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的八月,北京的夏天比较闷热。但对于双阳小区东侧的锅炉房来说,这个夏天却充满了不同寻常的忙碌。一场名为煤改气的改造工程,正轰轰烈烈的在这里展开。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设备更换,更是响应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号召,为改善首都空气质量而进行的一场深刻变革。
改造工程启动的消息传来,锅炉房的工作人员和周边的居民都即期待又有些忐忑。期待的是,终于可以告别那不堪设想的煤灰和刺鼻的煤烟,迎来一个更清洁的夏天;忐忑的是,这大的变革会带来哪些未知的影响?供暖会不会受影响?成本会不会大幅增加?
改造现场,机器的轰鸣声取代了往日锅炉的毕剥声。大型吊车、挖掘机、工程车辆进进出出,将锅炉房变成了一个繁忙的工地。首先是拆除工作,那两台大的燃煤锅炉,曾经是锅炉房的“心脏”,那年却要被彻底拆除。工人们操作着切割机,伴随着刺耳的金属摩擦声,锅炉被一块块的切割、吊走。工人们看着曾经日夜相伴的“老伙计”被拆解,一些在锅炉房工作多年的老员工,眼中不禁泛起了泪花。它们陪伴了他们无数个寒冷的冬日,虽然带来了污染,但也实实在在地带来了温暖。
燃煤锅炉拆除后,锅炉房内部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理和改造。利用原有建筑进行装修改造,让整体环境焕然一新。新的主角——三台每小时输出十吨高温蒸汽的天然气热水锅炉,被小心翼翼的运了进来。这些崭新的锅炉,外观线条流畅,外壳光洁明亮,和之前那粗糙笨重的燃煤锅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们采用了先进的全自动控制系统,操作面板上液晶显示屏清晰地显示着各种运行参数,只需要轻点几下按钮,就能实现精准控制。
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发生在锅炉房的屋顶。原来的两根简陋烟囱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三根崭新的烟囱。每台天然气锅炉都配备一根独立的、双层不锈钢保温烟囱。这些烟囱笔直、光滑,在棕色的房顶上显得格外醒目。它们的设计不仅是为了排放烟气,更考虑到了保温和减少噪音。双层结构中间填充了保温材料,能有效减少热量损失和噪音传播,使得锅炉房的运行更加安静、高效。
天然气管道的铺设是整个改造工程中最复杂也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工人们需要将粗大的天然气管道从小区外的主管道引入锅炉房,然后细致地连接到每一台锅炉上。这需要极高的精确度和安全性,任何一点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工人们戴着安全帽,穿着反光背心,在管道林立的现场仔细测量、切割、焊接、试压,每一个步骤都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马虎。周边的居民也感受到了这次改造带来的不便,道路开挖时的扬尘和噪音曾让居民抱怨连连,改造工程持续了进两个月。期间锅炉房停止了运转,但大家都在期盼着改造完成的那一天,期盼着能早上用上更清洁、更温柔的天然气供暖。终于,在供暖季来临前的周末,改造完工,蓝色火焰跳动,温暖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