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迟带莳熠来过安阳侯府数次,两人与府中众人早已熟络亲近,对莳熠而言,这里早已是如家一般的温暖所在。
此时,大长公主正独自在房中翻看年少时的物件,一名侍女匆匆进来禀报:“老夫人,世子殿下和昭阳郡主回来了!”
大长公主脸上瞬间漾起欣喜之色。
“姑祖母!小七给您请安。”燕迟率先开口。
“姑祖母!小十一给您请安。”莳熠紧随其后。
姑祖母笑着作势要打燕迟,身子却微微一晃,险些摔倒。莳熠眼疾手快,立刻上前扶住了她。
“您慢点,仔细伤着。”莳熠嗔怪道。
“老顽童,这把年纪了还这么不安分。”燕迟也笑着打趣。
大长公主轻轻拍了拍燕迟的胳膊,燕迟的笑容愈发灿烂。
“快过来,”她拉过两人,“朔西军务那般繁重,你父王怎会放心让你们跑回来?依我看,定是偷偷溜出来的吧?”
“什么都瞒不过姑祖母,”莳熠吐了吐舌,“跟主帅拌了几句嘴,气不过就拉着燕迟溜出来了。”
燕迟补充道:“我与父王在军务上确有分歧。”
“他又打你了?”姑祖母皱眉追问。
燕迟低头不语。
“这做父亲的,怎就不懂父慈子孝的道理?”大长公主叹了口气。
“姑祖母,我早习惯了。”燕迟轻声道。
“也怪你母妃走得太早,”大长公主拍了拍他的手,“你父王膝下就你一个儿子,他孤单了大半辈子,你就多让着他些吧。”
“他不必我让,”燕迟语气微凉,“在他心里,我这个儿子恐怕还不及朔西军半分重要。”
“好在你身边还有小十一这个开心果。”大长公主转而看向莳熠。
两人相视一笑,燕迟心中亦泛起暖意——十一的出现,确实为他灰暗的世界添了许多光亮。
这时,一道清脆的女声从远处传来:“七哥,十一!”
两人同时回头,只见岳凝快步走来。
“几年不见,七哥越发威风了!方才在市集上那般杀伐果断,真是有模有样。”岳凝笑着打趣,随即向大长公主请安。
“豁牙儿都长这么高了?”燕迟伸手想捏她的脸,“让七哥瞧瞧,牙长齐了没?”
“不许叫我豁牙儿!”岳凝跺脚,“我的牙早就长齐了!十一你看他,又欺负我!”
“少拿凝儿打趣,”莳熠帮腔,“府里一半的外号都是你起的头!”
“还是十一对我好。”岳凝笑着蹭到莳熠身边。
说着,岳凝便想拉莳熠切磋,莳熠反应极快,两人当即过起招来。谁知一个不慎,莳熠一掌竟朝旁侧的秦莞拍去,幸得及时收势,又被燕迟一把拽了回去。
“对不住,姑娘。”莳熠连忙致歉。
“无妨无妨。”秦莞连忙摆手。
“这位娘子瞧着好生眼熟,似是在哪里见过?”莳熠疑惑道。
岳凝解释:“这是秦家的九娘子,十一你怎会认得?”
秦莞上前一步,向大长公主行礼:“民女秦莞,见过大长公主。”
“哦,你就是秦家九娘子?过来让我瞧瞧。”大长公主笑着招手,又对秦莞道,“小医仙,离他们三个远点,别被这几个猴儿伤着。”
秦莞被逗笑了,大长公主又道:“前几日我在大街上犯了老毛病,多亏你救治,不然啊,小七和小十一怕是见不到我了。”
“姑祖母您生病了?”莳熠顿时急了,“让我看看!”
“没事了,有小医仙呢。”大长公主安抚道,“你们好不容易回来,先去歇歇吧。”
“知道了,姑祖母。”莳熠应道。
“郡主也懂医术?”秦莞好奇地问。
“我这点本事,可不敢跟九娘子比。”莳熠笑答。
“郡主过誉了。”秦莞连忙摆手。
“还未谢过秦九娘子当日街头援手,”莳熠正色道,“不知娘子师承何处?”
“民女自幼在药王谷长大,谷中医患皆是我师。”秦莞答道。
“药王谷,倒是个好地方。”莳熠点头道。
“小七、小十一,这次来荆州能陪我多久?”大长公主问道。
“姑祖母放心,稼表兄大婚,我和十一定会留下喝杯喜酒。”燕迟道。
“这才对,”大长公主转向秦莞,“小医仙,我长孙大婚还有一月时间,那日,你一定要来。我让人给你送帖子。”
“多谢大长公主厚爱,只是……家父孝期未满三年。”秦莞有些为难。
“我们将门之家,不拘这些俗礼。”莳熠道。
“小十一说得是,”大长公主拉过她的手,“就当来陪我说说话,咱们关起门来偷吃独食。”
秦莞被逗得笑了,欣然应允:“好,都听您的。不过今日您得听我的,时辰不早了,该给您诊脉施针了。”
“行。”大长公主爽快应下。
“那我和七哥、十一再去练练?”岳凝提议。
“我还想陪陪姑祖母……”燕迟话未说完,便被秦莞打断。
“施针时,闲杂人等不便在场。”
莳熠忍不住笑出声:“听到了吧?闲杂人等,走了。”
燕迟无奈,只好与莳熠、岳凝一同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