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宴的灯火与喧闹,如同潮水般退去,留下的不只是成功的余韵,还有更深的思虑和悄然改变的空气。破界项目进入了相对平稳的阶段,不再需要苏倦像救火队员般时刻紧绷。这份平静,反而让某些被忙碌掩盖的东西,清晰地浮出水面。
办公室里,午后的阳光斜斜照进来,带着慵懒的暖意。苏倦刚结束一个视频会议,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脖颈。吴悠抱着一叠文件,脚步轻快地凑了过来,脸上带着藏不住的八卦光芒。
“组长,休息会儿?”吴悠把文件放下,顺势靠在桌边,压低声音,眼睛亮晶晶的,“昨晚庆功宴,沈总最后跟你说话的时候,感觉好不一样哦!”
苏倦端起水杯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向吴悠:“哪里不一样?”
“就是……感觉!”吴悠努力寻找着形容词,“平时沈总虽然也温和,但总有种……嗯,距离感?像隔着一层玻璃。但昨晚他跟你说话,特别是最后那句‘放手去做’的时候,感觉那层玻璃没了!眼神特别专注,声音也……怎么说呢,没那么公式化了。”
她顿了顿,促狭地眨眨眼,“而且,他看你的时间,绝对比看别人长!”
苏倦垂下眼帘,看着杯中微微晃动的水面。吴悠的话像一颗小石子,精准地投进了她本就不平静的心湖。
沈砚最后那个眼神,那句带着沉甸甸信任的话语,还有那杯被遗忘在深夜公寓门口的温热牛奶……这些画面不受控制地在脑海中回放。
“别瞎猜。”苏倦的声音听起来很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无奈的笑意,“沈总是项目高层,对负责人给予信任很正常。他看谁都是那样。”
“才不是!”吴悠立刻反驳,“我看他跟林总说话,就是标准的上下级模式。跟你说话……”她歪着头想了想,“感觉更像……嗯,平等?或者,带着点特别的期待?”她找不到更准确的词,但意思很明确。
苏倦没再接话,只是轻轻吹了吹杯中的热水。吴悠的观察力让她心惊,也让她心底那份隐秘的期待和恐惧交织得更加复杂。她无法否认沈砚的态度变化,但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是她多心了,还是……?
就在这时,苏倦放在桌上的手机屏幕亮起。是一条来自沈砚的消息:
沈砚:下午三点,方便的话,来我办公室一趟?关于项目下阶段的方向,有些想法想听听你的意见。
语气是商量的,但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存在感。
苏倦的心跳莫名快了一拍。他主动找她,不是下达指令,而是“听听意见”。这种姿态,本身就不同寻常。
苏倦:好的,沈总,我三点准时到。
回复简洁,努力维持着下属的恭敬。
下午三点,苏倦准时敲响了沈砚办公室的门。
“请进。” 沈砚低沉的声音传来。
推门进去,沈砚正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背对着门口,看着外面的城市景观。阳光勾勒出他挺拔的轮廓。听到声音,他转过身。他今天没穿西装外套,只着一件质地柔软的深灰色羊绒衫,袖口随意挽到手肘,少了几分平日的正式,多了几分居家的温和感。
“坐。”他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自己也在宽大的皮椅上坐下,姿态放松。
苏倦依言坐下,目光不经意扫过他的桌面。除了文件,角落里放着一个精致的白瓷杯,杯口还氤氲着热气。她莫名想起那晚温热的牛奶。
“感觉怎么样?”沈砚开口,目光温和地落在她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昨晚看你喝了不少,今天头不疼吧?” 他问的并非工作,而是她的身体状态,语气自然得如同关心一个朋友。
苏倦微微一怔,随即反应过来:“谢谢沈总关心,没事了。” 她顿了顿,补充道,“昨晚……谢谢您的牛奶。”
沈砚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没有接牛奶的话茬,仿佛那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他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变得专注起来:“找你过来,是想聊聊项目进入平稳期后,你的想法。林薇跟我提过,你对用户分层和精细化运营有些思考?具体说说看。”
话题瞬间切回工作,但苏倦能感觉到,他提问的方式和倾听的姿态,与以往不同。
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审视,更像是一种平等的探讨。
她收敛心神,将自己关于用户分层、差异化运营的思路清晰阐述出来。她讲得很投入,沈砚听得也很专注,偶尔插话问一两个关键问题,都切中要害。
“思路很清晰。” 听完苏倦的阐述,沈砚点了点头,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赞许,“尤其是抓住‘核心玩家’带动裂变和口碑的想法,很有价值。这部分,可以大胆尝试,资源上不用有顾虑。”
他的肯定依旧有力,但苏倦捕捉到,他的目光在她脸上多停留了几秒,带着一种更深沉的、难以解读的情绪。
“谢谢沈总支持。” 苏倦回应道。
沈砚端起桌上的白瓷杯,轻轻呷了一口。办公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空调运转的轻微声响。阳光透过窗户,在他深邃的眼眸里投下细碎的光点。
“苏倦,”他忽然开口,声音比刚才低沉了些许,带着一种平和的穿透力,“你对自己的未来,是怎么想的?”
这个问题来得有些突然,完全超出了工作范畴。苏倦的心猛地一跳,抬眼看着沈砚。他问得很认真,目光平静地注视着她,仿佛真的在等待一个答案。
她该怎么回答?说她想成为他这样的人?说她想证明自己可以走得更远?说她对这份工作、这个行业有着巨大的野心?还是说……她心底深处那些因他而起的、混乱不明的期待与挣扎?
无数念头在脑中闪过。
苏倦抿了抿唇,选择了一个最稳妥也最真实的回答:“我想在这个领域深耕下去,做出一些真正有价值、能被认可的成绩。” 她顿了顿,迎上沈砚的目光,声音带着一种沉静的坚定,“我想成为一个……能真正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人。”
沈砚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变化。
几秒钟后,他缓缓点了点头,深邃的眼眸中似乎有什么东西沉淀下来,又似乎有什么更亮的光芒一闪而过。
“很好。” 他只说了这两个字,声音低沉而温和,却仿佛蕴含着千言万语。
又是短暂的沉默。这一次,空气似乎变得有些粘稠。沈砚的目光没有离开苏倦,那眼神温和依旧,却带着一种无形的穿透力,仿佛能看进她心底最深处。
苏倦感到一丝莫名的紧张,手指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
“还有一件事,”沈砚再次开口,打破了沉默,语气恢复了几分工作时的清晰,“下个月初,在杭州有个行业峰会,规格比较高,有不少前沿的分享和潜在的合作机会。林薇那边事情多,你代表我们项目组去一趟?机票酒店行政会安排好。”
这是一个重要的机会,一个接触更广阔视野和资源的平台。苏倦立刻点头:“好的,沈总,我一定认真准备。”
“嗯。”沈砚应了一声,目光在她脸上又停留了片刻,才终于移开,仿佛不经意般加了一句,“峰会期间,我也会去。有些老朋友要见。” 他端起杯子,又喝了一口水,动作自然流畅。
苏倦的心跳,却因为这句看似随意的补充,再次不受控制地漏跳了一拍。他也会去?是巧合,还是……?她不敢深想,连忙垂下眼帘:“明白了。”
“没什么事了,你去忙吧。”沈砚结束了谈话,语气恢复了惯常的平和。
“好的,沈总再见。”苏倦站起身,尽量让自己的步伐显得平稳,离开了办公室。
门在身后轻轻合上。苏倦靠在走廊冰凉的墙壁上,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
刚才在办公室里那种无形的、令人心慌又带着奇异吸引力的张力感,仿佛还萦绕在周围。
沈砚的问题,他的眼神,他最后那句“我也会去”……像一颗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层层叠叠,久久无法平息。
他到底……在想什么?
离开沈砚办公室,走廊里冰凉的空气让苏倦发烫的脸颊稍微冷却,但心底的波澜却久久无法平息。那句“我也会去”像带着钩子,反复在她脑海里回响,搅动着原本因工作而沉静的心湖。
接下来的日子,苏倦强迫自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峰会的准备中。
她深入研究会议议程,筛选出对自己和项目最有价值的议题和潜在交流对象,精心打磨自己的发言提纲(虽然她只是作为听众,但也要做好随时交流的准备)。她像给自己套上了一层坚硬专注的铠甲,用繁重的准备工作来抵御心底那丝不该有的、因沈砚一句话而起的涟漪。
出发去杭州的前一晚,她收拾行李时,目光扫过衣柜深处那件在庆功宴上穿过的藏蓝色丝质衬衫裙。手指在光滑的布料上停留片刻,最终还是将它取出,仔细叠好放进了行李箱。她告诉自己,这只是为了应对峰会期间可能的社交场合,仅此而已。
峰会地点在西子湖畔的一家高端酒店。
环境清雅,与会者皆是行业内的翘楚或新锐,空气中弥漫着知识与机遇碰撞的气息。
苏倦很快投入其中,像一块海绵,贪婪地吸收着前沿的见解,主动与目标对象交换名片、探讨问题。她思路清晰,谈吐得体,凭借破界项目的成功案例,很快吸引了不少关注,甚至有人主动上前与她交流。
第一天下午的茶歇时间,苏倦端着一杯咖啡,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眺望着烟波浩渺的西湖,试图让高速运转的大脑稍作休息。阳光透过玻璃,在她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苏倦?”一个熟悉而温和的声音在身侧响起。
苏倦的心猛地一跳,端着咖啡杯的手指下意识地收紧。她转过身,果然看到沈砚站在那里。
他穿着休闲款的浅色亚麻西装,内搭简单的白色T恤,少了几分职场上的锐利,多了几分儒雅的闲适感,与湖畔的氛围奇异地融合。
“沈总。”苏倦迅速调整好表情,露出得体的微笑,“您也休息?”
“嗯,出来透透气。”沈砚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感觉怎么样?收获如何?” 他的语气很自然,像朋友间的寒暄。
“收获很大。”苏倦如实回答,列举了几个她印象深刻的议题和启发,“特别是关于社区生态构建的深度讨论,对我们下一步的精细化运营很有借鉴意义。”
“那就好。”沈砚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她手中的咖啡,“少喝点咖啡,对胃不好。这里的龙井不错,可以试试。” 他自然地提醒着,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心,仿佛庆功宴那晚的牛奶和此刻的提醒,都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情。
苏倦的心弦又被轻轻拨动了一下。她垂下眼帘,看着杯中深褐色的液体,低声道:“谢谢沈总提醒,我……知道了。”
短暂的沉默在两人之间弥漫。窗外是如画的湖光山色,窗内是衣香鬓影的精英人群。他们并肩站着,距离不远不近,气氛却有些微妙的凝滞。
“刚才看到你和启明的王总聊得不错?”沈砚打破了沉默,目光投向不远处一个正与人交谈的中年男人。启明资本是业内知名的风投机构。
“嗯,简单交流了一下我们对用户价值的理解。”苏倦回答,有些意外沈砚注意到了。
“王总眼光很毒,轻易不夸人。他能跟你聊这么久,说明你的思路打动了他。”
沈砚的语气带着一丝赞许,随即话锋微转,带着一种引导的意味,“不过,启明更偏好平台型项目。如果你后续有更具体的、能体现平台潜力的规划,可以找机会再深入聊聊。需要的话,我可以帮你引荐。”
他提供帮助,却又清晰地划定了范围,并预留了“需要的话”的前提,分寸感拿捏得恰到好处。
这种举重若轻的引导和资源铺陈,正是沈砚作为上位者最核心的魅力之一。他总能精准地看到机会,并为你指出一条可能的路,但走不走、怎么走,选择权在你。
“谢谢沈总指点,我记下了。”苏倦郑重地点头。这份提点本身,就价值千金。
沈砚看着她沉静接受又隐含思索的侧脸,眼神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捕捉的情绪。
这时,他口袋里的手机震动起来。他拿出来看了一眼,对苏倦略带歉意地说:“老朋友约了见面,我先过去。”
“沈总您忙。”苏倦立刻说道。
沈砚微微颔首,目光在她脸上又停留了一瞬,仿佛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温和地道:“好好享受峰会,注意休息。” 说完,便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离开了。他的身影很快融入人群,却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苏倦的心湖里再次漾开涟漪。
那份温和的关心,那份精准的引导,那份恰到好处的资源提示……如此自然,又如此强大。苏倦站在原地,指尖感受着咖啡杯残留的温度,心底却一片纷乱。
“哇!组长!我刚才看到你和沈总站在一起说话!”吴悠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一脸兴奋,压低声音,“天啊,你们俩站在窗边的样子,简直像画报!沈总看你的眼神……啧啧,跟看别人完全不一样!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苏倦被吴悠夸张的形容拉回现实,无奈地瞪了她一眼:“又胡说八道。沈总只是刚好碰到,聊了几句工作。”
“我才不信!”吴悠凑得更近,眼睛亮得像探照灯,“聊工作用得着靠那么近?用得着眼神那么专注?组长,你别骗自己了!沈总对你,绝对有‘意思’!不然他干嘛特意告诉你他也在峰会?干嘛提醒你少喝咖啡?干嘛还指点你怎么跟投资人聊?” 她掰着手指头数着,一副“证据确凿”的样子。
吴悠的话像一根根针,刺破了苏倦试图维持的平静表象。她无法反驳吴悠列举的这些“证据”,因为那些细节确实存在。沈砚对她,确实与众不同。这份“不同”,像甜蜜的毒药,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却让她感到巨大的恐惧。
“悠悠,”苏倦的声音沉了下来,带着少有的严肃,“这种话以后不要再说了。沈总是什么人?他见过的优秀人才不计其数。他对我的关照和提点,或许只是出于对项目负责人的重视,或者……只是他本身的修养和习惯。我们看到的‘不同’,可能只是我们的错觉和一厢情愿。” 她像是在说服吴悠,更像是在说服自己。
吴悠看着苏倦认真的表情,张了张嘴,最终把话咽了回去,小声嘟囔:“好吧……可是,组长,你真的感觉不到吗?就算……就算沈总没那个意思,他对你也真的很特别啊。你就一点不动心?”
动心?
这两个字像重锤砸在苏倦心上。
怎么可能不动心?那样一个强大、睿智、成熟,又对她展现出独特温和与引导的男人。
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看似随意却充满分量的话语,都在无声地撩拨着她心底最深处的那根弦。
那份悸动,那份渴望靠近的冲动,如同藤蔓般悄然滋长,几乎要将她缠绕。
但正是这份动心,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危险。
她害怕。害怕这份动心会让她迷失自我,会让她不自觉地仰望他、依赖他,会让她忘记自己攀登的初衷。害怕自己最终会变成他精心培养的、无数优秀“作品”中的一个,一个符合他标准的成功案例,而非独一无二的苏倦。
更害怕当自己无法达到他的期望时,这份“特别”会如同泡沫般消散,只留下难堪和失落。
沈砚很好,好得像一场遥不可及的梦。
但梦,终究会醒。
苏倦的目光越过热闹的茶歇区,投向窗外宁静的西子湖。湖面烟波浩渺,远山如黛。
“悠悠,”她轻轻开口,声音带着一种近乎叹息的清醒,“动心……有时候是最没用的东西。尤其是当它可能让你忘记自己是谁,忘记自己要走的路的时候。”
她转过头,看向吴悠,眼神清澈而坚定,像被湖水洗过:
“沈总可以是远处的风景,是指路的灯塔。但我的路,必须我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靠别人照亮的路,走不远,也走不稳。只有自己成为光,才能看清方向,也才能真正……无惧任何人的去留。”
她说完,将手中微凉的咖啡一饮而尽。苦涩的液体滑入喉咙,带来一种决绝的清醒。
她整理了一下并不凌乱的衣襟,脸上重新挂起沉静而自信的笑容。
“走吧,下一场分享要开始了。听说主讲人是AI赋能用户运营的大牛,不能错过。”
她率先迈开步伐,走向人头攒动的会议厅方向,背影挺直,步伐坚定。
吴悠看着她的背影,愣了几秒,最终小跑着跟上,心里却翻腾着复杂的情绪。
组长的话,她似懂非懂,但她清晰地感觉到,组长心里那簇名为“独立”的火苗,在温柔的诱惑面前,燃烧得更加旺盛了。而远处的沈砚,或许并不知道,他投下的光芒,非但没有让那株幼苗依附,反而催生了她向上生长、直至成为参天大树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