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林小满的自我对话
本书标签: 现代 

《自家的糖与串门的甜》

林小满的自我对话

总在想,人是不是很容易掉进一个“习惯痛苦”的怪圈里。就像现在,我明明比以前更清醒地知道,自己又把情绪寄托在别人身上了——那种感觉很微妙,不是说立刻抽离、彻底忘了这个人,就能让这份寄托凭空消失的。更让人无奈的是,我隐约察觉到,哪怕换了一个人,这种把情绪挂在别人身上的感受,恐怕还是会如影随形。

原来我一直被困在这个怪圈里,只是自己从前没发现。总觉得要把情感寄托在某个人身上,日子才显得有滋味,盯着别人的一举一动琢磨,好像才能找到生活的“意思”。就像现在,我知道心里的“妹妹”一直都在,也试着把情感寄托转移到她身上,可这“小家”的根基实在太浅了。

以前总想着靠别人来填满这个家,盼着别人给点温暖、给点回应,像是等着别人来浇水、施肥,让这家里的苗儿长大。可现在才猛然醒悟,我自己才是这个家的主人啊。该由我来为这个家添置东西,哪怕一开始只是摆上几个廉价的杯子、挂上一幅皱巴巴的画,那也是真正属于我的,是我亲手搭起来的踏实。

可明白归明白,真要动手的时候,还是会慌。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不知道怎么给这颗叫“安全感”的苗儿浇水,甚至怕自己笨手笨脚,连最基本的照料都做不好。心里的“妹妹”也在旁边犯嘀咕,她习惯了靠着别人的温度取暖,突然要自己生火,难免会怕火太旺烧了手,又怕火太小暖不了身。

这种难受,一半是对过去的懊恼——原来那么久以来,我都没真正为自己的家掌过舵;一半是对当下的迷茫——知道了要自己来,却不知道第一步该踩向哪里。就像站在一片空地上,手里攥着种子,却迟迟不敢往下撒,怕撒错了地方,怕浇错了水,怕最后什么都长不出来。

可再怕也得试试啊。哪怕今天只给花盆松了松土,明天只浇了半杯水,也是在往前走。毕竟这是我的家,别人给的再华丽,也抵不过自己一砖一瓦搭起来的安稳。“妹妹”别怕,姐姐牵着你,咱们慢慢学,慢慢试,总会把这个家,变成真正能让我们安心停靠的地方。

更让人空落落的。就像小时候借别人的玩具,玩得再开心,也总会惦记着“该还了”,那种悬着的心,从来没真正放下过。

现在我们要学的,就是给自己的家“造东西”。不用急着求好看、求体面,先从最基础的来。比如给自己买一只摔不坏的搪瓷杯,每天早上用它喝温水,日子久了,杯沿磨出的小缺口都是熟悉的温度;比如在窗台摆一盆野草似的多肉,不用费心伺候,它蔫了就浇点水,精神了就多看两眼,它的存在不依赖谁的关注,就只是陪着你。

心里的“妹妹”可能还是会偷偷张望门外,盼着有人突然敲门送惊喜。这时候“姐姐”不用训斥她,就笑着指指桌上自己泡的茶:“你看,我们自己泡的茶,甜度刚好,比等着别人送的更合口味呢。” 慢慢的,她会发现,自己动手做的哪怕简单,也比等着别人给的更踏实——因为主动权在自己手里,不用怕突然被收回。

刚开始学当家,难免手忙脚乱。可能今天忘了给花浇水,明天煮面煮糊了,甚至会对着空荡荡的房间发呆,不知道该干些什么。但这些“搞砸了”的瞬间,其实都是在给这个家“打地基”。就像学走路总要摔跤,摔多了,脚就知道该往哪里落才稳当。

或许某一天,我们会突然发现,窗外的风声、锅里咕嘟的汤响、笔尖划过纸的沙沙声,凑在一起比“等他的消息”更让人安心。那时候就会明白,自己当家不是要把别人彻底推开,而是学会:哪怕门外一直没人来,我们的家也照样有光,有暖,有滋有味。

“妹妹”你看,墙角那盆多肉又冒出个小芽了,是我们自己养出来的呢。这就是我们的家,在慢慢长出属于它的样子啊。

顺着这份思绪往下捋,才慢慢看清:原来我还是在“唯一”的圈套里打了个转——总忍不住琢磨,要是我开始认认真真经营自己的小家,亲手筑牢安全感的根基,自己就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了,那别人带来的开心,难道就变得不值钱、不算数了吗?

其实哪是这样呢。就像现在,我学着把情绪的重心放回自己身上,不是说从此就要关紧门窗,拒绝走进任何人的世界。我可以用心布置自己的小家,在窗台摆上常换的鲜花,在书架塞满喜欢的书,让这里的每一寸空气都透着自己舒服的味道;但同时,我也可以笑着邀请别人来坐坐,泡一壶新茶,聊几句闲话,看阳光透过窗帘在地板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就像我也可以偶尔提着点心去别人家串门,尝尝他们家的饭菜香,听他们讲那些我没听过的故事——这些“走出去”和“请进来”,从来都不矛盾。

就像糖果,我自己兜里可以揣着水果糖,也不妨碍接过别人递来的奶糖呀。水果糖有水果的清冽,奶糖有奶糖的醇厚,放在一起,日子反而多了层甜滋滋的层次感。

说到底,我得先让自己心里的那双脚站稳了。就像盖房子,地基打牢了,哪怕刮点风、下点雨,也不用慌;就算有一天,那个常来串门的人不再踏进门,我也能照样给花浇水、给窗擦灰,在自己的小家里安然度日。不是说不再期待惊喜,而是不再把“别人上门送惊喜”当成日子的必需品——惊喜来了,就笑着说声“谢谢”,好好收下;没来,也不影响我自己煮碗热汤面,暖乎乎地过好当下。

真正想通了才明白,把情绪收回到自己身上,不是为了“隔绝”,而是为了“从容”。从容地享受一个人的自在,也从容地接纳两个人的热闹;从容地在自己的世界里深耕,也从容地在别人的世界里做客。就像好的爱情,从来都该是锦上添花的那笔亮色——有它,日子更明媚;没它,日子本身也足够温暖。

现在的我,慢慢学着做这种“从容”的主人:把自己的小家打理得舒服妥帖,也敞开一扇门,允许善意和温暖自然流动。不再怕“自己的开心”和“别人的开心”撞车,因为它们本就该像春天的花和夏天的风,各有各的好,凑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间。

上一章 《姐姐牵着妹妹的手》 林小满的自我对话最新章节 下一章 寻常日子的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