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几乎不说话,像个幽魂。
高泰明通过极其隐秘的方式为她提供基础的生活费和必要的心理支持。
她强迫自己接受治疗,一次次在噩梦中尖叫着醒来,又一次次在医生冷静的引导下,将那些恐惧和恨意一点点从血肉模糊的记忆中剥离、审视、封存。
后来。
她选择了“YING”这个名字。
既是“莹”的拼音,也代表着“影”——她曾是他的影子囚徒,也代表着“赢”——她终将赢回自己。更重要的是,这个词在英文中有“边缘”、“锋芒”之意,像她此刻的处境,也像她内心滋长的尖锐力量。
她重新拾起了画笔和雕刻刀。
最初很是艰难,手会抖,线条会断裂,那些被豢养的日子里麻木的感觉尚未完全褪去。
但她逼着自己,日以继夜地画,雕刻,将所有的痛苦、愤怒、不甘、对自由的渴望,全部倾注到设计中。 她的设计风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再是婚前空灵梦幻的“破晓”,也不再是囚禁期间压抑的黑暗。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满矛盾和张力的美:
用冷硬的金属包裹温润的宝石,链条与羽翼交织,破碎的陶瓷与璀璨的钻石镶嵌,线条既凌厉又充满流动感。
每一件作品,都像是她灵魂的碎片,无声地诉说着枷锁与挣脱、破碎与重建。
她通过网络匿名接一些小单,用化名将作品寄给小型画廊。她那独特而充满故事感的风格很快引起了注意。
一位颇具慧眼的独立策展人被这些充满 raw power的作品震撼,几经周折联系上了她。
……
一次小型前卫的新锐设计师展览向她发出了邀请。
YING同意了,但要求不露面,不参加开幕式,只提供作品和一段简短的、模糊的背景陈述。
展览上,她的系列名为《Refraction》 。
主作品是一条名为“枷锁与光”的项链:以钛金属打造出冰冷破碎的枷锁形态,却在中心用细密的金丝托着一颗切割得无比锐利、光芒四射的黄色钻石,仿佛被囚禁的太阳,每一道光芒都在试图刺穿束缚。
意料之外,这组作品引起了轰动。
评论家们惊叹于其背后强烈的情感和技术上的大胆创新。
“YING”这个名字一夜之间在小众圈子里变得神秘而充满吸引力。
订单和更大的展览邀请纷至沓来。
然而,成功带来的不仅是收入,更是警惕。
随着知名度上升,暴露的风险也在加大。
她不再仅仅依赖高泰明的远程帮助。
她系统地学习网络安全知识,使用加密通讯,所有公开信息都经过层层伪装。
她租用了带严格安保的公寓,安装了额外的安全系统。她甚至去学习了基础的防身术和如何察觉被跟踪。
她依旧低调,拒绝所有媒体采访和公开露面。
公众只知道“YING”是一位才华横溢且极其神秘的设计师,作品风格强烈,一作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