录视频,脸一下子红了。
“别急,”穆知行把视频回放给他看,“你看这里,手腕是不是像被胶水粘住了?想象手里托着个气球,要轻轻的,不然气球会炸。”他握住程景行的手,带着他重新弹,“对,就这样,像给气球充气,慢慢抬起来……”
不知不觉,墙上的电子钟跳成了17:00。穆知行让他自己再练会,起身去找程毓之。
“怎么样?收不收我儿子”
“我想想,收不收呢~”
“快点的,别废话”说着,程毓之拍了穆知行一掌
“收收收,我收,行了吧!你还不快让他来拜师”
“阿行,过来。”程毓之招招手,把儿子揽到腿上,“穆哥哥钢琴弹得那么好,你愿不愿意拜他为师?”
程景行的手指绞着衣角,眼睛瞟着穆知行:“师父……会像教视频课那样,用卡通贴纸奖励我吗?”
穆知行笑着掏出个铁皮盒子,里面满是印着音符的贴纸:“不止哦。拜师后,我会手拉手教你识谱,你弹错了,我就用这个竹棍敲你手背或者手心——就像你娘给你纠正握笔姿势那样。”
程景行想了想,忽然从口袋里拿出个纸折的钢琴:“那我把这个送给师傅。”他走到穆知行面前,踮起脚递过去,脆生生喊了声:“师父!”
穆知行接过纸钢琴,指尖触到孩子温热的小手,抬头对程毓之笑了笑,眼里的光比窗外的阳光还亮。
接着,穆知行拿来平板,调出一个日程表,用电子笔在上面画了个闹钟:“从明天开始,假期每天上午九点到十二点,上学时候的周末,这里的智能门锁会给你发临时密码,自己来练琴,能做到吗?”
程景行用力点头:“能!”
“还有三个规矩。”穆知行竖起三根手指,点开一个云文档,“第一,每次练琴前在APP上打卡,我能远程看你的练习数据;第二,错音超过五个,要拍一段‘认错视频’——不用哭,说说错在哪就行;第三,每周五晚上七点,我们开线上乐理课;第四,每天都要练习且要端正态度,不然我可是有惩罚的。”
“阿行记住了”
“那从今天起,你就是我徒弟啦。今天就到这,拜拜,明天见”
“明天见”
程毓之牵着儿子走出公寓时,程景砚还在念叨:“穆哥哥的电子琴能变十种音色,还有恐龙音效!”
“那你记得他说的‘气球手腕’吗?”程毓之帮他解开有点勒的领带。
“记得!”程景砚忽然停下脚步,从书包里掏出儿童电子琴,对着小区的喷水池弹了起来,虽然断断续续,却比在家里放松多了,“爹,你听,是不是像气球在飞?”
程毓之看着儿子被夕阳染成金色的侧脸,忽然明白穆知行的用意。他用合成器、全息投影和游戏包装了最传统的乐理,就像把钙片做成水果味——孩子们以为在玩,其实已经在吸收养分。
回到家,程景砚第一件事就是冲进书房,打开平板电脑连接家里的智能钢琴。程毓之透过门缝看过去,小家伙正对着屏幕里的小熊音符较劲,嘴里念念有词:“这个‘咪’要轻一点,不然小熊会摔跤……”
窗外的霓虹灯次第亮起,映在钢琴的黑色琴盖上,像撒了把星星。程毓之轻轻带上房门,听见里面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混着穆知行发来的鼓励语音:“小橙子,刚才的错音视频我看了,分析得比我当年强——明天给你带限量版钢琴造型橡皮。”
现代科技包裹着最古老的音乐传承,就像这间屋子里的智能钢琴,既连着WiFi,也藏着和百年前一样的、指尖与琴键相遇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