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域周年庆那天,公司被布置成了温暖的橙色海洋。气球串沿着走廊蜿蜒,墙上贴满了“城市温度”项目的照片集锦,从上海弄堂到成都巷弄,从西安城墙到哈尔滨街头,一张张笑脸在灯光下格外生动。
创意三组的办公区最热闹。张远穿着新买的西装,正对着镜子练习脱口秀的开场白;李曼在调试古琴,指尖拨动琴弦,流淌出清越的音色;苏瑶则在整理周年庆特刊,封面上印着一行字:“因为有你,城市有温度”。
“紧张吗?”李曼放下琴,递给苏瑶一杯花茶,“沈总监刚才来问了三次,你准备好了没。”
苏瑶的脸颊微红:“有点。”她不仅在期待沈逸的吉他弹唱,更在期待他说的那句“有话想对你说”。
“他那吉他可是压箱底的宝贝。”李曼眼里带着笑意,“当年在大学晚会,他一首《南方姑娘》迷倒了多少人,今天能听到,算是你们有耳福。”
苏瑶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心里像被投入一颗石子,漾起圈圈涟漪。
傍晚时分,庆典正式开始。CEO上台致辞时,特意提到了“城市温度”项目:“这个项目让我们看到,广告不止有商业价值,更有传递温暖的力量。而这份力量的核心,是在座的每一个人,尤其是苏瑶和她的团队。”
掌声雷动中,苏瑶抬头看向台下的沈逸,他正对着她微笑,眼里的光比聚光灯还要亮。
节目一个个上演,张远的脱口秀把全场逗得哈哈大笑,他吐槽沈逸出差时总带折叠烧水壶,调侃苏瑶拍素材时追着猫跑三条街,最后却话锋一转:“但就是这样的团队,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李曼的古琴独奏《流水》赢得了最安静的掌声,琴音流淌间,仿佛能看到山涧清泉,涤荡着每个人的心灵。
终于轮到沈逸上场。他抱着一把深色吉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走到舞台中央时,台下瞬间安静下来。
“今天不谈工作,唱首老歌。”他调试了下琴弦,目光穿过人群,精准地落在苏瑶身上,“送给所有在城市里努力发光的人,也送给……我想珍惜的人。”
前奏响起时,苏瑶的心跳漏了一拍——是《遇见》。
“阴天,傍晚,车窗外……”他的声音比平时低沉,带着吉他的伴奏,像在耳边轻声诉说。聚光灯下的他,褪去了职场上的沉稳,多了几分少年气,眼神里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
苏瑶看着他,往事像电影片段在脑海里闪回——雨里捡简历的午后,庆功宴上碰杯的瞬间,成都巷弄里的并肩而行,西安城墙下的月光……原来所有的遇见,都早已埋下伏笔。
唱到“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时,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她,像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台下有人开始起哄,李曼悄悄碰了碰苏瑶的胳膊,眼里带着笑意。
歌曲结束时,全场寂静了两秒,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沈逸放下吉他,拿起话筒,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会场:
“这首歌,送给苏瑶。”
苏瑶猛地抬头,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
“从你拿着湿透的简历站在公司门口,到现在站在台上分享‘城市温度’的故事,我看着你一步步成长,也看着自己……慢慢心动。”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却异常坚定,“我习惯了出差时帮你带一杯热咖啡,习惯了加班时看你对着电脑皱眉,习惯了每个城市的晨光里,都有你的身影。”
台下响起善意的哄笑和掌声,苏瑶的眼眶却突然热了。
“苏瑶,”他看着她,目光认真得让人心颤,“我不想只做你的同事,不想只做并肩作战的伙伴。我想在每个清晨给你做早餐,想在每个深夜陪你看星星,想把所有没说出口的关心,都变成往后余生的日常。”
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最后那句话:“你愿意……让我成为你故事里,最重要的那个人吗?”
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苏瑶身上。她看着舞台上的沈逸,看着他眼里的期待和紧张,突然想起西安老杨师傅送的那只蝴蝶皮影——原来有些心意,早就藏在时光里,只等一个合适的时刻,展翅飞翔。
她用力点头,声音带着哽咽,却异常清晰:“我愿意。”
掌声和欢呼声瞬间淹没了整个会场。沈逸跳下舞台,穿过人群走到她面前,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他的掌心温暖而有力,像握住了整个世界。
聚光灯在他们身上交汇,窗外的月光也悄悄探进来,和室内的灯光交织在一起。苏瑶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故事翻开了新的篇章——里面有未完的“城市温度”,有并肩同行的伙伴,更有身边这个人,愿意用余生的温暖,陪她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值得记录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