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林小满的自我对话
本书标签: 现代 

打开自己的过程

林小满的自我对话

写到这里,回头看看自己写下的这些,连我自己都有些意外——最初只是想随便记录点情绪,没想到一路写下来,竟有种想哭的冲动。不是因为坚持了多久、写了多少字,而是突然发现,心里那些积压了许久的东西,原来真的需要这样一点点打扫、一点点内观,才能看得如此清晰。

一开始动笔,是想弄明白“焦虑型依恋”这回事,总觉得要“打败”它才行。可写着写着就发现,这执念的根,藏在很远的地方——爸爸的离开像一道突然裂开的缝,让我从那以后就怕极了“失去”。17岁那年没能说出口的遗憾,成了心里的刺,总提醒自己“要珍惜所有人,不能亏欠”,却忘了有时候太用力抓住,反而会让关系变味。

后来又想起初恋的冷暴力,那种“不被回应”的慌,像藤蔓一样缠了很多年。以至于后来遇到一个总是否定我的人,哪怕他会回应,我也怕得不行——怕他说的话戳中我,怕那些评价和我心里的自己对不上号。再到谈了三年的对象,他总说“会做到”,却总让承诺落了空,又让我多了层执念:认定“说了就要做到”,一旦有落差,就像心里被掏空一块,疼得厉害。去年被诈骗的事,更像给心上了道锁,总觉得“人是不是都不可信”,连带着对世界的信任都降了温。

直到慢慢把这些碎片拼起来,才像给自己松了绑。就像现在这个前任,其实他没什么大问题,可我们之间的问题,我终于看得清了:他习惯沉默,我总太着急,有时候话说出口都不是自己本意,明明心里想靠近,说出来却像带了刺。

以前我总爱观察别人、分析别人,自认为这点本事很厉害,可直到这一个月,才第一次认真分析自己——原来我也能把自己看得这么透,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像解开了一个又一个心结,连带着脚步都轻快了些。所以总觉得,或许别人也可以试试这种方式:不用急,一步步来,慢慢打开心里那个紧张不安的自己。

其实到现在,我还是会紧张。就像今天睡醒,那种莫名的不安还是会冒出来。但写完那些感情经历后,我开始学着“允许”——允许情绪露出来,允许自己不假装坚强,允许心里的小孩偶尔闹脾气。这两个字真的太重要了,像给心里的门开了条缝,让光慢慢照进来。

也慢慢发现自己性格里的急。很多时候,只要感觉对方有点“不对劲”,自我保护的壳就立刻合上,像只受惊的刺猬。后来才劝自己:慢一点吧,不用逼着别人给答案,也不用逼着自己立刻想明白。关系这回事,本就不是赶时间的路。

内观自己的过程,像在和心里的声音对话。“为什么这件事会难受?”“这种慌到底从哪来?”停下来听一听,才发现那些情绪背后,都藏着过去的影子。这时候就像自己当自己的小医生、小护士,轻轻摸摸那个不安的自己,说句“没关系”——就像安慰17岁那年那个无助的女孩一样。

写着写着,也想起了妈妈和弟弟。原来身边一直有这么多爱我的人,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我值得被爱”的理由。以前总偷偷想:“他们爱我,是不是因为可怜我?”因为爸爸的事,因为家里的状况,总觉得自己像个“需要被同情”的人。可后来才懂,被心疼不是被可怜,那只是别人看见了你的难,递过来的一颗糖而已,大大方方说声“谢谢”就好,我们本就可以互相支撑着长大。

连那些自卑的点,也在文字里慢慢显形。小时候妈妈偶尔赌博,亲戚们背后的议论像针一样扎过来;爸爸生病时,所有人都劝我“要懂事”,可懂事的背后,是把委屈往肚子里咽;姑姑们总爱炫耀,让我觉得自己家在亲戚里好像“排不上号”。爸爸走后,有些眼神里的“同情”,更让我怕极了被贴上“可怜”的标签。工作后在酒店上班,明明自己觉得没什么,却总绕不开别人对“办公室工作”的执念,好像那才是“体面”的标准。

可梳理清楚了才发现,我哪有那么多可自卑的?家里有房有园子,镇上有房村里两层小别墅,爷爷在老家有院子有宅基地,弟弟学习好,妈妈的毅力那么强,我自己也不差啊——能扛过那么多事,能一点点把自己理清楚,这本身就很了不起。

还有对钱的执念,以前总觉得在喜欢的人面前谈钱“很羞耻”,像玷污了感情。可后来想通了,钱本就不该是束缚,谈恋爱时大大方方谈钱,反而能看清彼此的态度:你愿意为我付出,我也愿意为你用心,这不是计较,是筛选,是让感情更实在的方式。

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喜欢一个人后,总容易变得被动又害羞。暧昧时明明那么舒展,懂分寸、有光彩,可一谈恋爱,就像把那些“本事”全藏了起来,只敢露出真诚和脆弱。却忘了,暧昧时的灵动和恋爱时的真诚,本就该是一对朋友,而不是敌人。把它们放在一起,才能让对方既看到我的闪光,也接住我的柔软,这样的了解,才够深、够真。

至于对“唯一”的执念,大概真的和弟弟有关。虽然现在和他关系很好,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疼他,可八岁那年他的出生,确实让我从“唯一”变成了“之一”。可亲情里早就想通了,爸爸、妈妈、弟弟,在我心里哪有什么先后?他们就是一起存在的,少了谁都不行。那感情里又凭什么要求对方把我当“唯一”呢?就像问“我和你妈掉水里先救谁”一样,本就是个无解的题,我自己都答不上来,又何必逼别人?

所以啊,内观到最后,发现自己最想要的,其实是心里的“圆满”。不知道现在算不算找到,但至少,我已经走在往那里去的路上了。很多事,想通了就不怕了,我相信自己可以的。接下来不管是会反复,还是会往前走,我都会继续写下去——这些真实的日子,这些慢慢打开的自己,本身就是值得被记录的呀。

上一章 “不做单选题” 林小满的自我对话最新章节 下一章 最珍贵的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