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雾锁深潭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墨痕与刀光

雾锁深潭

雨停的时候,苏砚把最后一页古籍放进恒温箱,指腹还残留着蝉翼纸特有的薄脆感。

修复室的门被推开,带着一身寒气的陆沉走了进来,手里捏着个证物袋,里面装着从《考工记》上提取的样本。

“技术科初步检测,墨迹里确实掺了人血。”

陆沉把证物袋放在桌上,金属桌沿与塑料袋碰撞,发出轻细的声响。他脱下湿透的冲锋衣,露出里面黑色的高领毛衣,脖颈处的线条冷硬,像被刀削过。

苏砚抬眸看他,目光扫过他毛衣袖口沾着的泥点。“是谁的血?”

“还在比对DNA。”

陆沉拉开椅子坐下,椅子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不过有个更有意思的发现——残页上的朱砂里,混了极细的青铜粉末。”

苏砚的指尖顿了顿。他拿起那半张《洛神赋》残页,对着光仔细看。宣纸的纤维里,果然藏着星星点点的金属光泽,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青铜粉末……”他沉吟道,“南宋时期的兵甲多用青铜铸造,《临安城防图》里标注的兵器库,正好有青铜矿的分布图。”

陆沉的眉峰挑了一下。这个修复师知道的未免太多,像是提前把所有线索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你好像对这些古籍格外熟悉。”

“我父亲是研究宋史的。”苏砚的声音轻了些,目光落在修复台上的端砚上,砚池里的水已经凉透了。

“他生前收集了很多关于临安城防的资料,可惜……十年前在一场车祸里去世了。”

陆沉没接话。他见过太多失去亲人的人,那种藏在平静下的空洞,他太熟悉了。

他从口袋里掏出烟盒,想抽支烟,又想起这里是古籍馆,只好又塞了回去。

“技术科还在查《考工记》的来源,你这边有什么发现随时联系我。”他拿出一张名片,放在桌上,“这是我的私人号码。”

名片是黑色的,只有名字和号码,字体凌厉,和他的人一样。

苏砚拿起名片,指尖触到纸张边缘的棱角,忽然又感觉到一阵熟悉的眩晕。这次不是火光,而是一片冰冷的湖水,有人在水里挣扎,抓着他的脚踝往下拖,那只手的虎口处,同样有一道疤痕。

“你没事吧?”陆沉注意到他脸色发白。

“没事。”苏砚深吸一口气,把名片塞进白大褂口袋,“可能是有点低血糖。”

他转身倒了杯温水,递过去,“喝点水?”

陆沉接过水杯,指尖碰到杯壁的温度,心里那点紧绷的弦似乎松了些。

“谢谢。”

他喝了一口,目光落在苏砚的书架上。书架最高一层摆着个褪色的布偶,是只缺了耳朵的兔子,和周围古雅的古籍格格不入。

“那是我小时候的玩具。”

苏砚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嘴角弯了弯。

“我父亲做的,手艺不太好。”

陆沉没说话,只是把水杯放在桌上。

他忽然想起三年前在火场里,那个被苏砚救出来的孩子,手里也攥着个类似的布偶。当时那孩子吓得说不出话,只反复念叨着“兔子耳朵掉了”。

“三年前那个孩子,现在怎么样了?”苏砚忽然问。

陆沉的动作顿住了。他没想到苏砚会提起那个孩子。

“在市福利院,恢复得不错,只是还不能说话。医生说可能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苏砚沉默了。

他记得那个孩子,眼睛很大,像受惊的小鹿。那天他去老屋给父亲的旧书做防潮处理,没想到会遇到火灾,更没想到会在横梁下发现那个孩子。当时浓烟滚滚,他几乎看不清路,是那孩子手里的布偶反光,才让他找到了方向。

“我下周去看看他。”苏砚轻声说。

陆沉看了他一眼,没反对。或许让那孩子见见熟悉的人,会有帮助。

他站起身:“我先回队里了,这里的安保我已经安排好了,你不用太担心。”

苏砚送他到门口。外面的雨已经停了,阳光从云缝里漏下来,给湿漉漉的街道镀上了一层金边。

陆沉的冲锋衣搭在臂弯里,黑色毛衣被阳光晒得有些暖,背影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影子。

“陆队。”苏砚忽然叫住他。

陆沉回头看他。

“那个青铜粉末,如果我没猜错,应该来自南宋的‘透甲箭’。这种箭簇用青铜混合锡矿铸造,穿透力极强,只有皇家禁军才能配备。”

陆沉的脚步顿住了。透甲箭?他从没在任何史料里见过这个名字。

“你怎么确定?”

“我父亲的笔记里提到过。”苏砚道。

“他说在一座南宋古墓里,发现过类似的箭簇残片,上面的金属成分和这个很像。”

陆沉点点头,没再多问,转身走进了阳光里。

苏砚站在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街角,才转身回了修复室。

他走到书架前,搬了张梯子,取下最高一层的一个木盒。木盒上了锁,钥匙就藏在那只缺耳朵的兔子布偶里。

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叠泛黄的笔记,还有一张老照片。照片上的男人穿着白衬衫,抱着个小男孩,笑得温和。那是苏砚的父亲,和十岁的他。苏砚的手指拂过照片上父亲的脸,眼眶有些发热。

他翻开笔记,里面全是关于南宋历史的记载,其中几页被折了角。

他翻到折角的地方,上面画着透甲箭的草图,旁边写着一行小字:“箭簇含磷,遇水则燃,可作信号。”

苏砚的心跳漏了一拍。遇水则燃?那三年前的那场火……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是个陌生号码,归属地显示是邻市。苏砚犹豫了一下,接起电话。

“苏先生吗?”

电话那头是个苍老的声音,带着浓重的乡音。

“我是清河镇的老周,你父亲生前在我这里寄放了个箱子,说等你三十岁生日的时候交给你。你明天有空来取一下吗?”

苏砚握着手机的手指收紧了。清河镇?他从没听过父亲提过这个地方。

“我父亲什么时候寄放的箱子?”

“十年前,就是他出事前一个月。”老周的声音顿了顿。

“他说如果他没来取,就一定要等你三十岁生日再给你。”

十年前,出事前一个月……苏砚的心里升起一股不安。父亲的车祸,真的是意外吗?他看了一眼日历,明天正好是他的三十岁生日。

“好,我明天过去。”苏砚挂了电话,指尖有些发凉。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渐渐散去的雾气,忽然觉得父亲的死,还有三年前的纵火案,以及现在的古籍失窃案,像一张无形的网,正慢慢收紧。

而他和陆沉,都已经站在了网中央。

第二天一早,苏砚向古籍馆请了假,开车前往清河镇。

清河镇在邻市的山区里,路不好走,导航到一半就没信号了。他只好凭着路牌慢慢找,直到中午才看到镇口那块刻着“清河”二字的石碑。

镇子很古老,房子都是黑瓦白墙,沿着一条小河分布。

苏砚停下车,找了个老人打听老周家的位置。老人指了指河对岸的一栋两层小楼:“那就是老周家,不过你得快点去,他今天一早就说不舒服,好像挺严重的。”

苏砚心里一紧,快步过了石桥。

老周家的门虚掩着,他推开门喊了一声:“周老先生?”

没人应。院子里很安静,只有屋檐上的水滴落在石板上的声音。

苏砚走进屋里,一股浓重的血腥味扑面而来。他心里咯噔一下,快步冲进里屋,只见老周倒在地上,胸口插着一把生锈的匕首,鲜血染红了身下的青石板。

而他手里,紧紧攥着半张撕碎的宣纸,上面是用鲜血写的两个字:“小心”。

苏砚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立刻拿出手机想报警,却发现这里根本没有信号。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环顾四周。屋里被翻得乱七八糟,像是在找什么东西。父亲寄放的箱子,显然已经被人拿走了。

他蹲下身,仔细看老周手里的宣纸。纸的材质很特殊,是清代仿宋的蝉翼纸,和博物馆失窃案留下的残页一模一样。

又是蝉翼纸。

苏砚的心跳得飞快。他站起身,想去院子里看看有没有信号,刚走到门口,就听到身后传来轻微的响动。他猛地回头,只见一个黑影从房梁上跳下来,手里握着一把短刀,刀身闪着寒光。

黑影没说话,直接挥刀朝他刺来。苏砚下意识地后退,撞到了门框上,后腰传来一阵剧痛。他看清楚了,那人穿着黑色的斗篷,脸上戴着青铜面具,面具上刻着繁复的花纹,像是某种图腾。

是冲着他来的。

苏砚转身就跑,冲出院子,沿着河边的小路狂奔。身后的脚步声紧追不舍,他对这里不熟,只能凭着直觉往前跑,眼看就要被追上,忽然看到前面有座石桥,桥洞下似乎藏着什么东西。

他钻进桥洞,才发现里面停着一辆摩托车。是陆沉的车,他认得那辆改装过的哈雷。陆沉怎么会在这里?

来不及多想,苏砚从摩托车上扯下头盔,戴在头上,刚想发动车子,手腕就被人抓住了。

他以为是那个黑衣人,猛地回头,却撞进一双深邃的眼眸里。

陆沉怎么会在这里?

陆沉的脸上沾着泥,额角还有道伤口,正在流血。他没说话,只是一把将苏砚拉到身后,抽出别在腰后的手铐,对着追来的黑衣人甩了过去。手铐缠住了黑衣人的手腕,发出金属碰撞的脆响。

“你怎么来了?”苏砚喘着气问。

“追踪《考工记》的来源,查到了这里。

陆沉的声音紧绷,眼睛死死盯着黑衣人。

“你呢?”

“我来取我父亲寄放的箱子。”苏砚的声音有些发颤。

“老周……被杀了。”

陆沉的眼神沉了下去。他刚才已经在老周家看到了尸体,才追着黑衣人到了这里。“箱子被拿走了?”

苏砚点头。

就在这时,黑衣人突然发出一阵奇怪的笑声,笑声尖锐。

他猛地挣开手铐,从怀里掏出一个东西,往地上一扔。那东西落地就炸了,冒出浓烈的白烟,瞬间笼罩了整个桥洞。

“咳咳……”苏砚被烟呛得睁不开眼,感觉有人抓住他的胳膊,往摩托车那边拖。

“抓紧了!”是陆沉的声音。

摩托车发动的轰鸣声刺破烟雾,苏砚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整个人被陆沉护在怀里,贴在他的后背上。风声在耳边呼啸,他能闻到陆沉身上淡淡的血腥味,还有那股熟悉的烟草味,心里那点慌乱,竟然奇异地安定了下来。

烟雾散去时,黑衣人已经不见了。陆沉骑着摩托车冲出石桥,沿着山路往镇外开。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落在他们身上。

“你没事吧?”陆沉回头看了他一眼,额角的血滴落在锁骨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我没事。”苏砚摇摇头,目光落在他受伤的额角,“你的伤……”

“小伤。”陆沉不以为意,“你父亲的箱子里,到底有什么?”

苏砚沉默了。

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那一定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而现在,那个箱子已经落入了敌人手里,他们又失去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摩托车驶离山区,信号渐渐恢复。陆沉拿出手机,拨通了队里的电话:“清河镇发生命案,立刻派人过来,另外,封锁所有出镇的路口,寻找一个戴青铜面具的黑衣人。”

挂了电话,他放慢车速,侧头看苏砚:“接下来怎么办?”

苏砚看着前方蜿蜒的山路,心里忽然有了一个念头。

“我知道箱子可能在哪。”他说,“我父亲的笔记里提到过,清河镇有座废弃的宋代官窑,专门铸造皇家兵器。”

陆沉的眼神亮了一下。官窑?青铜粉末?透甲箭?所有的线索似乎都串起来了。

“去看看。”陆沉拧动车把,摩托车加速,朝着官窑的方向驶去。

上一章 残叶与指纹 雾锁深潭最新章节 下一章 窑火与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