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林小满的自我对话
本书标签: 现代 

《姐姐牵着妹妹的手》

林小满的自我对话

其实我现在心里头,是真的挺难过的。这种难过说起来有点复杂,不是单纯因为他忙完之后可能会有的那些变动——比如他会不会联系我,会不会改个签名又带来什么新的信号。真正让我揪着心的,是我清清楚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又一次像风筝一样,线被他攥在了手里。

可反过来想,这或许也算不上什么错吧?毕竟心里那个“妹妹”还小,她敏感、直接,藏不住心事,本就该允许她有情绪外露的权利。就像春天的雨总要落下,夏天的雷总要响起,她的难过和在意,也该有自然流淌的空间。只是这份难过里,总夹杂着两种说不出的滋味:一种是懊恼,觉得自己怎么还是没出息,又把情绪挂在了别人身上;另一种是无力,明明已经花了那么多时间做内在功课,一点点学着接纳、学着梳理,可真到了事儿上,好像还是没做出多显著的成效,那种“努力了却没完全到位”的感觉,像根细针似的,轻轻扎在心里。

但我又明明知道,自己已经进步很多了。从一开始被他的一举一动牵着鼻子走,到现在能清晰地说出“我在为他的行为买单”;从只会憋着情绪硬扛,到现在能蹲下来对“妹妹”说“难过也没关系”——这些变化明明都在,可那份矛盾的无奈感还是堵在心口,沉甸甸的,挥之不去。我知道自己做得已经够好了,也努力允许那些没藏住的情绪慢慢流淌,像开了个小闸口,让水慢慢泄出去,可又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让这些情绪在心里的“小家”里泛滥成灾。我们不该为别人的行为买单,更不能在情绪不稳的时候冲动行事——谁知道一时脑热改了签名、发了消息,会不会冲垮我们好不容易一砖一瓦搭起来的小天地呢?那可是攒了好久的平静和清醒啊。

我能清清楚楚地感觉到,此刻“妹妹”正蜷在心里的角落,陷在难过里。她大概又在想: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对?是不是这段关系真的就走到头了?姐姐想走过去抱抱她说:真的不是这样的,很多事情,从来都不是我们想怎样就一定能怎样的。我知道你委屈,知道你翻来覆去地琢磨那些细节,知道你其实只是还没放下那份期待——可我们可以在意他,却不能因为他的行为就否定自己的感受。你不是早就跟我说过吗?如果一段感情没办法让我们活得更完整、更自在,反而总是让人揪着心、悬着念,那就该拉住自己及时停下。现在姐姐也想告诉你:难过真的很正常,因为我们心里还藏着太多没说出口的期待,或许是想知道这个故事接下来到底会怎么写,或许是怕他转过身就真的再也不回头,又或许,是我们终于看清了这些情绪背后,藏着的所有不甘、不舍与在意。

好在现在的我,已经学着不做“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了。以前总觉得“他要么来找我,要么就是不在乎我”,“要么复合,要么就彻底陌路”,可现在慢慢明白,生活里哪有那么多绝对的答案。我会告诉自己,要允许各种可能同时存在——他可能忙完了会联系,也可能忙着忙着就忘了;这段关系可能还有转机,也可能就这么慢慢淡了。不再执着于一个非黑即白的结果,反而松快了不少。

而管理情绪的关键,说到底还是把注意力慢慢收回来。我知道“妹妹”会怕,怕收回来之后,生活突然就变得空落落的,怕那些原本围着他转的心思没了着落,日子就没了滋味。可我也清楚,这背后的核心,是我们还没学会把自己的生活填满。就像一间屋子,如果总想着等别人来添置家具,就永远会觉得冷清;可要是自己动手摆上喜欢的花、挂上顺手的画、放上常翻的书,慢慢就会变成让人安心的模样。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一起给“安全感”这棵小树浇水、施肥,让它慢慢扎根、长结实。就像你喜欢写小说,那些藏在情节里的细腻心思,其实都可以搬到生活里来——多去看几本书,让别人的故事里长出自己的感悟;多去走走路,让街角的风、路边的花,都变成眼里的风景;多去写点什么,不用管写给谁看,就写给心里的“妹妹”,写给这个慢慢长大的自己。把那些放在他身上的注意力,一点点挪回来,放在这些能让自己踏实的小事上。

难过就难过吧,“妹妹”。我知道你现在有多难过,也知道这份难过里藏着多少害怕和不舍,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攥着,松不开。但没关系,姐姐会陪着你,陪你坐一会儿,陪你把这些情绪慢慢理顺。难过从来不是什么坏情绪,它只是在提醒我们:哦,原来这里还有在意,原来这里还有期待。我们允许它来,也允许自己和它待一会儿,只是别让它把我们带得太远,别让它挡住前面的路。

慢慢来,真的没关系。我们总会在这些起起落落里,在这些和自己的拉扯里,慢慢把自己的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其实你看,我们已经在慢慢往前走了,不是吗?就像现在,“妹妹”难过的时候,“姐姐”不再是手足无措地跟着慌,而是能蹲下来拍拍她的背,说一句“我知道”——这本身就是一种稳稳的进步。

或许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的签名还会换,头像还会变,我们看到的时候,心里还是会“咯噔”一下。但没关系啊,“咯噔”就“咯噔”吧,允许那一下的波动存在,就像走路时不小心踩了个小石子,趔趄一下,站稳了继续走就是。不用因为那一下趔趄,就怀疑自己走不好这条路。

我们可以试着给生活找点“新乐子”。你不是喜欢写小说吗?那就从今天起,每天写两百字好不好?不用构思复杂的情节,就写今天看到的云像不像棉花糖,楼下的猫今天有没有朝你摇尾巴,或者就写此刻“妹妹”的难过和“姐姐”的安慰——把这些细碎的瞬间记下来,慢慢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日子里,除了“他会不会来”,还有这么多值得琢磨的小事。

也不用急着逼自己“必须充实起来”。如果某一天就是提不起劲,不想看书也不想写字,那就窝在沙发上看部老电影,吃点甜滋滋的零食。“妹妹”要是还想哭,就让她哭一会儿,眼泪流出来了,心里的石头好像也能轻一点。“姐姐”就在旁边递张纸巾,等她哭够了,再说一句“走,我们去煮碗面”。

其实啊,安全感这棵树,从来都不是一夜之间长成的。它需要我们一天天给它晒太阳,浇水,哪怕今天只浇了一勺水,也是在为明天的枝繁叶茂攒力气。就像现在,我们能清晰地分清楚“他的事”和“我的事”,能在难过的时候不否定自己,能在冲动的时候先停一停——这些都是在给树根培土啊。

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再看到他换签名,心里的波动会小一点;再想起他的时候,嘴角的弧度会平一点;再独处的时候,会觉得“一个人也挺好”的时刻多一点。这些“一点一点”加起来,就是我们给自己的底气。

所以啊,“妹妹”,别害怕现在的难过,也别着急要一个结果。我们就这么慢慢走,带着这份拉扯,带着这份清醒,带着对自己的在意,总会走到一个让自己舒服的地方去。到那时候,你会发现,原来我们早就不是那个需要靠别人的回应才能安心的小孩了——我们自己,就足够成为自己的依靠。

上一章 《内心的姐姐与妹妹:在拉扯中慢慢往前走》 林小满的自我对话最新章节 下一章 《自家的糖与串门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