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图书馆古籍区的灯光总是比其他区域昏暗些。
王陌骁站在梯子的最顶端,手指掠过一排皮质封面的研究笔记。根据图书馆索引,父亲在2000-2003年间曾在这里存放过私人研究资料。他的指尖在触碰到一本墨绿色笔记本时突然停顿——封面上烫金的"C.M.Wang"在灯光下若隐若现。
笔记本抽出的瞬间,一张照片飘落下来。王陌骁弯腰捡起,呼吸为之一窒。照片上是小学三年级的张黛若,穿着红色连衣裙站在校门口,手里举着数学竞赛的奖状。照片背面用红笔写着:【DR-07记忆干预成功,1999.12.07】
"什么鬼......"王陌骁的指尖微微发抖。1999年12月——那是在夏令营火灾四个月后,远早于他记忆中第一次见到张黛若的时间。
笔记本内页密密麻麻记录着实验数据,大部分是专业术语,但有几页被特意折起。王陌骁展开其中一页,标题赫然写着《生物荧光标记与海马体记忆编码关系验证》。
【实验对象:MX(7岁)
干预方式:通过特定频率蓝光刺激,定向抑制创伤性记忆神经元集群
载体:定制钢笔(内置405nm半导体激光器,强度0.5mW)
结果:目标记忆片段抑制成功率87%,但出现非目标记忆区交叉抑制......】
王陌骁的太阳穴突突直跳。钢笔?激光?父亲用那支钢笔对他做了什么?
他快速翻到下一页,发现是一份名单:
【DR计划二期受试者
MX-记忆抑制(完成)
DR-07-记忆增强(完成)
BYC-记忆重构(失败,已终止)】
BYC?王陌骁皱眉思索,突然想起录音带里提到的名字——北辰哥要救的"小雨"。全名是什么?为什么她的项目被标记为"失败"?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张黛若发来的消息只有三个字:【看邮箱。】
------
MIT量子计算实验室的门禁卡失效了。
张黛若站在走廊上,盯着"权限暂停"的红色提示灯。汉森教授的办公室大门紧锁,透过玻璃能看到里面一片狼藉——文件散落一地,电脑主机箱被拆开,连墙上的白板都被擦得干干净净。
"黛若!"
一个压低的声音从拐角处传来。汉森教授的助理研究员艾玛紧张地招手:"教授让我等你。"
张黛若跟着艾玛穿过两条应急通道,来到地下储藏室。昏暗的灯光下,汉森教授坐在一堆实验器材中间,西装皱巴巴的,金丝眼镜缺了一条腿。
"教授!发生什么了?”
"时间不多。"汉森教授塞给她一个U盘,"我查了那个坐标,42.3601°N,71.0921°W不是地理位置,是光波频率——420nm到710nm,正好覆盖钢笔发光的波段。"
张黛若瞪大眼睛:"所以黑客是冲着这个来的?"
“不只是。"汉森教授快速在纸上写下一串数字,"这是王教授当年研究的核心参数,能激活钢笔的深层功能。我怀疑......"
储藏室的门突然被撞响。汉森教授脸色骤变,把纸条塞进张黛若手里:"记住,钢笔不是记忆干预工具,是记忆钥匙!小雨才是关键!"
两名保安破门而入时,张黛若已经躲进了通风管道。她蜷缩在黑暗狭窄的空间里,听着下面汉森教授被带走的脚步声,攥紧了那张纸条。通风口的冷风吹得她发抖,但更冷的是脑海中不断闪回的念头——"记忆钥匙"?父亲对她和王陌骁的记忆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