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棠的化验报告出来了,李薇体内的药物确实是新型GHB衍生物,且鞋底的白色粉末与柠檬水里的药物完全一致。“这种药物很难买到,需要专业的化学知识才能合成,凶手可能从事医药、化工相关的工作。”苏棠将报告递给沈砚,“另外,我对比了前四名受害者的检测数据,她们体内的药物成分完全相同,说明是同一个人作案。”
林野则将五名受害者的行踪轨迹叠加在地图上,试图找到交集。“前四名受害者分别是教师、护士、银行职员、自由职业者,年龄在25-30岁之间,住的小区分散在东西南北四个区域,平时没有任何社交往来。”林野指着屏幕上的红点,“唯一的共同点是,她们在案发前一周内,都去过‘星光广场’——李薇去买拖鞋,王老师去买文具,张护士去吃饭,刘职员去看电影,陈女士去逛街。”
“星光广场?”沈砚眼前一亮,“这是南州市最热闹的商圈,人流量大,监控密集,但也容易隐藏行踪。凶手可能在广场里寻找目标,然后趁机对她们的物品下药。”
三人立刻驱车前往星光广场,广场里人来人往,商铺林立,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自动贩卖机随处可见。“前四名受害者都提到,在广场里用过共享充电宝。”林野调出她们的支付记录,“李薇是上周六下午2点在广场西侧的充电宝柜租用的,王老师是上周二晚上7点在北侧租用的,张护士是上周五中午11点在东侧租用的……”
沈砚走到西侧的充电宝柜前,仔细观察。这些充电宝是“电满多”品牌的,每个机柜有24个插槽,外观看起来没有异常。“技术队,立刻过来提取这些充电宝的指纹和药物残留。”沈砚对着对讲机说,“重点检查最近一周内被租用次数多的设备。”
技术队很快赶到,对广场内所有的“电满多”充电宝进行检测。两个小时后,技术队队长拿着检测报告跑过来:“沈队,发现了!有三个充电宝的充电接口处,检测到了和受害者体内一致的药物残留,而且接口内侧有微小的针孔,像是被人改装过,可以在充电时将药物注入受害者的手机或饮品里!”
苏棠凑过去看,果然在充电接口的缝隙里,发现了一个几乎看不见的针孔。“凶手应该是将药物装进微型针管,藏在充电宝内部,当受害者将手机连接充电时,针管会自动将药物注入——但手机怎么会携带药物进入受害者体内?”
林野突然想到什么,打开手机搜索:“‘电满多’充电宝上个月推出过一款‘无线充电+水杯支架’的新型号,受害者租用的可能就是这种!”他调出产品图片,果然,充电宝的侧面有一个凹槽,可以放置水杯,而凹槽的底部,正好对着充电接口的针孔。“凶手在水杯支架的凹槽里涂了药物,当受害者将水杯放在上面时,药物会溶解在水里,被受害者喝下!”
这个发现让案件有了重大突破。沈砚立刻联系“电满多”公司,调取星光广场所有新型号充电宝的租用记录和维护记录。“凶手能改装充电宝,很可能是公司的内部员工,或者是负责充电宝维护的人员。”沈砚的眼神变得锐利,“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这个人,阻止他对第六个受害者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