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话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在苏倦心底漾开的涟漪并未因晚宴结束而平息。它带着沈砚特有的分量和温度,在寂静的夜里反复回响,搅动着她的思绪。她强迫自己专注于峰会资料,直到深夜才带着疲惫和纷乱的心绪沉沉睡去。
清晨,阳光透过酒店窗帘的缝隙洒入房间。苏倦醒来,头脑比昨夜清醒了许多。
昨晚的悸动被压下,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警醒。无论沈砚那句话是出于纯粹的欣赏,还是更高阶的引导,她都必须守住自己的界限。依赖和幻想是毒药。
她洗漱完毕,换上利落的职业套装,准备去餐厅用早餐,然后参加上午最后一场关键的分论坛。
酒店的早餐自助区环境优雅,人不多,大多是参会的嘉宾。苏倦取了简单的食物和一杯黑咖啡,选了一个靠窗的、相对安静的位置坐下。她刚喝了一口咖啡,试图用苦涩唤醒更彻底的清醒,一个熟悉的身影便端着餐盘,自然而然地走到了她对面的空位。
“早。不介意吧?”沈砚的声音带着晨起的微哑,却依旧温和从容。他穿着质地精良的浅灰色休闲衬衫,袖口挽起,露出结实的小臂,整个人显得放松又清爽。
苏倦握着咖啡杯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她抬眼,对上沈砚深邃平和的眼眸,迅速压下心底那丝波动,露出一个礼貌而疏离的微笑:“沈总早,您随意。” 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无波。
沈砚在她对面坐下,动作自然流畅,仿佛只是碰巧遇到。他将餐盘放下,里面是简单的煎蛋、蔬菜沙拉和一杯清水。他没有立刻用餐,目光落在苏倦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昨晚休息得还好吗?看你后来似乎有些疲惫。”
他注意到了。苏倦心头一跳,面上却不动声色:“还好,谢谢沈总关心。可能是峰会信息量太大,一下子吸收不过来。” 她将话题引向工作,试图筑起一道无形的墙。
“嗯,消化需要时间。”沈砚点了点头,拿起刀叉,姿态优雅地开始用餐,语气随意得像在聊家常,“不过,你适应的速度比我想象的快。昨天和王董他们的交流,很有章法。”
又是“比我想象”……苏倦握着咖啡杯的手指微微用力。他似乎在不断地修正对她的“想象”,这种认知上的变化让她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也带着一丝隐秘的被认可的悸动。她垂下眼帘,看着杯中深褐色的液体,低声道:“是沈总和林总给了我机会历练。”
“机会是平台,能站多高,看自己。”沈砚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来,带着一种温和的强势,“就像破界项目,方案是你想的,路是你带着团队闯出来的。这份主心骨的作用,无可替代。” 他再次将功劳清晰地归位于她自身的能力。
这份肯定依旧有力,但苏倦此刻听来,却带着一种复杂的滋味。她需要他的认可来证明价值,却又害怕这份认可会让她产生依赖和错觉。
“沈总过奖了。”她依旧保持着谨慎的谦逊。
短暂的沉默在两人之间弥漫,只有轻微的餐具碰撞声。阳光透过玻璃窗,在餐桌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峰会结束后,”沈砚放下刀叉,拿起水杯,目光平静地看向苏倦,仿佛只是随口一提,“项目进入深水区,挑战会更大。压力大的时候,别一个人硬扛。团队是你的支撑,林薇和我,也是你的资源。” 他的话语温和,带着关切,却也清晰地划定了关系——她是项目负责人,他和林薇是提供支持的资源。这是上司对得力下属的关怀,分寸感十足。
苏倦的心弦又被轻轻拨动了一下。他的关心总是如此精准、务实,又保持着安全的距离。她抬起头,迎上沈砚的目光,眼神清澈而坚定:“谢谢沈总提醒。我会善用资源,也……会调整好自己的节奏。”
她特意强调了“调整好自己”,像是在回应他昨晚那句关于“疲惫”的观察,也像是在对自己重申独立的决心。
沈砚看着她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坚定,深邃的眼眸里似乎有什么东西沉淀下来,又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捕捉的欣赏。他微微颔首:“那就好。”
就在这时,苏倦放在桌上的手机震动起来。是吴悠发来的消息,提醒她分论坛即将开始,问她要不要一起过去。
苏倦如释重负,立刻拿起手机回复:“马上来。” 她放下咖啡杯,站起身,对沈砚礼貌地欠身:“沈总,分论坛要开始了,我先过去。”
“去吧。”沈砚温和地点点头,目光在她沉静而略显疏离的脸上停留了一瞬,没有挽留。
苏倦转身离开,步伐平稳而迅速。晨光中,她的背影挺直,像一株努力向阳生长、不依附任何攀援的植物。
沈砚坐在原位,端起水杯,目光追随着那个消失在餐厅门口的身影,深邃的眼眸中情绪翻涌,最终化为一片深沉的平静。
他拿起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一个未接来电的提示,来自一个没有备注的名字。他看了一眼,眼神微冷,手指划过屏幕,直接删除了提示,仿佛拂去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苏倦回到公司,立刻感受到了气氛的不同。平日里的忙碌依旧,但空气中似乎多了一层无形的紧绷感。投向她的目光也复杂了许多,有探究,有担忧,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幸灾乐祸。
她没有理会这些,径直走进项目办公室。张弛、李姐等人立刻围了上来,脸上都带着焦虑。
“组长,审计部的人上午来过了!”张弛压低声音,语气急促,“调走了我们项目组近三个月的所有报销单据和部分合同底稿!说是接到实名举报,涉及项目经费使用存在严重违规!”
李姐补充道:“举报信直接捅到了集团审计委员会,听说措辞很严重,说什么‘中饱私囊’、‘虚报费用’……简直是胡说八道!”
吴悠气得眼圈都红了:“肯定是王哲那个混蛋!除了他,谁还会这么下作!”
苏倦的心沉了下去,但脸上却异常平静。她早料到王哲不会善罢甘休,只是没想到他会用如此卑劣且直接的手段,还绕过了林薇,直接捅到了集团层面。这显然是想一棍子将她打死,让她永无翻身之日。
“慌什么。”苏倦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瞬间稳住了焦躁的团队,“我们做了什么,我们自己清楚。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她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坐下,目光扫过众人,“审计部按流程调查,我们全力配合。张工,李姐,把审计部调取的所有材料清单给我一份。悠悠,你去跟行政部确认一下,我们项目组所有报销的电子审批流是否都完整可查。陈菲,你那边经手的任何设计外包合同,把电子版和沟通记录都整理好备查。”
她的指令清晰、冷静,带着一种临危不乱的气场,让团队成员慌乱的心稍稍安定下来。大家立刻分头行动。
苏倦打开电脑,调出项目组近期的所有费用明细。她做事一向严谨,每一笔报销都要求票据齐全、事由清晰,审批流程完整。她快速浏览着,试图找出可能被王哲钻空子的地方。
问题出在一笔五万八千元的“市场调研外包服务费”上。
报销人是王哲,审批人是……她苏倦!时间就在她出差峰会期间!
票据显示是一家名为“锐意咨询”的公司开具的服务费发票。服务内容是“目标用户深度访谈及报告撰写”。
苏倦的眉头紧紧拧起。她对这个“锐意咨询”毫无印象!峰会期间,她虽然人在外地,但工作通讯一直保持畅通,所有需要她审批的重要事项,团队都会在线请示。这笔外包费,她完全没有收到过任何申请和汇报!
她立刻调出内部审批系统记录。系统显示,这笔费用的电子审批单确实存在,提交人是王哲,审批人显示是她苏倦,审批通过时间是在她峰会期间的某个下午。审批单附件里只有一张发票扫描件,没有任何服务合同、成果报告或者沟通记录!
伪造审批!
这个念头如同冰锥刺入苏倦的心脏。王哲竟然胆大包天到伪造她的电子审批签名!利用她出差、对项目组日常小额报销(通常由王哲初审)监管相对宽松的空档,塞进了这么一笔有问题的费用!
愤怒如同岩浆在胸腔里翻涌,但苏倦强迫自己冷静。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她需要证据,确凿的证据,证明这笔审批是伪造的,证明她对此毫不知情!
她立刻调取了自己那几天的所有工作通讯记录(聊天、邮件、电话)、行程安排,试图找出自己不可能在审批时间点进行审批操作的证据。同时,她让张弛通过技术手段,尝试追踪那个审批操作的登录IP地址和设备信息。
就在她全力搜集证据时,林薇的内线电话打了进来,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苏倦,立刻来我办公室一趟。审计部的刘经理亲自过来了。”
该来的总会来。苏倦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襟,脸上恢复了沉静的坚毅。“好,我马上到。”
走进林薇办公室,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林薇脸色铁青地坐在办公桌后。沙发上坐着一位面容严肃、眼神锐利的中年男人,正是集团审计部的负责人刘经理。他身边还坐着一位做记录的审计员。
“苏组长,请坐。”刘经理的声音没什么起伏,公事公办,“关于破界项目经费使用的实名举报,想必你已经知道了。我们初步核查,发现有几笔费用存在疑问,需要你做出解释。尤其是这笔……”他推过来一份文件,正是那张五万八千元的“锐意咨询”服务费报销单复印件,上面清晰地显示着“审批人:苏倦”。
苏倦没有立刻去看那份文件,她的目光平静地看向刘经理:“刘经理,在回答您的问题之前,我想先说明一点。这笔报销的电子审批流程,并非我本人操作。我怀疑我的审批权限被人盗用。”
此言一出,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
林薇猛地抬起头,眼中是震惊和难以置信。刘经理锐利的眼神如同探照灯般聚焦在苏倦脸上,带着审视和质疑:“苏组长,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指控同事盗用审批权限,这是非常严重的指控。你有证据吗?”
“正在搜集。”苏倦的声音依旧平稳,没有丝毫慌乱,“首先,这笔费用的申请和审批时间,是我在杭州参加行业峰会期间。那段时间我行程紧凑,会议密集。这是我在峰会期间的工作通讯记录、会议日程以及部分会议现场照片,可以证明在审批单显示的通过时间点,我正在进行一场重要的分论坛,不可能同时登录公司系统进行审批操作。” 她将准备好的平板电脑推到刘经理面前,上面清晰地列着时间线。
刘经理仔细地看着,眉头微微皱起。
“其次,”苏倦继续说道,目光转向那份报销单,“这笔所谓的‘市场调研外包服务’,我作为项目负责人,事前毫不知情,事后也从未收到过任何成果报告。项目组内部的工作沟通记录里,也找不到任何关于聘请‘锐意咨询’以及相关调研任务的讨论。请问,一个项目负责人会对一笔近六万元的外包支出完全不知情,这合理吗?”
林薇的脸色更加难看,她看向苏倦的眼神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信任,也有担忧。
刘经理沉默了片刻,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显然在消化苏倦提供的信息和逻辑。“这些可以作为疑点,但不足以直接证明审批被伪造。我们需要更直接的证据。比如,操作日志的IP地址追踪,或者……那个所谓的‘锐意咨询’是否真实存在?提供过什么服务?”
“IP地址和设备信息,技术部同事正在协助追查,很快会有结果。”苏倦回答,“至于‘锐意咨询’,我已经让同事在查询工商信息,并尝试联系。但对方很可能是个空壳公司。”
“苏组长,”刘经理的语气缓和了一些,但依旧严肃,“你的解释和提供的线索,我们会认真核查。但在查明真相之前,作为被举报人和这笔问题费用的直接审批人,你需要暂停一切职务,配合调查。这是流程要求,希望你能理解。”
暂停职务!
这四个字像重锤砸下。这意味着她将被踢出项目核心,甚至可能被边缘化。无论最后结果如何,对她的声誉和项目掌控力都是巨大的打击。王哲的目的,至少达成了一半!
一股冰冷的愤怒和巨大的无力感瞬间攫住了苏倦。她紧抿着唇,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才勉强维持住表面的平静。她知道刘经理是按规矩办事,但她不甘心!她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她的团队和项目!
“刘经理……”林薇忍不住开口,试图争取。
“林总,这是规定。”刘经理打断了林薇,语气不容置疑,目光重新看向苏倦,“苏组长,请你暂时交出工作权限,保留通讯畅通,随时配合调查。调查期间,不得接触项目核心资料和人员。”
苏倦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在发冷。她看着刘经理公事公办的脸,看着林薇欲言又止的担忧,一股巨大的委屈和愤怒几乎要冲破理智的堤坝。她张了张嘴,却发现喉咙干涩得发不出声音。
就在这时,林薇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随即推开。
沈砚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依旧穿着挺括的西装,神情平静,步履从容,仿佛只是路过。他的目光在压抑的办公室里扫过,落在脸色苍白的苏倦身上,深邃的眼眸里看不出情绪。
“沈总?”林薇和刘经理都有些意外,连忙站起身。
沈砚微微颔首,走了进来,目光平静地看向刘经理:“刘经理,关于破界项目经费的举报,我刚听说了。”
刘经理对沈砚的态度明显恭敬许多:“沈总,我们正在按流程处理。初步发现一些疑点,苏组长也提出她的解释和线索。但按规定,她需要暂停职务配合调查。”
沈砚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流程。他的目光转向苏倦,那眼神沉静而深邃,仿佛能看透她此刻强装的镇定下汹涌的波涛。
“苏倦,”沈砚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把你刚才对刘经理和林总说的疑点,以及你正在搜集的证据方向,再跟我详细说一遍。”
苏倦的心猛地一跳。沈砚的出现,像一道光刺破了笼罩在她身上的阴霾。
他那平静的语气和专注的目光,给了她一种莫名的支撑。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将刚才的陈述和正在进行的证据搜集工作,条理清晰地、更加完整地复述了一遍,包括对王哲的怀疑依据(虽然没直接点名)。
沈砚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着,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等苏倦说完,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刘经理眉头紧锁,显然在权衡。林薇则紧张地看着沈砚。
沈砚的目光再次落到刘经理身上,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刘经理,按流程暂停职务,我理解也支持。不过,苏组长提出的疑点,尤其是伪造审批权限的指控,性质非常严重,已经不仅仅是经费问题,更涉及公司信息安全和管理漏洞。我认为,审计调查的重点和优先级,应该立刻调整。”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起来:“当务之急,是动用审计和技术部的全部力量,优先彻查三点:第一,锁定那个审批操作的IP地址、设备MAC地址和登录凭证来源。第二,全面核查王哲经理在举报信提及时间段内,经手的所有报销单据和审批记录,尤其是那些小额、分散、容易被忽略的费用。第三,立即核查‘锐意咨询’的工商注册信息、银行账户流水以及实际控制人背景,必要时申请经侦介入。”
沈砚的指令清晰、果断、直指要害!他不仅完全接纳了苏倦的辩护方向,更以其更高的权限和视野,将调查的矛头精准地指向了王哲,并且将“伪造审批”这一严重指控提升到了公司安全层面!这相当于给了审计部一把尚方宝剑和明确的调查方向!
刘经理显然被沈砚的思路和气势震住了,他立刻点头:“沈总指示得很对!我们立刻调整调查方向!重点彻查伪造审批和举报人经手的相关费用!” 他看向苏倦的眼神也少了几分审视,多了几分公事公办的严肃,“苏组长,请你暂停职务期间,全力配合技术部和审计部提供相关线索和证据。我们一定会尽快查明真相!”
峰回路转!
苏倦看着沈砚,胸腔里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感激?震撼?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他在她最孤立无援、最可能被按头认罪的时刻,以最强势也最有效的方式,为她劈开了一条生路!他没有一句空洞的安慰,而是用精准的行动和强大的影响力,直接介入,扭转了调查方向,将矛头指向了真正的始作俑者!
“谢谢沈总,谢谢刘经理,我一定全力配合。”苏倦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哑,她郑重地承诺。
沈砚看着她微微发红的眼眶和眼中强忍的复杂情绪,深邃的眼眸里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波动。
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对刘经理和林薇微微颔首:“辛苦刘经理,林总,尽快查明真相,给所有人一个交代。”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办公室,背影挺拔依旧。
沈砚的离开,带走了那股强大的支撑感,但留下了一个清晰的战场和方向。
苏倦知道,暂停职务只是暂时的。接下来的日子,她将与审计部和技术部并肩作战,搜集证据,揪出王哲的马脚。而沈砚,如同定海神针,在她身后投下了一道不容忽视的、庇护的光影。
这份庇护并非将她置于羽翼之下,而是为她扫清障碍,让她能凭自己的力量去战斗,去证明清白。
心湖的波澜,因这突如其来的风暴和庇护,变得更加汹涌澎湃。那道名为沈砚的身影,在她心中,已然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