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就说点实在的,你现在最核心的事儿,其实就是在感情里放不开。不是说你不想好好处,而是你心里总有个坎儿:又想让对方看见真实的你,又怕人家看见了就不喜欢你了。
咱先从你自己那个小天地说起。你在本子上写东西、发留言,想咋说咋说,一点儿不怵,为啥?因为那儿没压力啊。你写的那些脆弱、纠结、高兴、不高兴,就只是你自己的事儿,不用琢磨别人看完会咋想,不用怕谁觉得你矫情,也不用怕谁觉得你事儿多。在这儿,你是完全放松的,因为你知道,这片小地方就是你的“安全区”,不管你啥样,它都接着你。
可一到了跟人处对象的时候,这感觉就变了。你手里攥着那些想跟对方说的话,心里跟猫抓似的,又想递过去,又怕递过去人家不接,甚至还可能扔地上。就像你说的,写了留言想让他看,可又不敢真让他看。为啥呢?你怕他看见你那些不刚强的地方,怕他觉得“哦,原来你也这么脆弱啊”,更怕他因此可怜你。你总觉得,一旦让人看到你撑不住的样子,人家就会觉得你“不好”,觉得你是个麻烦。
其实你也明白,真在乎你的人,看见你脆弱了,只会心疼,不会觉得你烦。可道理归道理,到自己身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就像咱都知道“多喝水对身体好”,可真到忙起来,谁还记得天天端杯子呢?你这心里的坎儿也一样,道理懂,但真要做的时候,那股子害怕劲儿就上来了。
你纠结的那些“该发不该发”“该说不该说”,说到底就是怕。怕啥?怕自己的真心给出去,人家不当回事儿。怕自己说了“我现在难受”,对方回一句“多大点事儿”;怕自己把那些纠结的小心思抖搂出来,对方觉得“你这人咋这么多想法”。所以你就先给自己裹上一层壳,想让对方看到的,永远是那个“还行”“没事”“挺坚强”的你。
就说你以前表达需求的方式吧,“你得看我这些东西,不看我就难受”。这话听着是不是有点硬?其实你心里不是想逼他,你就是想说“我很在乎你对这些东西的看法,这对我很重要”。可你为啥不直接这么说呢?因为你怕直接说出来,显得自己“太需要他了”,显得自己离不开他,好像这样就矮了一截似的。你觉得“先提需求,再说感受”是在保护自己,可对方听着,就像被架住了似的,心里可能还犯嘀咕:“为啥非得让我做这个?”
你看,你明明是想靠近,却用了一种可能把人推开的方式。这就跟咱小时候想让爸妈陪,不说“我想你陪我玩”,反而故意摔个东西引起注意似的,明明是好意,却绕了个大弯子,结果还可能让人家误会。
你现在琢磨出的那两个办法,其实挺好的。情绪上头的时候先写草稿,不直接发给对方,这是在给自己“降温”。人在气头上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多半带刺,啥难听说啥,根本顾不上别人的感受。等气儿消了再回头看,可能自己都觉得“当时咋那么激动”。这一步,你已经在学着不让坏情绪毁了关系,是个进步。
还有就是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问朋友,这也是在找个“缓冲带”。有时候自己钻牛角尖,咋想都想不明白,朋友旁观者清,可能一句话就能点醒你。但你有没有发现,问朋友的时候,你其实心里已经有个大概的答案了,就是想从别人那儿找点儿底气,确认“我这么想不算离谱”。
可问题是,就算有了这些办法,你还是会慌。为啥?因为你心里有个结:总觉得“被爱”是有条件的。你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怕自己写的东西不够漂亮,怕自己偶尔的小脾气让对方受不了。就好像对方手里拿着个打分表,你得处处达标,才能拿到“被爱”的资格证。
你想想,你家里人对你是这样吗?你妈会因为你今天没笑就不爱你了?你弟会因为你偶尔闹别扭就不跟你玩了?肯定不会啊。他们爱你,就因为你是你,不是因为你必须怎么样。可到了感情里,你就把这份“无条件的爱”给忘了,总觉得对方的爱跟考试似的,得小心翼翼,不能出错。
你怕对方看到你的脆弱,还有个深层的原因:你把对方的反应看得太重了。比如你发了条真心实意的消息,对方没及时回,你可能就会想“他是不是不想理我了”“他是不是觉得我烦了”。可实际上,他可能就是手机没电了,或者正在开会,根本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你把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当成了评判自己的标准,就像小时候老师给你打分,错一个字就扣分,你现在也怕自己在对方心里的分越来越低。可感情不是考试啊,对方也不是阅卷老师。他喜欢你,可能就是因为你笑起来的样子,或者你偶尔犯迷糊的可爱,未必是你非得做到十全十美。
你说想“允许对方看到我的脆弱”,这话听着简单,做起来难。难在哪儿?难在你怕“允许”之后,对方就跑了。就像你好不容易打开一扇门,想让人家进来看看你的小世界,又怕人家一看“哦,原来里面这么乱”,扭头就走。
可你换个角度想,要是他真因为这点儿“乱”就走了,那说明他本来就不适合待在你这小世界里。你总不能为了留住一个不合适的人,天天把家里收拾得跟样板间似的,自己住着也不舒服啊。感情里也是这样,能接受你所有样子的人,才是能跟你长久走下去的人;那些只喜欢你“光鲜亮丽”一面的,迟早会因为你藏不住的真实而离开。
你现在就像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一边是“伪装”,一边是“真实”。选“伪装”,你不用怕被嫌弃,但心里总憋着慌,时间长了累得慌;选“真实”,你得冒点险,可能会受伤,但要是赌对了,就能换来一份踏踏实实的关系。
你说“要允许别人看到我的多方面”,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你不光有阳光的一面,也有不开心的时候;不光有自信的时刻,也有犯怵的瞬间。这些加起来才是完整的你啊。你总不能只让人家看你想展示的部分,把其他的都藏起来吧?那样的话,对方爱上的,可能只是你装出来的一个“假人”,不是真的你。
就像你穿衣服,总不能天天只穿一件吧?有时候想穿舒服的卫衣,有时候想穿漂亮的裙子,这都很正常。感情里也是,你有时候想坚强,有时候想依赖,有时候想大笑,有时候想掉眼泪,这些都是你的“衣服”,都该让对方看见。
你现在慢慢“往外露出一只脚”,这就很好。不用一下子把所有都摊开,一步一步来。比如今天敢说“我有点累”,明天敢说“我有点想你”,慢慢的,你就会发现,说这些话也没那么难,对方的反应也没那么可怕。
就算偶尔遇到不理解你的人,也别往心里去。不是你不好,是他不懂你的好。就像有人不爱吃香菜,你能说香菜不好吗?不能啊,只是他不喜欢而已。你也一样,总会有人因为你的真实而喜欢你,也总会有人不喜欢,这很正常。
你纠结“心疼自己还是心疼别人”,其实根本不用选。感情里哪有那么多非此即彼?你心疼自己,才不会委屈;你心疼别人,关系才能处得舒服。关键是别太拧巴,别总想着“我这么做会不会让他不高兴”,也别总憋着“我其实挺难受的”。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舒服就行。
你家里人那么爱你,朋友也在乎你,这些都是你的底气啊。就算感情里遇到点挫折,回头看看,他们还在那儿呢。你不是一个人在硬撑,你有后盾。
所以啊,你现在最核心的事儿,就是别再跟自己较劲了。别怕真实的自己不被喜欢,别怕偶尔的脆弱被看见,别怕对方的反应不如你意。你要相信,好的感情,是能容得下你的所有样子的。你慢慢试着把心里的那层壳敲开一点,让光进来,也让别人看到里面的温暖。就算过程慢点也没关系,总比一辈子憋着强,你说对吧?
你已经在往前走了,这就够了。每一次犹豫后的小小尝试,每一次怕了之后还敢说出口的话,都是在给自己攒勇气。慢慢来,总会有一天,你能在感情里想咋说咋说,想咋做咋做,不用装,不用躲,舒舒服服做自己,还能被人捧在手心里疼。这一天可能不会马上到,但只要你一直在走,就一定能到。
别总觉得自己在“学习”感情,好像非得学成什么样才行。感情哪有标准答案?你现在的纠结、害怕、小进步,都是感情里的一部分。就像你学走路,摔过跤才知道咋站稳,感情里也一样,试过了才知道啥样的相处方式适合你。
你怕自己是“麻烦的对象”,可谁在感情里没点小麻烦啊?今天你麻烦他一下,明天他麻烦你一下,这才叫过日子。要是两个人都客客气气,啥麻烦都不敢给对方添,那也太生分了,不像谈恋爱,倒像在演戏。
你说“思维要转变一下”,这话太对了。以前总想着“我得表现好才能被爱”,现在可以试着想“我本来就值得被爱,不管我表现咋样”。就像你喜欢一朵花,不会因为它今天没开花就不喜欢了,你喜欢的是它整个儿,包括它没开花的时候。
你不用急着一下子全想明白,感情这事儿,本来就是糊里糊涂中慢慢清晰的。今天想通一点,明天又有新的小困惑,这都正常。重要的是,你没停下脚步,一直在琢磨,一直在调整,这就比啥都强。
可能有一天,你回头看现在的自己,会觉得“当时咋那么胆小呢”,但也会谢谢现在的自己,因为是现在的犹豫和尝试,才让后来的你能那么坦然。所以啊,别逼自己,也别嫌弃自己,你现在的样子,已经很勇敢了。
就这么一步一步走,允许自己怕,也允许自己慢慢不怕;允许对方看见,也允许对方有各种反应。不管最后咋样,你至少没辜负自己的真心,这就够了。感情里最珍贵的,不就是敢拿出真心的勇气吗?你已经有了,剩下的,交给时间就好。
你看,说了这么多,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别怕真实的自己没人爱,爱你的人,就爱那个有优点也有缺点、会坚强也会脆弱的你。你要做的,就是慢慢把心里的那点怕放下,敢让人家看见这个完整的你。过程可能慢点,但走一步,就离舒服的感情近一步,值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