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的鱼肚白渐渐被晨光染成暖橙色,急诊大楼的走廊里开始有了新的动静。林风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医生休息室,和衣躺在折叠床上,却毫无睡意。脑海里反复回放着夜里取栓的画面——那团暗红色的血栓被拉出时,屏幕上血流重新充盈血管的瞬间,仿佛有一种生命力在悄然复苏。
“叮铃铃——”床头的呼叫铃突然响起,林风猛地坐起身,看了眼时间,凌晨五点半。他揉了揉太阳穴,抓起白大褂快步走向办公室。
办公室里已经坐了不少人,夜班的医生正在整理病历,白班的同事陆续进来,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消毒水混合的味道。苏晴坐在角落的桌子前,面前摊着几张化验单,眉头微蹙。
“苏医生,您一夜没休息?”林风走过去轻声问。
苏晴抬头,眼底有淡淡的青黑:“刚看了昨晚那例肠系膜栓塞患者的复查结果,乳酸降到2.1了,血压也稳住了,但白细胞开始升高,得警惕肠管坏死继发感染。”她指了指化验单,“你先整理下昨晚的抢救记录,交班时重点汇报。”
七点整,交班会准时开始。
“……介入取栓后两小时,患者腹痛VAS评分从8分降至3分,目前生命体征平稳,已转入外科ICU继续监护。”林风念着记录,感觉声音有些发涩,“后续治疗计划:持续抗凝,监测乳酸和肠功能,若出现腹膜刺激征,随时准备手术探查。”
“房颤患者的抗凝方案确定了吗?”科主任问道。
苏晴接过话:“目前用低分子肝素过渡,计划明天评估胃肠道功能后,换成达比加群。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剂量需要调整。”
正说着,急诊分诊台打来电话,护士的声音带着急促:“苏医生,抢救室刚收了个昏迷患者,血糖测不出,怀疑低血糖脑病!”
苏晴立刻站起身:“交班暂停,林风跟我来。”
抢救室里,一位老年女性躺在病床上,呼吸浅促,呼之不应。指尖血糖仪显示“HI”,护士正在推注50%葡萄糖。
“家属来了吗?”苏晴一边检查瞳孔一边问。
“刚联系上,说老太太有糖尿病,平时自己打胰岛素,今天早上没吃饭就出门了。”分诊护士递过病历,“测了血气,pH7.2,乳酸3.8,还有酮症。”
林风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心里快速盘算:低血糖昏迷超过六小时可能造成不可逆脑损伤,现在距离家属发现昏迷已经过去四个小时……
“推完葡萄糖后复测血糖,同时查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水平。”苏晴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联系内分泌科会诊,排查是否有胰岛素瘤。另外,做个头颅CT,排除脑血管意外。”
就在这时,外科ICU打来电话,是昨晚肠系膜栓塞患者的主管医生:“苏医生,患者突然出现高热,血压下降到90/50,腹痛又加重了,要不要立刻开腹?”
苏晴握着电话,沉默了两秒:“我马上过去,你们先做好术前准备。”
她挂了电话,对林风说:“这里交给你和住院医,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我去ICU看看。”
看着苏晴匆匆离去的背影,林风深吸一口气。窗外的阳光已经透过百叶窗照进抢救室,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他低头看了眼昏迷的患者,又看了看监护仪上跳动的数字,突然意识到:所谓的医学之路,从来不是一场孤军奋战的马拉松,而是无数个接踵而至的短途冲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弯道会遇到什么,只能握紧手中的接力棒,拼尽全力跑下去。
“血糖出来了,6.8mmol/L!”护士的喊声拉回他的注意力。
林风俯身观察患者的反应,只见她睫毛轻轻颤动了一下,喉咙里发出微弱的呻吟。
有希望了。他心里涌起一阵暖意,提笔在病历上写下:10%葡萄糖持续静滴,每半小时复测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