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温度”的初版成片在内部评审会上播放时,会议室里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苏瑶坐在角落,手心全是汗。屏幕上,张老板递出的热包子冒着白汽,环卫工人接过时冻得发红的指尖微微颤抖,老奶奶给孩子塞糖时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光……每个画面都带着恰到好处的温度,背景音乐是简单的钢琴声,没有一句台词,却让不少同事红了眼眶。
片子结束,会议室里先是沉默,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太打动人了!”HR总监第一个开口,“这才是真正的‘城市温度’,没有刻意煽情,却处处是细节。”
“苏瑶这创意绝了!”有人看向苏瑶,眼神里满是赞赏,“尤其是那个传递链的设计,一环扣一环,让人看得心里暖暖的。”
苏瑶的脸有点红,刚想谦虚几句,赵鹏突然开口了:“片子是不错,但我听说,你们丢了一组关键镜头,还补拍了?”他笑了笑,语气带着点探究,“大赛对原创性和完整性要求很高,补拍会不会有问题?”
苏瑶的心沉了下去,果然是他。
李曼立刻接话:“补拍是为了让细节更完善,所有素材都有原始记录,不存在任何问题。倒是赵组长,这么关心我们组的项目,是自己组的方案没头绪了?”
赵鹏的脸色僵了一下,没再说话。
沈逸敲了敲桌子,打断了这微妙的气氛:“片子整体很好,细节上再调整一下,比如把环卫工人的镜头拉长两秒,突出她手上的茧子。苏瑶,今天下班前把修改版发给我。”
“好。”苏瑶松了口气。
散会后,苏瑶刚回到工位,就被沈逸叫到了办公室。
“坐。”沈逸递给她一杯茶,“监控我看了,赵鹏的助理确实动了你的电脑,我已经跟赵鹏谈过了,他保证不会再有下次。”
苏瑶愣住:“那……会不会影响我们参赛?”
“不会。”沈逸的语气很肯定,“大赛只看作品质量,不看过程。而且,我已经把补拍的说明和原始素材备份提交给组委会了,他们没意见。”
苏瑶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谢谢沈逸哥。”
“不用谢。”沈逸看着她,“这件事,委屈你了。”
苏瑶摇摇头:“不委屈,能学到东西就好。”
那天下午,苏瑶很快改好了片子。她把环卫工人的镜头拉长,又给张老板的手加了个特写——那双揉了几十年面团的手,布满老茧,却在接过孩子的画时,温柔得像捧着稀世珍宝。
发给沈逸后,很快收到回复:“很好,就这样提交吧。”
提交完最终版,苏瑶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李曼走过来,扔给她一包薯片:“放松点,剩下的交给评委。”
“李姐,谢谢你。”苏瑶剥开薯片,“如果不是你,我肯定撑不下来。”
李曼没看她,盯着电脑屏幕:“我不是帮你,是不想我们组输给二组。”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其实……我以前参加比赛,也被人使过绊子,当时没经验,直接跟对方吵了起来,结果项目黄了,还被领导批评不够成熟。”
苏瑶愣住,没想到李曼还有这样的经历。
“职场就是这样,有光的地方就有阴影。”李曼转过头,看着她,“你比我当年冷静,这是好事。但记住,善良得带点锋芒,不然只会被人欺负。”
苏瑶重重地点头:“我记住了。”
晚上,林悦拉着苏瑶去吃火锅,庆祝片子顺利提交。
“我就知道你能行!”林悦给她夹了一筷子毛肚,“等你拿了奖,晋升正式员工,我们就换个大点的房子,带阳台的那种,你可以养只猫,就像你方案里写的那样。”
苏瑶笑了,眼睛里闪着光:“好啊,到时候我们一起去挑猫。”
吃着火锅,聊到未来的规划,苏瑶突然觉得,那些曾经让她焦虑的事,好像都没那么可怕了。她不再是那个站在招聘会场手足无措的毕业生,也不是那个被李曼批评就躲在消防通道哭的实习生,她开始懂得如何应对职场的暗礁,如何在坚持善良的同时保护自己。
回到家,苏瑶收到沈逸的消息:“早点休息,别想太多。”
她看着那行字,心里暖暖的,回了句:“你也是,别总熬夜。”
放下手机,苏瑶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嘴角忍不住上扬。她想起那些温暖的画面,想起李曼别扭的关心,想起沈逸温和的鼓励,突然觉得,这场关于“城市温度”的比赛,她已经赢了——不是因为可能拿到的奖项,而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温度和力量。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温柔的光,像在预示着什么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