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深寒骨穴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心理惊悚  恐怖小说   

第十一章:未燃尽的光

深寒骨穴

周一下午的医院走廊弥漫着消毒水的气息。李主任风尘仆仆地来找秦岚,手里捏着个牛皮纸袋:“小秦,刚收到纺织博物馆寄来的第一批火灾档案。”他抽出几张泛黄的图纸,“这堆图纸可能跟周老师提到的纺织厂火灾有关。”

秦岚翻看图纸时,注意到两张平面图上用红笔标注了个位置。陈默也凑过来看:“这是仓库通风管道的备用出口。”他手指轻点图纸边缘,“周老师工作的那间仓库,整体布局是这样的。假设当时火势是从B区开始的……”

“等等,”秦岚指着图纸上的某个细节,“如果通风管道被锁死,热气会倒灌进C区仓库,但根据消防记录,火势蔓延速度异常快,像是被人刻意加速了。”

李主任叹了口气:“当年所有人都认为是电路老化引发的意外。直到三个月后,清洁工人在废墟里发现了这个。”他从档案袋里取出个变形的金属物件,“弹簧式定时点火装置,但警方没找到任何人为纵火的证据。”

陈默接过那个冰冷的金属物件,表情凝重:“周老师失去双手后,几乎不再提起那场火灾。但他总是在深夜反复擦拭这台老式打字机。”他拿出手机,翻出一张照片——木质桌面上,一盏孤零零的台灯下,是周明远当年使用过的打字机,按键缝隙间积着薄薄的灰尘。

秦岚忽然想起周念秋说过的话:“我爸说,真正的故事不在纸上。”

她伸手触碰图纸上被红笔圈出的通风管道出口位置,指尖微微颤抖。窗外,银杏叶打着旋儿落下,像无数只疲倦的蝴蝶。

“秦医生?”李主任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明天上午九点,消防局会开放火灾档案室。如果你想了解更多……”

“我去。”秦岚毫不犹豫地回答。

 

周二清晨,秦岚坐在轮椅上,凝视着消防局档案室里成排的铁皮柜。陈默推着她来到标有“1998-05”的档案格前。

“找到了。”陈默从一叠卷宗中抽出一本厚重的文件,封面上用褪色的墨水写着“朝阳纺织厂‘5·7’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他翻到某一页,停住了,“火灾发生时,周明远正在仓库清点库存。”

秦岚仔细阅读着事故记录。当看到“起火原因:不明”四个字时,她感到一阵寒意。在“幸存者陈述”部分,她看到了周明远的名字:

“周明远(仓库管理员):我当时正在C区清点一批新到的布料。突然闻到刺鼻的塑料味,回头看见B区方向有火光。我试图叫醒打盹的王师傅,但已经来不及了。火势蔓延得太快,浓烟让我无法呼吸。我想去拿灭火器,但腿被掉落的横梁砸中……后来发生了什么,我记不清了。”

“等等,”陈默指着另一段记录,“消防员王建国在火灾后的例行询问中提到:‘我在二楼拐角处发现周明远时,他的双手卡在通风管道的铁栅栏里。管道里满是浓烟,他的外套被烧出了几个大洞。’”

秦岚的手指停在报告的最后一页:“事故原因最终判定为:老旧电路短路引发火灾,火势因通风管道内堆积的易燃物迅速蔓延。”

“但这无法解释为什么通风管道的备用出口会被从内部锁死。”陈默翻出另一份附件,是事故现场的平面图,“如果出口没有被堵,周老师也许能逃生。”

秦岚的目光落在平面图的通风管道出口位置,心中已有定数。她轻声说:“我们去找周念秋。”

 

周念秋正在厨房煮茶。她穿着一件素雅的棉麻长裙,袖口挽到小臂,露出当年救父时留下的伤疤。听见敲门声,她微笑着开门:“秦医生,陈老师,快请进。”

“我们需要看看你父亲的手稿。”秦岚开门见山,“特别是关于火灾的部分。”

周念秋的眼神黯淡下来。她转身从书房取回一个厚重的文件夹:“我父亲去世前一个月,将这部分内容单独整理了出来。他一直担心有人会误解那场火灾的真相。”

秦岚接过文件夹,翻开第一页,上面是周明远熟悉的字迹:

“1998年5月6日,深夜。我在通风管道里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几捆用油布包裹的布料,还有一只烧焦的怀表。表盘停在凌晨一点十七分。这不是普通的火灾,有人在销毁证据。”

“我父亲曾告诉我,”周念秋的声音轻得像叹息,“火灾前一周,纺织厂来了几个陌生人。他们总是趁着夜色进出仓库,行为鬼鬼祟祟。”

陈默指着手稿中的一页:“这里提到了一个名字——许建军。”

“许建军当时是纺织厂的副厂长。”周念秋回忆道,“父亲出事后第三天,他就辞职了,从此杳无音讯。”

秦岚的手指停留在手稿的最后一页。周明远写道:

“如果有一天,有人发现了这些文字,请告诉小念:不要憎恨这个世界。即使是最深的黑暗,也会有光努力穿透。就像我没能保护好王师傅,但我至少保住了这些记录真相的纸张。”

 

周三下午,秦岚、陈默和周念秋一起来到市立图书馆的档案查询室。管理员从一个积满灰尘的角落取出一个牛皮纸箱:“这是1998年朝阳纺织厂火灾的全部原始报纸剪报。”

周念秋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阅着泛黄的报纸。忽然,她的动作停住了,从剪报中抽出一张不起眼的豆腐块大小的文章:

“本报讯:近日,警方破获一起重大纺织品走私案。涉案金额高达三百万元。主犯许某在逃……”

“许某就是许建军。”陈默仔细辨认着照片上模糊的人脸,“他在火灾发生前就已经在秘密转移赃物了。”

秦岚继续翻阅,忽然在报纸的角落发现了一则小启事:

“寻物启事:本人不慎遗失一枚家传玉镯,玉身刻有‘周’字。如有拾到者,请联系周建国先生,酬谢人民币五千元。联系电话:……”

“周建国是我祖父。”周念秋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是古董收藏家。这只玉镯是他送给祖母的结婚礼物。”

陈默迅速用手机拍下那张启事:“周老师生前有没有提过这只玉镯?”

“他说过,”周念秋闭上眼睛,努力回忆着,“火灾前几天,父亲把那只玉镯交给了王师傅保管,说是‘给小念未来的嫁妆’。但王师傅在那场火灾中……”

“王师傅的妻子后来怎么样了?”秦岚问道。

“她改嫁了,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南方。”周念秋说,“我一直没有机会告诉她,那笔钱……”

“等等,”陈默忽然想起了什么,“周老师当年不是收到过一笔匿名捐款吗?用来支付你的医疗费和康复费用。”

周念秋猛地抬起头:“对!我十二岁那年做手术,需要一大笔钱。爸妈四处借钱未果,就在我们快要放弃的时候,医院收到了一笔五十万元的汇款,署名是‘一位老朋友’。这笔钱不仅救了我的命,还让我能够继续学习绘画。”

三人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了答案。

 

傍晚时分,三人来到市郊的墓园。周念秋站在一座朴素的墓碑前,轻声说:“王师傅,我们找到真相了。”

墓碑上镶嵌着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男人憨厚地笑着。周念秋将一束雏菊轻轻放在碑前:“那位匿名捐款的人,就是您吧?”

一阵微风吹过,掀起了桌上的画纸。秦岚低头一看,发现周念秋不知何时画了一幅素描:熊熊燃烧的火光中,一只布满伤痕的手紧紧攥着一枚玉镯,而另一只手则伸向远方,似乎在传递着什么。

“我父亲说过,”周念秋的声音哽咽了,“真正值得记录的故事,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行动活出来的。”

暮色渐浓,远处的城市灯火次第亮起,像无数颗坠落在人间的星星。秦岚望着那些温暖的光芒,忽然明白了周明远在手稿中写下的最后一句话:

“当最后一粒光的种子落地时,它会在黑暗中生根发芽,长成照亮未来的参天大树。”

上一章 第十章:未拆的信 深寒骨穴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二章:余烬里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