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跟异性打交道多了,我也算摸透了点门道——我总觉得,男性就带着点“犯贱”的特质:你越上赶着,他越不当回事;你越拎得清,他反而越上心。
后来我索性总结出一套自己的道理:千万别费劲儿去分析男人,那些猜来猜去的心思,纯属浪费自己的精力。跟异性相处,永远要把“利于自己”放在第一位。你要是为他提供了情绪价值,比如听他吐槽、陪他解闷,那就明明白白要求回报——要么是他也反过来哄你、在意你的情绪,要么是有实际的付出,不然这情绪价值就别轻易给。别相信“一个男人会爱你一辈子”这种话,耳朵听听就好,当真了你就输了;也别执着于求什么灵魂共鸣,这世上最懂你的永远只有自己,他或许能懂你一时的情绪,却不可能永远顺着你的心思走。
我见过太多从年轻走到中年、再到老年的男性,发现他们心里好像都藏着同一种想法:要是这辈子有足够的实力——不管是钱还是权,多半都会想“吃三样菜”。就像我之前听过的说法,“空心菜”是家里的妻子,安稳本分;“地瓜叶”是外面那些有点身份、能搭得上关系的异性,带着点目的性的往来;“野菜”就是随便玩玩的露水情缘,不用负责。不是说所有男人都这样,但有能力又管不住自己的,十有八九逃不开这个路子。
倒是我妈,她身上那种“不内耗”的劲儿,以前我觉得太现实、甚至有点“反派”,现在却觉得特别该学。她跟异性相处,从来都是“先谈条件再付出”:你能满足我的需求,不管是情绪上的陪伴,还是生活里的帮衬,我才跟你往下走;要是你给不了,我也不纠结,转身就找下一个,绝不会把自己的心随便交出去,更不会为了谁茶饭不思。以前我反感她这种“算计”,可看着她一辈子没为感情掉过多少眼泪,反而活得潇洒,才明白她是把主动权攥在了自己手里。
就像我之前有个异性,喜欢了我九年十年,到最后也没真正“得到”我。不是我故意刁难,而是我从一开始就没让他轻易拿到我的任何东西——不管是我的心思,还是我的时间。他为了讨我开心,愿意花时间陪我,愿意把钱花在我身上,愿意在我难过的时候哄我,这些都是他主动付出的,因为他知道“得不到”,才会更上心。
说到底,跟男性打交道,核心就是要让他明白“你手里的东西很重要”——他的钱、他的情绪、他的时间,这些都得跟着你的节奏走。你得清清楚楚知道他的软肋在哪,感情里最该疼的是自己,别为了谁把自己的日子过拧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