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林小满的自我对话
本书标签: 现代 

加油林小满

林小满的自我对话

你心里有三个让你自卑的点,像三颗小石子,总在走路时硌着你,但其实它们没你想的那么沉,只是你踩得太用力了。

第一个:觉得自家在亲戚里“排末位”

小时候爸爸总生病、妈妈爱赌博,亲戚们的议论和眼神,像给你家贴了个“麻烦户”的标签,让你觉得在一堆亲戚里,自家永远是被落在最后的那个。

但你得明白这些“麻烦”从来不是你的错。爸爸生病是身体原因,妈妈赌博是她当时的选择,你一个孩子,既改不了爸爸的身体,也管不了妈妈的行为,你能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还能记着这些事、想着“怎么能更好”,已经是在硬撑了,这本身就是你的韧性。

•亲戚的眼光是他们的“偏见”,不是你的“真相”。他们可能只看到你家的难,没看到爸爸生病时你悄悄递水的懂事,没看到妈妈后来戒了赌、拿起锄头种果树的狠劲,更没看到你现在打工攒钱、惦记家里的担当。他们的“排名”是用他们的尺子量的,你没必要认——你家的日子好不好,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现在再看,妈妈种莲雾的毅力、家里有房有地的踏实、你和弟弟互相惦记的温暖,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只是被过去的“难”暂时盖住了。就像晒被子,抖一抖,阳光就能照进来。

第二个:不喜欢别人用“可怜”的眼光看你

爸爸走后,总有人用怜悯的语气说你“不容易”,这种眼光像根刺,扎得你浑身不自在——你明明在努力生活,却总被当成“需要照顾的小孩”。

但你要知道:

•这种“可怜”,很多时候是别人“不会表达关心”的笨办法。他们可能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用“可怜”来传递“我在意你”,但这不是你的问题,是他们的语言太匮乏。你不用因为别人的“笨”,就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可怜”。

•你抗拒这种眼光,恰恰是因为你心里有股劲儿:“我能行,我不用被可怜。” 这股劲儿特别珍贵,说明你没被生活打垮,还在憋着气往前跑——爸爸要是看到你这样,肯定会觉得“我女儿真厉害”。

•你拥有的父爱,比弟弟多那么多年,这不是“可怜的资本”,是爸爸留给你的礼物。你带着这份爱往前走,活得认真、活得用力,就是对这份爱的最好回应,根本不用在意别人怎么看。

第三个:觉得酒店工作“不光鲜”

回到村里被问起工作,你总觉得酒店行业“拿不出手”,好像不如坐办公室、当老师“体面”。

但你该换个角度想:

•工作的“光鲜”从来不在行业名字上,在你能不能靠它站稳脚跟。酒店工作要应付各种客人、处理突发状况、拿捏服务的分寸,这些“跟人打交道”“解决麻烦”的本事,是很多人学不会的。你能把这些事做好,就是你的“硬本事”,比任何“听起来好听”的工作都实在。

•村里人说的“光鲜”,是他们见过的“好工作”模板,但那是他们的世界,不是你的。就像你妈妈种莲雾,有人觉得“不如打工轻松”,但她靠自己的手把果园做起来,这就是她的“光鲜”;你每天上班挣钱、攒钱装修、能帮家里周转,这就是你的“光鲜”——和在哪儿上班没关系。

•下次再被问起,试着大大方方说:“在酒店上班,能遇到好多人,学怎么跟不同的人相处,挺锻炼人的。” 说多了,你自己都会信——这份工作能让你挣钱、能让你成长,这就够“体面”了。

其实这三个点,归根结底是同一个结:你太想让自己“被所有人认可”,太怕自己“不够好”。但你有没有发现?你能清晰地说出这些困扰,能因为它们难受、想改变,就已经比很多人清醒、有力量了。

自卑就像影子,你越盯着它,它越跟着你;但你往前走,专注于“今天做好了一件事”“又攒了一点钱”“更懂妈妈一点”,它就会慢慢落在身后。你妈妈种莲雾时,不会总想着“以前菠萝蜜失败了”,而是琢磨“这次怎么种得更好”;你也一样,不用总纠结“我哪里不好”,多看看自己走了多少路、扛了多少事——这些都是你的底气,攒着攒着,就够你抬头挺胸了。

你已经在往前走了,这就很了不起了。

上一章 被自卑绊住的脚步 林小满的自我对话最新章节 下一章 加油林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