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未烬之火
本书标签: 现代  古言  校园 

余音回响(三)

未烬之火

第九章 实验室的咖啡香

物理系的实验室在工科楼七层,电梯里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庾音攥着帆布包的带子,指尖微微出汗。昨天答应陆临后,她激动得半夜没睡,翻遍了自己写的诗词解析,又对着镜子练习了好几遍自我介绍,生怕今天出什么岔子。

电梯“叮”地一声停下,门缓缓打开。走廊里很安静,只有远处传来仪器运作的低鸣。庾音按着陆临说的门牌号找过去,在703室门口停下,犹豫了几秒,轻轻敲了敲门。

“进。”是陆临的声音。

她推开门,一股混合着咖啡香和电子元件的味道扑面而来。实验室很大,靠墙摆着几排服务器,中间是长长的操作台,上面散落着电路板和显示屏。陆临正坐在电脑前,指尖在键盘上敲击,屏幕上滚动着绿色的代码。

“学长,我来了。”庾音的声音有点小。

陆临转过头,停下手里的动作:“坐吧,那边有椅子。”他指了指操作台旁的折叠椅。

庾音放下帆布包,拉开椅子坐下,偷偷打量四周。同组的另外两个男生也在,正凑在一起讨论着什么,看到她进来,友好地笑了笑。

“这是文学系的庾音,负责创意部分。”陆临向他们介绍,然后对庾音说,“他们是周阳和赵宇,技术岗。”

“你好你好!”周阳是个戴眼镜的男生,笑得很开朗,“早就听说陆临要找个文学系的大神,终于等到了!”

庾音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不是大神,就是对诗词比较感兴趣。”

“别谦虚了,”赵宇推了推眼镜,“陆临说你写的那个‘意象数据库’想法特别棒。”

庾音愣住,看向陆临。他正低头调试一个传感器,侧脸在顶灯的光线下显得很专注,像是没听到他们的对话。可庾音注意到,他握着鼠标的手指,轻轻蜷了一下。

原来他不止看过她的论坛帖子,还认真琢磨过她的想法。心脏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挠了一下,痒丝丝的。

讨论正式开始。庾音拿出自己的笔记本,上面画满了诗词交互的草图:“我想做一个‘诗境漫游’的小程序,用户输入一句诗,就能生成对应的动态场景,比如‘大漠孤烟直’,就会出现沙地、孤烟和落日的3D模型,还能配上相关的音乐和背景故事。”

她越说越投入,语速也快了些:“关键是要抓住诗里的‘意’,不只是字面翻译,比如‘月落乌啼霜满天’,要突出那种清冷和孤寂……”

说完,她有点紧张地看向他们:“是不是……有点太理想化了?”

周阳和赵宇对视一眼,都露出惊喜的表情:“这想法超棒啊!比我们之前想的单纯做个诗词查询工具好多了!”

庾音松了口气,刚想笑,就听到陆临的声音:“技术上可行,但动态场景的渲染需要优化,不然加载会很慢。”他指着她草图上的一处,“这里的光影效果,我可以用粒子系统模拟,更省内存。”

他的手指点在她画的月亮旁边,指尖离她的笔尖只有几毫米。庾音的心跳漏了一拍,赶紧把笔记本往自己这边挪了挪,假装整理纸张。

“还有背景音乐,”他继续说,“我知道一个开源的古风音乐库,可以筛选出符合意境的曲目。”

“哇,陆神连这都知道?”周阳夸张地说,“我还以为你只听白噪音写代码呢。”

陆临没理他,只是看着庾音:“你的想法很完整,剩下的技术问题交给我们。”

他的目光很认真,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庾音点点头,心里像揣了颗糖,甜得发胀。

讨论结束时已经五点多了,夕阳透过实验室的窗户,把一切都染成了暖金色。周阳和赵宇收拾东西先走了,屋里只剩下她和陆临。

陆临站起身,从角落的咖啡机里接了两杯咖啡,递给她一杯:“加了奶和糖。”

庾音接过,指尖碰到温热的杯壁,说了声“谢谢”。咖啡的香气混着奶香飘进鼻腔,甜而不腻,像他这个人,看着清冷,其实藏着温柔。

两人并肩站在窗边,看着楼下往来的人群,谁都没说话。夕阳落在陆临的侧脸上,给他的睫毛镀了层金边,他手腕上的机械表反射出细碎的光。

庾音忽然想起图书馆那张偷拍的照片——原来被人这样安静地注视着,是这种感觉。有点紧张,有点心动,还有点想把时间停在这一刻。

“那个,”她没话找话,“林薇薇他们组的模型,你帮他们看了吗?”

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觉得自己像在打探什么,脸颊瞬间热了起来。

陆临喝了口咖啡,语气很平淡:“让周阳帮忙看的。”

庾音愣了愣:“哦。”

他转过头看她,眼神里带着点笑意:“我只负责我们组的项目。”

庾音的心跳又开始加速,她低下头,假装喝咖啡,嘴角却忍不住偷偷上扬。

原来,他不是对谁都一样。

第十章 论坛小号的秘密

接下来的两周,庾音几乎每天都往物理系实验室跑。有时是讨论细节,有时只是坐在旁边看他们写代码,顺便给他们带点下午茶点心。

她发现陆临工作时格外专注,眉头会微微蹙起,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像在弹奏一首无声的曲子。但只要她递过一杯热奶茶,他就会停下动作,接过奶茶时说声“谢谢”,眼底的疲惫会淡下去几分。

周阳和赵宇总爱拿他们开玩笑。

“庾音,你这饼干是不是专门给陆临烤的?他不爱吃杏仁,你这盘里一颗杏仁都没有。”

庾音的脸会红,偷偷看陆临,发现他正低头喝奶茶,耳朵尖却悄悄泛了红。

“陆临,你这代码里藏的什么?注释怎么全是诗句?‘明月松间照’是什么变量名啊?”

陆临会把屏幕转过去不让他们看,语气依旧平淡:“方便记。”只有庾音知道,那句诗是她上周随口提过喜欢的。

这天晚上,庾音在宿舍赶项目文案,忽然想起自己的匿名论坛小号还没退。她点开那个叫“向日葵”的账号,看到有一条新的私信,是三天前发来的。

发信人叫“L”,内容只有一句话:“‘大漠孤烟直’的光影参数,我调了三种方案,你觉得哪种更贴近‘直’字的意境?”

庾音的心猛地一跳。

“L”……是陆临?

她赶紧点进“L”的主页,里面一片空白,没有任何动态,注册时间是三个月前——正好是她第一次在论坛发帖之后。

她颤抖着手,点开回复框,敲了一行字:“能发我看看吗?”

几乎是秒回。对方发来三张图片,都是“大漠孤烟”的3D模型截图。第一张的烟柱很粗,有点歪斜;第二张很细,但不够直;第三张的烟柱挺拔而清晰,在夕阳下几乎成了一条直线,和远处的地平线形成鲜明的对比。

庾音几乎立刻就选了第三张:“第三种!有‘直’的力量感。”

那边又回了一句:“我也觉得。”

庾音盯着屏幕,心脏砰砰直跳。她几乎可以肯定,“L”就是陆临。他不仅看了她的帖子,还记住了她的想法,甚至用这种隐秘的方式,和她讨论项目细节。

就像《情书》里,男藤井树在借书卡上写满女藤井树的名字。

她忽然想起陆临在选修课上说的那句话:“想在她的世界里,留下一点属于自己的痕迹,哪怕她不知道。”

原来,他真的在这样做。

她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敲了一行字:“你是……陆临吗?”

消息发出去后,那边沉默了很久。庾音的手心全是汗,既期待又害怕。

过了大概五分钟,“L”回复了,只有一个字:“是。”

庾音的心脏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眼眶忽然有点发热。她看着屏幕上那个“是”字,忽然笑了,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原来那些心动不是错觉,那些试探不是单向。他也在看着她,在她不知道的时候,用他自己的方式,悄悄靠近。

她想了想,敲下回复:“我明天带草莓蛋糕去实验室,你爱吃的那种。”

这次是秒回:“好。”

关掉私信界面,庾音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嘴角一直挂着笑。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她的笔记本上,那朵向日葵在月光下,像是真的绽放了。

她拿出笔,翻开笔记本,在最新一页写下:

十一月十九日,原来他也在看我。

笔尖落下时,带着前所未有的轻快。

第十一章 雪天里的告白

项目进展得很顺利,距离提交截止日期还有一周,核心功能已经基本完成。陆临通宵调试好了最后一个模块,第二天早上,周阳和赵宇看到运行流畅的“诗境漫游”,激动地差点把实验室的天花板掀了。

“我们简直是天才!”周阳拍着陆临的肩膀,“特别是陆临,这粒子特效绝了!”

庾音看着屏幕上“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动态场景,晚霞的色彩随着诗句的节奏渐变,孤鹜的翅膀扇动得栩栩如生,眼眶有点湿润。这不仅是一个项目,更是他们共同编织的一个梦。

“今晚庆功吧!”赵宇提议,“我知道学校东门新开了家火锅店,味道超赞!”

大家都点头同意,只有陆临看了看窗外,眉头微蹙:“天气预报说晚上有雪。”

“下雪才好啊!”周阳说,“边吃火锅边看雪,多有情调!”

庾音也觉得不错,期待地点了点头。

晚上六点,四个人裹着厚外套往东门走。天空果然飘起了小雪花,落在头发上,瞬间就化了。空气冷冽而清新,带着雪的味道。

火锅店里热气腾腾,汤底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周阳和赵宇聊得热火朝天,庾音和陆临坐在对面,偶尔相视一笑,默契地不插话。

吃到一半,周阳忽然说:“哎,你们觉不觉得,庾音和陆临特别配?一个写诗一个敲代码,一个像小太阳一个像制冷机,绝配!”

庾音的脸唰地红了,低下头假装涮羊肉。陆临喝了口汽水,没反驳,只是往她碗里夹了块她爱吃的鱼豆腐。

“说真的,”赵宇也跟着起哄,“陆临,你是不是喜欢庾音啊?上次我看到你手机备忘录里……”

“吃你的肉。”陆临打断他,夹了一大块羊肉塞进他嘴里。

赵宇含糊不清地嘟囔着,眼睛却在他俩之间来回瞟。

庾音的心跳得飞快,她偷偷看陆临,发现他的耳根红得厉害。

吃完饭出来,雪下得更大了,纷纷扬扬的,把整个世界都染成了白色。周阳和赵宇说要去买奶茶,把他俩单独留下,一溜烟跑了。

雪地里只剩下她和陆临,踩着厚厚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路灯在雪雾里晕成一团暖黄,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们俩……”庾音想解释,又不知道说什么。

“别理他们。”陆临说,声音在雪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两人并肩走了一会儿,谁都没说话。雪花落在庾音的睫毛上,有点凉,她眨了眨眼,睫毛上的雪沫掉下来,像碎钻。

陆临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她。

“庾音,”他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些,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紧张,“有件事,我想告诉你。”

庾音的心跳瞬间提到嗓子眼,她抬起头,撞进他深邃的眼眸里。他的眼睛在雪光下很亮,像盛着整个星空。

“从在图书馆看到你喂猫那天起,”他说,“我就注意到你了。”

庾音的呼吸一滞。

“我看了你在论坛上的帖子,看了你在公共课上写的笔记,记住了你喜欢向日葵,喜欢草莓蛋糕,喜欢王维的诗。”他的目光很认真,一字一句道,“我不是对谁都好,我只是……想对你好。”

雪花落在他的发上、肩上,他却像没感觉到冷,只是专注地看着她:“周阳说得对,我喜欢你。不是学长对学妹的那种,是……想和你一起看雪,一起做项目,一起把‘诗境漫游’完善下去的那种喜欢。”

庾音站在原地,看着他,眼泪忽然就掉了下来。不是难过,是太开心了,开心得不知道该说什么。那些藏在心底的暗恋心事,那些自我拉扯的日日夜夜,在这一刻,都有了回应。

她吸了吸鼻子,抹了把眼泪,忽然笑了,笑得像个孩子:“陆临,你知道吗?我的笔记本里,写了好多你的名字。”

陆临愣了一下,随即也笑了。他的笑容很淡,却像冰雪初融,带着惊心动魄的温柔。

他伸出手,轻轻擦掉她脸颊上的眼泪,指尖的温度透过皮肤传过来,暖得让人安心。然后,他握住她的手,把她的手放进自己的口袋里,用掌心裹住。

“那以后,”他说,“可以写在明面上了。”

庾音点点头,任由他牵着,两人并肩往宿舍走。雪还在下,世界安静得只剩下彼此的脚步声和心跳声。她看着两人交握的手,他的手很大,很暖,把她的手完全包裹住。

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周阳发来的消息:“成了吗成了吗?我们在奶茶店等你们报喜!”

庾音笑着回了两个字:“成了。”

抬头时,正好对上陆临看过来的目光,他的眼里映着雪光和她的影子,温柔得不像话。

这个冬天,好像一点都不冷了。

第十二章 借书卡上的名字

跨学科创新大赛的结果出来了,“诗境漫游”拿了一等奖。颁奖那天,庾音和陆临一起上台领奖,台下的周阳和赵宇激动地挥舞着拳头。

站在聚光灯下,庾音看着身边的陆临,他手里拿着奖杯,侧脸在灯光下依旧清冷,却在看向她时,眼底漾着温柔的笑意。她忽然觉得,所有的努力和等待,都值得了。

项目结束后,他们成了校园里公开的情侣。一起去图书馆,他看他的《量子力学》她写她的诗词赏析,偶尔抬头对视一笑;一起去食堂,他会把番茄炒蛋里的鸡蛋都夹给她;一起在雪地里散步,他会把她的围巾裹得更紧些。

有一次,庾音去图书馆借书,看到借阅系统里弹出一条提示:“您有一本《唐诗杂论》已超期一周。”

她才想起,这是她第一次在图书馆借的书,就是陆临帮她捡起来的那本。她赶紧去找书,翻遍了书包和宿舍,都没找到。

“别急,”陆临安慰她,“我陪你去图书馆找找。”

两人在图书馆找了半天,最后在陆临常坐的那个位置的桌肚里,找到了那本《唐诗杂论》。

“在这里!”庾音惊喜地拿出来,刚想翻开,却发现书里夹着一张借书卡。

那是一张旧的纸质借书卡,上面用钢笔写着几行名字,都是之前借阅过的人。而在最下面一行,是陆临的名字,字迹清隽有力。

借书日期,是她把书弄丢的第二天。

庾音愣住了,抬头看向陆临:“你……”

陆临有点不自然地移开目光:“那天看到你在找这本书,就帮你借了,怕你被罚款。”

庾音看着借书卡上他的名字,忽然想起《情书》里的借书卡。原来喜欢一个人,真的会忍不住在她的世界里,留下各种各样的痕迹,哪怕只是一张小小的借书卡。

她翻开书,扉页上还残留着淡淡的皂角香,和他身上的味道一样。她忽然想起第一次在图书馆遇见他的样子,他帮她捡书,指尖相触的瞬间,像触电一样。

原来缘分早就开始了。

“陆临,”她开口,声音有点哽咽,“谢谢你。”

陆临转过身,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动作很轻:“谢什么。”

“谢谢你找到我。”她说。

他看着她,眼底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他低下头,在她额头轻轻吻了一下,像雪花落在皮肤上,轻柔而珍重。

“不是我找到你,”他说,“是我们找到彼此。”

窗外的阳光正好,透过香樟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庾音靠在陆临怀里,手里拿着那本《唐诗杂论》,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

她的笔记本里,关于他的页码越来越厚,从最初那个小小的手表轮廓,到后来的“他邀请我去实验室”,再到现在的“我们在一起了”。每一页,都写满了藏不住的心动。

而陆临的手机备忘录里,那张偷拍的喂猫照片后面,又多了许多新的照片。

有她在实验室里认真改稿子的侧脸,阳光落在笔记本的向日葵封面上;有她吃到草莓蛋糕时眯起眼睛的样子,嘴角沾着一点奶油;有他们在雪地里牵手的背影,脚印深深浅浅地延伸向远方;还有颁奖典礼上,她抱着奖杯笑起来的模样,眼睛亮得像星星。

每张照片下面,都有一行简短的字。

“她在改‘诗境漫游’的文案,说要让‘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有生命力。”

“草莓蛋糕是她亲手做的,比店里的甜。”

“雪下了一夜,她的手很暖。”

“奖杯映着她的笑,比金奖更耀眼。”

这些细碎的记录,像他写代码时的注释,精准地标注着心动的每一个瞬间。

春天来的时候,图书馆门前的香樟树抽出了新叶。庾音和陆临坐在老位置,她在写一篇关于“暗恋意象”的论文,他在调试新的程序。

阳光透过新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庾音的笔记本上。陆临侧头看过去,看到她写:“暗恋是‘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隐秘,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的忐忑,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他的指尖在键盘上顿了顿,忽然拿出手机,点开备忘录里最新的一张照片。那是昨天在咖啡馆拍的,庾音趴在桌上睡着了,脸颊压着一本翻开的《唐诗选》,发梢垂落在书页上,正好遮住了“相思”两个字。

照片下面,他写:“现在,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开始。”

他把手机放回口袋,轻轻碰了碰庾音的胳膊。她抬起头,眼里还带着刚睡醒的迷茫,像只揉着眼睛的小兔子。

“在写什么?”他问。

“写暗恋啊。”她笑了笑,把笔记本往他那边推了推,“你看,是不是很像我们?”

陆临看着那些诗句,又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忽然伸手,把她的笔记本合起来。“别写暗恋了。”

“啊?”

“我们现在,”他握住她的手,指尖穿过她的指缝,紧紧扣住,“可以写热恋了。”

庾音的脸颊瞬间红了,她低下头,却忍不住笑出了声。阳光落在他们交握的手上,温暖而明亮。

图书馆的管理员推着书车走过,看到这一幕,悄悄放轻了脚步。书架间,那本《唐诗杂论》安静地立在原位,借书卡上的名字清晰可见——最上面是庾音,下面紧挨着的,是陆临。

就像他们的故事,从图书馆的指尖相触开始,经过无数次的试探与心动,最终在时光里,写下了属于彼此的、最温暖的注脚。

窗外的香樟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为这对年轻的恋人,轻声哼唱着未完的诗。

上一章 余音回响(二) 未烬之火最新章节 下一章 浮城声色与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