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婉若清风入君心
本书标签: 古代 

第二十六章 海棠落满径

婉若清风入君心

又是一年中秋,晚晴居的海棠开得正好。粉白的花瓣落了满地,像铺了层香雪,与廊下的红灯笼相映,透着几分岁月沉淀的温馨。

林婉儿坐在竹椅上,手里拿着针线,正在给刚满周岁的孙女缝制虎头鞋。小家伙穿着件粉色小袄,正被楚念安抱在怀里,咿咿呀呀地抓着祖父的胡须——楚逸尘早已卸去官职,每日只陪着妻儿孙辈,鬓角的白发虽多了些,眼底的笑意却从未淡过。

“祖父,妹妹抓疼你了!”楚念安今年已十六岁,眉目间像极了年轻时的楚逸尘,却比父亲多了几分跳脱。他小心翼翼地把妹妹从祖父怀里抱过来,动作笨拙却认真。

楚逸尘笑着揉了揉胡须,接过林婉儿递来的茶盏:“这丫头,跟她娘小时候一个样,手闲不住。”他望着不远处正和奶妈学步的小孙女,忽然想起多年前那个抓着他衣襟喊“爹”的楚念安,眼眶微微发热。

林婉儿放下针线,看着祖孙三代嬉闹的模样,嘴角的笑意温柔得像水。阳光透过海棠树的缝隙落在她发间,银丝已悄悄爬上鬓角,却丝毫不减那份温润的气度。她伸手拂去落在楚逸尘肩头的花瓣,动作自然得像做了千百遍。

“老夫人和母亲呢?”她轻声问,目光望向老宅的方向。

“在正厅说话呢,”楚逸尘握住她的手,指尖摩挲着她手背上的薄茧,“说要给念安相看亲事,问我们看中了哪家的姑娘。”

林婉儿的脸颊微微发烫:“这孩子还小呢。”话虽如此,眼底却满是期待——她早已盼着抱孙子了。

正说着,楚老夫人在楚夫人的搀扶下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个小丫鬟,手里捧着个锦盒。“曾祖母!”楚念安连忙抱着妹妹迎上去,小家伙立刻伸出小胖手要太祖母抱。

老夫人今年已八十八岁,行动虽有些迟缓,精神却矍铄得很。她接过重孙女抱在怀里,看着满院的海棠,笑着对林婉儿道:“还是你会选地方,这晚晴居,比侯府住着舒心。”

林婉儿笑着应道:“都是托祖母的福。”她接过楚夫人递来的锦盒,打开时,里面竟是些孩童的旧物件——竹制的小风车,陶土捏的小兔子,还有半块发黑的麦芽糖,正是当年楚逸尘藏在紫檀木盒里的东西。

“这些该给孩子们看看,”老夫人的声音带着怀念,“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祖父也曾是个爱闹的孩子。”

楚逸尘拿起那只陶兔,递给怀里的小孙女,小家伙立刻抓着啃起来。“慢点,”他笑着擦去孙女嘴角的口水,“这是你姑奶奶的东西,得好好收着。”

林婉儿望着那只陶兔,忽然想起初见时的震撼——原来缘分早在那时就已埋下伏笔,从相似的眉眼到如今的阖家团圆,一步一步,都走得那样妥帖。

晚膳时,圆桌旁坐得满满当当。楚念安给长辈们一一斟酒,动作沉稳得体;小孙女被奶妈抱在怀里,嘴里叼着个银勺子,看着满桌的菜咯咯直笑。楚逸尘举杯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声音温和却郑重:“今日中秋,阖家团圆,我楚逸尘能有今日,多谢各位,更要多谢婉儿。”

林婉儿望着他眼底的深情,忽然觉得所有的语言都成了多余。她举起茶杯,与他轻轻一碰,目光相撞的瞬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初遇的午后——书房里的墨香,窗外的海棠,还有他那句“抬起头来”。

夜深时,孩子们都已睡熟。林婉儿和楚逸尘坐在廊下,看着天上的圆月。月光透过海棠树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也落在脚边那片厚厚的花瓣上。

“还记得我们第一封家书吗?”林婉儿的声音轻得像梦呓,“你在边关,我在侯府,靠着那几页纸熬过了多少日夜。”

楚逸尘握紧她的手,指尖拂过她鬓角的银丝:“记得,你夹在信里的海棠花瓣,我至今还收着。”他从袖中摸出个小小的锦囊,里面装着片早已干枯的海棠瓣,边缘却依旧整齐,“就像我们的日子,看似平淡,却从未褪色。”

林婉儿接过锦囊,贴在胸口,眼眶微微发热。她靠在楚逸尘肩头,听着他平稳的心跳,忽然觉得这世间最圆满的事,莫过于此——从初见的惊鸿一瞥到暮年的相濡以沫,从烽火中的牵挂到岁月里的沉香,所有的风雨都化作了此刻的月光,温柔地笼罩着他们。

窗外的海棠还在静静飘落,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像在诉说着一个漫长而温暖的故事。林婉儿知道,这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只有柴米油盐的琐碎,却比任何史诗都动人。

因为最好的结局,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这样细水长流的陪伴——你在,我在,我们的家人都在,看海棠开了又谢,等岁月老了又老,从青丝到白发,从心动到古稀,一世安稳,一生圆满。

上一章 第二十五章 四世同堂 婉若清风入君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