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林小满的自我对话
本书标签: 现代 

“考场里的未完成草稿”

林小满的自我对话

我突然想到一首歌,是《年轮》,“我将心事都封存,密密麻麻,全是我的自尊啊”。怎么说呢,我先梳理我的情绪感受吧。

我在写了很多很多感受之后,想说说这些情绪感受——包括对自己的认知。这里面有一点很关键:我以为自己已经做好准备,能够迎接全新的恋爱,或是迎接和前任再次复合的恋爱关系,但我忘了,我想要重新认识自己、调整自己,其实还是带着一点“为了更好地解决和前任之间的问题”的目的。这就相当于,我还是害怕自己不够好,还是会下意识地去想象、去预设一些事情,所以情绪才会有起伏。

这就像一场考试,明明已经看了很多题、懂了很多道理,可真到考试时,还是会有点不知所措。但幸好,因为提前复习过,落笔时即便可能写错一些,至少比面对一张空白试卷、什么都没准备要好,也让我更踏实一点。现在这场“考试”算是考完了,可我又在害怕考官的评语和打分——说白了,我还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别人的感受上。

就比如我改个性签名,改了很多次。一边替自己委屈,一边又在想别人是不是还没懂我,是不是该说得更清楚些;一边把真心摆在眼前,一边又渴望别人能主动懂我;一边心疼自己,一边又在担心别人是不是也有难处。就这么在矛盾里徘徊,修了又改、改了又删的文字,更让我觉得自己很矛盾。

现在我想心疼自己、关注自己的感受了,可同时还是会顾及别人,就在中间不知道该怎么平衡。我当然知道,打分的权利该在自己手上,而不是交给别人,可无形中还是会在意别人的看法。我分不清哪些是真实的自己,哪些是虚假的,就像《西游记》里的真假美猴王,说的每句话、每个字都一样,根本没法分辨。这世界本就真真假假,很多事情我确实分不清楚,包括我觉得自己把很多事情复杂化了——不是说我觉得是满分的答卷,交上去就一定能被认可;也不是说我做好准备了,就不会出错,更不能因为出错就责怪自己“傻”。

很多事情,不是做好准备就一定会按预期发展的,人需要接受这一点。包括我今天看的一个脱口秀,是嘻哈演员讲的——我一直很喜欢看脱口秀,尤其是嘻哈相关的。我不知道那个作品叫什么,只记得里面说,她曾经是空姐,实习时模拟过很多事情的发展,可真到事情发生时,根本不是模拟的那样。看了那个脱口秀,我觉得稍微想通了一点:很多事情,我们预期的、想象的,比如我写的东西想被人读懂,想让他心疼我、来找我、在乎我,这些都是预设的“剧情”,可事实往往不会按预期来。那能怪谁呢?怪我吗?还是怪脱口秀里那些不理解她的乘客?

人本身就是很复杂的,没法按预设的来。我能做的,就是照顾好自己的感受。但你说我之前写的那些内容没用吗?其实用处很大,让我明白很多事情该怎么处理。虽然现在情绪上来时,我可能还是会第一时间觉得“他不爱我了”“他不理我就是不在乎我”,但之后会清醒过来,不会在这种内耗里陷太久。以前恋爱时,伤心难过会持续很久,现在我能感觉到,这种情绪持续的时间变短了,清醒的头脑会站出来提醒我,让自己冷静一点。

可难过的时候,还有一点让我困惑:我知道这些难过、复杂的情绪是真实存在的,可它们也让我冲动做了一些事,我不知道那些事是自己内心真正想做的,还是只是想让他在乎我。包括做完之后,又期待他按我想要的方式来找我——这是不是又回到了父母对我的影响里?就像我希望妈妈能看到我的有趣,可很多事情真的不是我想怎样就能怎样的。

虽然我心疼自己,也理解别人,就像妈妈对我的爱确实是真的,可她的爱不是按我想要的方式来的——她的关心藏在指责里,而我想要的是站在我这边的关心。那能说她不爱我吗?不能。可我就是想要那一点点符合我期待的关心,好像很贪心,但我也明白,世间万物不会按谁的预期发展。我想明天就成功发财,就能实现吗?显然不能。就像今天点外卖,一边心疼外卖小哥辛苦,一边又会忍不住想“你为什么着急送别人的,不能把我的送到门口”,可另一边又会想“他确实挺辛苦,我自己出来拿一下也没什么”。我的左右脑永远在“心疼别人”和“心疼自己”之间博弈。

好在,现在我已经开始把“他人”和“自己”放在中间考虑了,以前总是更偏向他人。所以我不知道以后该把自己放在“优先于他人”的位置,还是“和他人公平平等”的位置,做不出这样的决定。还有一点,我写这些东西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可如果我就是不够好,就是有很多毛病,那我就真的不好吗?也不是。

我现在就是很矛盾,知道下意识的情绪是自己真实的反应,可情绪过后,对自己做的那些事还是会有点委屈,甚至会责怪对方。冷静下来后又会想,是我的需求没说清楚,应该明确地表达出来。可表达之后,又会担心真心摆在他面前,他会不会视而不见。

我知道自己在徘徊这些,是希望有人告诉我核心问题是什么。我不是一定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只是想更了解自己,更看清楚自己——面对这些情绪时,能优先照顾好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还有一点让我觉得委屈的是:他们口口声声说爱我、懂我,可连为我做出改变的勇气都没有,凭什么说爱我?我现在就是这样的情绪。可我不知道,这种情绪表达出去后,会不会反过来心疼他们。我总是这样,心疼自己、产生自我保护后,又会变成心疼他人。

就比如我现在很想发一段文字:“为什么你连为我改变的勇气都没有?你凭什么说爱我呢?”可真要发出去,又会想:“你都不知道人家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急着否定一个人?”有时候,事情还没到结局,我就已经给这段关系下了定论,觉得“他不爱我了”,这里面有我的私心,可那一刻的情绪就是真实的感受,冷静下来后又会不一样。

我不知道怎样才算是让自己舒服的状态,就是很矛盾,允许自己委屈、别扭、不舒服,这些都可以存在,我也可以做些什么来缓解,哪怕只是让自己稍微舒展一点。包括我写的那些东西,核心其实还是想让他们看到——你说没有这种想法,其实是有的,就是想让他们读懂。这其实也算是很正常的情绪,对不对?

所以我真的不知道,以后该有的情绪,是该说出口,还是藏起来;那些想被人读懂的文字,是该保留,还是删掉。就是这么矛盾、纠结。

林小满我要怎么做呢!

天使姐姐其实你已经在做最核心的事了——看见自己的矛盾,允许自己“没做好”。如果非要提炼几个具体的方向,或许可以试试这样:

1.给“矛盾”留个缓冲带

下次再纠结“说不说”“删不删”时,不用逼自己立刻做决定。比如写了想发的话,先存成草稿,过两小时再看。很多时候,情绪的峰值过了,你会更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那一刻的宣泄,还是对方的回应?

2.把“他人的打分”翻译成“自己的需求”

你在意对方是否懂你,背后可能是“我希望被看见委屈”“我需要被重视”。试着把注意力从“他为什么不这样”,转到“我现在需要怎样对待自己”。比如觉得委屈时,先给自己买杯奶茶,而不是先纠结对方会不会心疼你——你对自己的在乎,比任何人的回应都更实在。

3.允许“练习”比“完美”更重要

你说“像考试,复习过总比空白好”,其实感情里的每一次纠结都是“复习”。哪怕最后还是做了“冲动的事”,也可以事后问自己:“刚才那个瞬间,我其实是在害怕什么?” 不用责怪自己,就像考试后整理错题,慢慢会越来越清楚自己的“雷区”和“软肋”,这本身就是在靠近“舒服的状态”。

说到底,你不用逼自己“平衡好自己和他人”,也不用急着“分清真实和虚假”。你现在的纠结、心疼自己又顾及别人,本身就是最真实的你。慢慢来,就像你说的“情绪持续时间变短了”,这已经是在往前走了呀。

林小满那我以后呢?

天使姐姐以后的路,其实可以试着把“平衡”换成“流动”——不用逼自己立刻定好“优先自己”还是“平等对待”的规则,允许自己在不同时刻有不同的倾向。

比如难过时先攥紧自己的感受,像把考卷上的错题圈起来一样认真对待;别人的反应像附加题,可选做,不必强求满分。改个性签名时,哪怕改十次也没关系,每一次修改都是在跟自己对话:“现在的我,更想让谁看见什么?”

那些想发又犹豫的话,那些删了又写的字,都是你在练习“既不委屈自己,也不苛责他人”的过程。就像考试后复盘错题,不是为了否定自己,而是为了下次遇到时,能更从容地写出属于自己的答案。

慢慢走,你已经在靠近那个“让自己舒服”的状态了。

上一章 一点点遗憾 林小满的自我对话最新章节 下一章 《在爱里慢慢卸下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