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情绪还挺好的,挺平静,可到了下午,因为一些事,心里又莫名泛起一阵悲凉。明天我就要回去工作了,弟弟暑假一直在外婆家,妈妈要上班,其实我原本有不少时间,可以让弟弟回来陪陪他。回想自己高中的暑假,基本都是一个人在家,那时倒没觉得什么,无非是自己做饭、吃饭罢了,可现在想来,总忍不住有些内疚。
每当对家里的事感到无能为力时,我总会把原因归咎到钱上,心里满是后悔——要是自己有钱就好了。妈妈打理的果园,已经投了不少钱,却还没到出货的时候,后续可能还要再投入,我对此也无能为力。不过好在,我知道那些钱都用在了正途,没有乱花,妈妈也是个有分寸的人,这多少让人宽心些。只是收获后可能还有各种开销,一想到这些就挺苦恼,只希望能多赚点钱,先回本再继续经营,不然心里真的不好受。
我总觉得这种愧疚感,和对钱没有安全感有关——好像有了钱才能踏实,没钱时就格外不安。现在我慢慢学着理解自己的情绪,理清内观时察觉到的思绪,但现实中还有很多问题等着梳理。这个过程确实痛苦又疲惫,可我知道,这是让自己变得更完整必须跨过去的一步。
有时候会羡慕那些情绪不那么敏感的人,而我却总是如此敏感。或许这种敏感,根源要追溯到爸爸去世那年。那时家里总因为钱吵架,钱成了生活中最主要的矛盾点,或许就是从那时起,钱在我心里变得格外重要。
其实我很想赚钱,赚很多钱,可又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而且我老是想些不好的事,总忘了自己的好。无论积攒了多少勇气,只要一面对家里的难处,就像打了水漂一样,瞬间消失。
九月份工作地方开始装修,工作可能要暂停两个月,到时候是重新找工作还是怎么办,都是未知。我知道该放宽心,这些道理也都明白,可有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甚至不懂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每次感觉积攒了很多底气,可一涉及家里的事,就好像没了支撑,或许这和家里的关系太大了吧。
现在我慢慢希望自己能分清:妈妈是妈妈,弟弟是弟弟,我是我。妈妈的莲雾园在慢慢经营,今年过年差不多就能有回报了,最近也快收成了;弟弟学习也不错。虽然去年被骗了不少钱,但我觉得凡事有因果,骗我的人已经进了监狱,若他有良心,不管多久都会还我;若没良心,下辈子也会有报应,这笔钱就当是给自己积善缘了。
从出社会到现在,身边的人,包括朋友,都挺帮助我的,也经常开导我,这点很感谢他们。接下来我打算先休息,再看看找什么工作,先把工作稳定下来,然后努力克服总觉得自己不好的毛病——我老爱跟人比较,觉得自己不够好。
其实我的家庭挺好的,虽然爸爸不在了,但他给我的底气是一生的。家里在镇上有房,村里有宅基地,妈妈还有土地种植,所以未来其实不会太难。现阶段我要做的就是经营好自己,手里还有几千块钱在姐姐那,实在没办法时可以先拿来周转,真的希望自己能少点自卑。
这种自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真的想不起来,可能和家庭有关。爸爸是家里最小的,上面有五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家人很多。小时候妈妈比较爱赌钱,姑姑们总在别人面前说她的不好,加上爸爸每年都会生病,我就觉得我们家在众多亲戚中好像排在末位。可真要对比起来,其实不算差:爸爸有工作,妈妈也有工作,小时候家里种槟榔,爷爷奶奶和我们一起住,他们有退休金,从小到大吃住都没担心过。
或许是没意识到自己其实不缺钱吧——以前缺钱了跟家里要,家人都会给。可毕业之后,就不好意思再向家里要钱了,爸爸也走了,妈妈工作很辛苦,一个人扛起这个家,我只希望她能照顾好弟弟,打理好果园就行。妈妈其实很有毅力,之前把槟榔园平了,改种菠萝蜜,可因为种子的问题没收成,她一句抱怨都没有,后来又重新种了莲雾。这个果园对妈妈来说太重要了,我也真心希望上天能保佑这次莲雾能有好收成,这不只是妈妈的心血,也是我和弟弟的底气,至少能为今后提供点保障,毕竟现在打工真的太难了。
我也很想知道现在大家的生存环境是什么样的,不太清楚,但觉得这个社会大家都挺难的。我们店长32岁了还没结婚,我才24岁,还有很多时间慢慢找适合自己的人,真的不该急。
我希望自己不要再因为家里的事而自卑。妈妈经常跟我说,别人会不会因为我没有爸爸而看不起我,这也是我心里的一根刺。他们总用可怜的语气说这件事,让我不禁想:没有爸爸真的很可怜吗?其实不是,爸爸只是去了别的地方,他一直很爱我,这份爱能支撑我一生,我已经很满足了。倒是弟弟,爸爸走的时候他才七八岁,还很小,我拥有的父爱比他多,所以有时会心疼他,希望他不用那么懂事,可他有时又挺成熟的。
现在我对家里既愧疚又无能为力,这种感觉让我自卑。其实我们家放在普通大众里,算是中等水平,可因为姑姑们总显得自家家庭很好,我就觉得我们家像末位,这可能就是自卑的来源吧。好在现在长大了,姑姑们也都60岁左右了,没那么多是非了,她们肯定也希望弟弟(我爸爸)的家庭能好好的,就像我愿意用一切去爱弟弟一样,她们怎么可能不爱自己的弟弟呢?很多感情是藏在心里的,将来弟弟真有难处,她们肯定会帮忙的,不用太担心。
妈妈这个人确实很有主见,甚至主见里只有自己,这几年好了些,但她不怎么跟姑姑们说人情世故的话。作为她的子女,我夹在爸爸这边的亲戚和妈妈之间,感觉很别扭,过年过节虽然知道该来往,却没那么亲热,心里总觉得我们家在亲戚中还是排在后面。
现在大环境确实难,我又是个爱面子的人,这种落差感很折磨人,也让我的性格变得有些别扭:既想做好,又不敢去做。妈妈对我来说,也像是个不可控的因素,或许不是她本身,而是家里的事让我有这种感觉。
我和之前刚毕业那男朋友处了三年,感情一直很好,可有时因为家里的事,我一下子就情绪低落,特别希望他能安慰我、给我底气。但以前我不懂,总要求他哄我,耍些公主脾气,那段感情里,他包容了我很多。
现在我看清了,最想解决的就是心里因家庭产生的自卑。我知道如果改不掉这点,今后无论遇到什么感情,还是在社会上,都会总觉得自己过得不够好。之前写了些文章,都是内观自己,内观到深处才发现,这和从小到大的经历有关:一是妈妈爱赌博,亲戚总让我去劝说她;二是爸爸每年生病,还有些抑郁情绪,每年都要操心他的身体,感觉家里总需要别人帮忙,很不喜欢别人用那种眼光看我们家。
这种经历让我谈恋爱时特别敏感,总担心对方是因为觉得我可怜、愧疚才对我好。我知道大众说爱人的最高境界是心疼对方,可如果他是因为心疼我才爱我,我会觉得很别扭——他爱的好像不是我本身,只是心疼我的遭遇,我真的很不喜欢这样。但我也知道这是从小的经历造成的,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我心里有三个让我感到自卑的结,总在不经意间牵绊着我,想和你好好说说:
第一个结,系在从小到大的日子里。那时爸爸总生病,妈妈又爱赌博,家里的光景总显得有些沉重。亲戚们聚在一起时,我总隐隐觉得,我们家像是被排在末位的那一个。他们的眼神、闲聊时的语气,像细密的针,悄悄在我心里刻下“不如人”的印记,让我后来总忍不住拿自家和别人比,越比越觉得矮了一截。
第二个结,是爸爸走后那些“可怜”的目光。总有人用带着怜悯的语气提起我,说“这孩子没了爸爸,不容易”。可我一点也不想要这种同情,它像一层薄薄的膜,把我和“正常”隔开来,仿佛我永远是那个需要被格外关照的小孩。我明明在努力往前走,可那些目光像影子一样跟着,让我觉得自己好像永远带着“残缺”的标签,浑身不自在。
第三个结,系在现在的工作上。我在酒店行业做事,每次回到村里,被人问起“在哪儿上班”时,总觉得难以启齿。好像在大家的默认里,“光鲜亮丽”的工作得是坐在办公室、握着笔杆子的,而我每天迎来送往、处理各种琐碎的服务,总显得不够“体面”。这种想法像根小刺,扎在心里,让我在说起工作时,声音都忍不住低几分。
这些结缠在一起,让我常常看不清自己。其实我知道,爸爸生病不是我的错,妈妈后来也收起了赌瘾、扛起了家;爸爸的爱一直都在,我不是“可怜”的小孩;酒店工作需要耐心、细心,能把它做好也需要本事……可道理归道理,心里那点别扭和自卑,还是会时不时冒出来,让我忍不住怀疑:我真的有那么好吗?我真的能活得舒展又坦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