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坐在心理咨询室里,双手紧紧攥着衣角,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不安。虽然她没有被张默侵犯,但想到自己差点成为第六个受害者,想到张默已经调查了自己的作息和住处,她就觉得浑身发冷。“我现在不敢一个人回家,不敢用共享充电宝,甚至不敢和陌生人说话。”陈曦的声音带着颤抖,“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透明人,所有的隐私都被别人看光了。”
心理咨询师李医生耐心地听着,递给陈曦一杯温水:“你现在的反应是正常的,遇到这种事情,每个人都会感到恐惧和不安。但你要知道,张默已经被抓了,他再也不能伤害你了,而且警方也会保护你的安全。”
李医生为陈曦制定了详细的心理疏导计划:首先通过放松训练,帮助她缓解焦虑情绪;然后通过认知重构,让她明白“被盯上不是她的错”,消除她的自我怀疑;最后通过暴露疗法,帮助她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比如重新尝试使用共享设备,独自回家等。
“心理重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李医生对前来探望的苏棠说,“除了陈曦,其他五名受害者也需要长期的心理干预。特别是林晓和赵娜,她们在一年前就被侵犯了,现在才知道真相,心理冲击会更大。”
苏棠点了点头,她已经联系了南州市心理援助中心,为所有受害者建立了专门的心理档案,安排了固定的心理咨询师,定期为她们提供疏导。“我们还会组织受害者互助小组,让她们互相交流,互相支持,这样比单独疏导的效果更好。”苏棠说,“很多受害者因为觉得‘羞耻’‘丢人’,不愿意和别人说起这件事,互助小组可以让她们感受到,自己不是孤单的,还有很多人和她们有相似的经历。”
在互助小组的第一次活动上,林晓第一个发言:“我去年12月被侵犯后,一直觉得自己很没用,连自己被侵犯了都不知道。直到警察通知我,我才敢告诉家人。但现在,看到还有这么多和我一样的人,我突然觉得没那么害怕了。”
张护士也接着说:“我一开始不敢去医院检查,不敢报警,怕别人知道后会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但后来我发现,报警不是丢人的事,保护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现在张默被抓了,我觉得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看着受害者们逐渐打开心扉,互相鼓励,苏棠的心里感到一阵温暖。“这些受害者都是勇敢的,她们在经历了无声的侵犯后,没有选择沉默,而是选择面对,选择寻求帮助。”苏棠对李医生说,“我们不仅要帮助她们走出心理阴影,还要让更多人知道,遇到性侵犯,无论是否有记忆,都应该及时报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沈砚和林野正在整理案件的所有证据,准备移交检察院提起公诉。“张默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强奸罪,且情节恶劣,涉及多名受害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某某条,最高可判处死刑。”沈砚看着案卷,“另外,李伟非法贩卖管控化学品,构成了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也需要依法严惩。”
林野则在整理案件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建议:加强对共享设备的监管,要求企业定期检查设备,防止被改装;加强对管控化学品的管理,严格控制购买渠道,打击非法贩卖行为;加强对市民的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特别是女性市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这起案件虽然侦破了,但留给我们的思考还有很多。”沈砚在总结会上说,“犯罪手段在不断升级,我们的侦查手段和防范措施也要不断进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市民的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