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梳理下来,心里像被慢慢理开的线团,虽然还有些缠绕,但总算看清了源头。
最早意识到自己的焦虑,是爸爸离开后,那种突然空出来的牵挂,好像一下子没了落点,便不自觉想在感情里抓点什么。再往回数,十几岁时错过的那个少年,成了心里藏着的遗憾,总觉得当年要是再勇敢点就好了;而那场初恋里的冷暴力,像块没化的冰,让我后来在感情里总不敢做真实的自己,怕坦诚了会被冷落,怕认真了会被伤害,慢慢就没了自信。
后来遇到NPD,更是把这种胆怯放大了——连回应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话说错就引来攻击,像站在薄冰上,时刻提着心。再到那段三年的感情,对方总说“会很快回复”,却一次次让期待落了空,久而久之,看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心也跟着消息提示音忽上忽下。去年那场杀猪盘,更像是给焦虑添了把火,开始习惯性提前设想最坏的结果,把自己困在“怕出错”的怪圈里。
直到现在,刚和前任分开,还是会忍不住在意他的情绪,好像他的喜怒哀乐比自己的更重要。这点我还没完全想透,但至少开始学着允许自己:允许偶尔的内耗,允许暂时的放不下,也允许自己在情绪平稳时清醒地告诉自己——感情里不该是这样的,我不必把别人的情绪当成自己的晴雨表。
好在现在有了些微小的进步:学会了接受自己的选择,做过的事不后悔;也慢慢明白,无论前任会不会回头沟通,那都是之后的课题,而我眼下的课题,是把自己的人生过好。安全感这东西,终究要自己给,不是等别人来填补。
所以打算从现在开始,每天记录让自己觉得满足的瞬间。就像昨天,突然想去海边,以前总怕麻烦朋友,怕他们觉得我矫情,这次却很直接地说了,结果大家玩得很开心。看电影、吃饭也是,以前总想着“会不会打扰”,现在懂了,真正的朋友不会觉得是负担,接受他们的好意,不是麻烦,反而是彼此靠近的温度。
未来的路,想先做好自己的“完整圆”,而不是等着谁来凑成1。好的感情确实是锦上添花,但前提是,我自己得先是一朵完整盛开的花,有没有那层“锦”,都能自在绽放。
还有很多功课要做,但没关系,慢慢来。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