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马嘉祺:长夜同归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TNT时代少年团  守夜人   

灯影织网

马嘉祺:长夜同归

上海弄堂的老邮局飘着樟脑味。贺峻霖蹲在褪色的邮筒前,指尖叩击铁皮的节奏突然乱了——筒口渗出的白雾在路灯下凝成个穿绿制服的影子,手里攥着封被血水浸透的电报,电报纸上的 Morse 码正随着影子的指尖跳动。

“是1947年的电报员。”马嘉祺的声音从邮局锈迹斑斑的铁门外传来,他手里捏着个牛皮纸信封,边角的火漆印上“急”字已褪成灰紫色,“档案说他替守夜人转发密电时被特务盯上,舌头被割掉前,用指甲在电报局的木地板刻满密码,最后被活活钉死在邮筒里。”他抽出信封里的电报纸,上面“七处烽火”的批注笔迹,竟与贺峻霖直播时用来加密弹幕的暗码规律完全一致。

贺峻霖突然摸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当他在纸上画出第一组折线时,电报员影子突然剧烈颤抖,被血水糊住的眼睛转向他,指尖在虚空划出的竖线,正好填补了他暗码系统里最容易被破解的漏洞。“他在教我反追踪。”少年笔尖一顿,发现影子手腕上的绳痕形状,与他祖父临终前交给他的铜钥匙柄上的纹路分毫不差——那钥匙至今还挂在他的主持证后面。

弄堂口传来自行车的铃铛声,个穿中山装的老者推着辆二八大杠站在梧桐树下,车后座捆着个铁皮饼干盒。“我是这电报员的养子。”老者掀起盒盖,里面码着整整齐齐的电报纸,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半朵压干的玉兰花,“他总说,真正的密码不在纸上,在送信人心里。”他递过个磨得发亮的铜哨,哨身上刻着的“守”字缺了最后一笔,正好能与贺峻霖钥匙上的笔画拼合。

韩砚清接过铜哨的瞬间,邮局的老座钟突然“当”地敲响。电报员影子突然将血电报纸按在贺峻霖的笔记本上,渗开的字迹里浮出串地址——与丁程鑫名册里“第七联络点”的门牌号分毫不差。“原来他把最后的线索藏在自己的血里。”贺峻霖突然想起昨天直播时,有个ID叫“老邮差”的观众发了条弹幕:“灯亮三次,门开半尺”,当时只当是恶作剧,此刻才惊觉那是标准的守夜人接头暗号。

刘耀文突然踹开邮局后巷的木门。门框上的蛛网里,挂着串用红线串起的铜钥匙,钥匙齿痕在月光下显出的轮廓,竟与敦煌驼铃的铃舌凹槽完全吻合。“这线索串得也太巧了。”他刚要伸手去够,影子突然扑过来挡在钥匙前,被割掉舌头的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像在警告什么。

老者突然从饼干盒底摸出个煤油灯。灯芯点燃的刹那,邮局木地板上的划痕突然亮起绿光,组成的图案让韩砚清猛地攥紧了惊蛰刀——那是五百年前她亲手绘制的城防布防图,当年马嘉祺就是靠这张图,在倭寇攻城时守住了西城门。“他竟把明代的图刻在了民国的地板上。”她指尖抚过刀柄的“清”字,突然感觉到马嘉祺的目光落在她后颈,像五百年前那个雪夜,他替她包扎伤口时,也是这样带着后怕的专注。

“我养父被钉在邮筒里那天,还在发电报。”老者用袖子擦了擦煤油灯的玻璃罩,灯光突然在墙上投出重影——电报员的影子与贺峻霖低头记密码的侧影重叠,连握笔的指节弯曲弧度都分毫不差,“他说等天亮了,要教娃娃们认电报杆上的鸟,说哪只鸟停在哪根杆上,都是话。”

贺峻霖突然对着影子敲击邮筒。当他敲出“平安”的密码时,电报员影子突然笑了,血水从嘴角淌下的轨迹,在地上画出朵残缺的玉兰花。整座邮局的灯光突然闪烁起来,每盏灯亮灭的频率都化作 Morse 码,与严浩翔刚才发来的“西北怨念异动”情报形成共振。“他在帮我们定位。”少年摸出手机要记录,却发现屏幕上自动跳出张全息地图——七个光点旁的半朵玉兰花,此刻已有三朵拼成了完整的形状。

收队时,贺峻霖把铜哨挂在钥匙串上,发现两者碰撞的声音正好是“求救”的密码。马嘉祺正帮韩砚清拂去落在肩头的樟木屑,指尖触到她耳尖时突然停住——邮局玻璃柜的倒影里,两人的身影被灯光拉得很长,像极了五百年前他们在城楼上并肩看烽火时的剪影。

“当年你总嫌我电报发得慢。”马嘉祺的声音混着远处的电车声,“有次倭寇围城,你在西城楼上敲箭杆发信号,三短两长的节奏错了半拍,差点让我带错了兵。”韩砚清望着老者骑车远去的背影,突然想起刚才电报员影子最后看她的眼神,像极了民国那年,她在医院太平间见到这位电报员遗体时,他未闭的眼睛里映出的月光。

回程的车上,贺峻霖突然指着手机屏幕:“老陈刚发来消息,说北平档案馆里有份1947年的电报,收报人是‘砚清’。”车窗外的霓虹在韩砚清脸上明明灭灭,她摸出那本泛黄的笔记本,在新添的名字旁,不知何时多了串用指甲刻的 Morse 码,翻译过来正是“等你很久了”。

上一章 皮影牵魂 马嘉祺:长夜同归最新章节 下一章 医案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