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下了篮球,一头扎进数学和物理的海洋,逻辑思维在题海中飞速成长。
他将在球场上分析对手策略的敏锐,转化成了对算法逻辑的精准理解。
…
四月的全市联考,数学考场上,一道复杂的算法题让他眉头紧锁。他深吸一口气,摒弃杂念,用那只曾被王默调侃“敲代码会不会手抖”的手,在草稿纸上飞速演算,最终解出答案。
成绩公布:
数学单科大幅提升,总分稳定在年级中上游!
王默在公告栏前找到建鹏,笑着塞给他一张速写——
画面上是他专注解题时紧抿嘴唇的侧脸,旁边写着:“未来码农,超酷!”
建鹏看着画,又看看她带着笑意的眼睛,只觉得心跳快得不像话。
王默的这份悸动,与对水清漓那种仰望星空的疏离感,截然不同。
…
五月初,关于王默“痴心妄想考清华历史系”的嘲讽在年级流传,夹杂着对她能力的质疑。
这一次,建鹏没有冲动。
他冷静地对王默说:“默默,用实力让他们闭嘴。”
他不再试图用拳头解决问题,而是默默陪在她身边,在她疲惫时递上一杯热茶,在她怀疑时坚定地说“你一定能行”。
王默则在一次历史公开课上,主动选择了一个冷门但极具思辨性的论题,引经据典,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赢得了满堂彩。
课后,她平静地对几个曾嘲讽她的同学说:“历史的价值在于思考的深度,不在于目标的高低。我努力过,就对得起自己。”
当她走出教室,看到等在外面的建鹏,他眼中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支持,让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温暖。
这份底气,远比水清漓可能投来的遥远认可更让她感到踏实。
…
六月,高考结束,现实揭晓。
王默的高考分数不俗,但距离清华历史系的录取线仍有差距。
她收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录取通知书。
建鹏发挥稳定,分数足以进入不错的计算机强校。他毫不犹豫地在第二志愿填报了西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该校计算机学科实力强劲,且位于王默目标城市上海附近。
建鹏指着地图对王默说:“你看,上海和重庆,高铁只要几个小时!默默,华东师大历史系很好!你在上海学历史,我在重庆敲代码,我们周末就能见面!”
他的声音充满期待,没有一丝遗憾,只有对她未来的坚定支持和对两人未来的规划。
王默看着手中华东师大的通知书,又看看建鹏眼中闪烁的光芒和那份详细的高铁路线图,心中那份因清华落榜、水清漓星光黯淡而产生的失落感,竟被一种更汹涌的情绪冲淡。
那是感动,是安心,是对眼前这个男孩深沉依赖的不明所以,以及对他描绘的那个“周末就能见面”未来的强烈向往。
她忽然意识到,比起一个虚无缥缈的星光,她更需要的是这束始终在身边、照亮她脚下路的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