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九月的风卷着梧桐叶掠过教学楼顶时,李白正趴在高二(三)班靠窗的桌子上补觉。阳光透过纱窗在他侧脸投下细碎的光斑,额前的碎发随着呼吸轻轻晃动,校服领口松垮地敞开两颗扣子,露出一小片白皙的皮肤。
“李白!醒醒!老班来了!”后桌赵云用笔戳了戳他的背,声音压得像蚊子哼。
李白睫毛颤了颤,慢悠悠地抬起头,眼神还带着没睡醒的迷蒙。他揉了揉眼睛,视线越过前排同学的脑袋,果然看见班主任抱着教案站在门口,镜片后的目光扫过教室。
“刚开学就敢上课睡觉?”班主任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力,“李白,这节是数学课,你上来解一下黑板上的题。”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几十道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李白。他慢吞吞地站起身,校服裤子因为坐姿皱了一块,走到讲台前时,脚步还有点晃。黑板上的函数题弯弯绕绕,像一串没解开的绳结。
李白盯着题目看了半分钟,粉笔在指尖转了个圈,突然听见窗外传来篮球撞击地面的声音。他下意识地转头,看见篮球场边站着个穿红色球衣的男生,正弯腰系鞋带。阳光把那男生的影子拉得很长,球衣背后印着“韩信”两个字,号码是7。
“李白!”班主任敲了敲黑板。
他回过神,粉笔在黑板上落下第一笔时,篮球场上的韩信刚好投进一个三分球。红色球衣在人群里跳跃,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二)
午休时间的食堂像个沸腾的火锅,李白端着餐盘在人群里穿梭,好不容易找到个空位。刚坐下,赵云就端着盘子凑过来:“听说了吗?昨天篮球赛咱们班赢了,韩信一个人拿了二十分。”
“哦。”李白扒拉着米饭,心思全在餐盘里的糖醋排骨上。
“你就不好奇?”赵云挑眉,“那可是韩信,去年校运会一百米破纪录的那个,听说不少女生给他递情书呢。”
李白嚼着排骨含糊不清地说:“递情书又不能当饭吃。”
正说着,食堂入口处一阵骚动。韩信和几个篮球队的男生走了进来,红色球衣还没换,汗水顺着脖颈往下淌,在锁骨处积成小小的水洼。他随手把背包甩在肩上,目光扫过食堂,刚好和李白对上。
李白的筷子顿了一下。他第一次这么近看韩信,那男生的眼睛很亮,像淬了光的黑曜石,眉骨很高,侧脸的线条锋利得像刀刻出来的。
韩信朝他这边扬了扬下巴,嘴角勾起个似笑非笑的弧度,然后转身走向打饭窗口。
“他好像在看你。”赵云戳了戳李白的胳膊。
“看错了。”李白低下头,耳根却悄悄红了。
(三)
周五下午的体育课自由活动,女生们聚在树荫下跳皮筋,男生们则分成两拨打篮球。李白抱着本诗集坐在看台上,风把书页吹得哗啦响。
篮球场上传来一阵欢呼,韩信又投进了一个三分球。他扬起手臂擦汗,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看台,看见李白正低头看书,阳光落在他纤长的手指上,像镀了层金边。
“发什么呆呢?”队友拍了拍韩信的肩膀,“该你发球了。”
韩信收回目光,指尖转着篮球,突然说:“我去买瓶水。”
小卖部里人不多,韩信拿了瓶矿泉水,转身时撞上个人。冰凉的水洒在对方的白衬衫上,洇出一片深色的痕迹。
“抱歉。”韩信抬头,看见李白皱着眉站在面前,手里还攥着本湿了角的诗集。
“你走路不看路?”李白的声音带着点愠怒,衬衫上的水迹正顺着衣摆往下滴。
韩信盯着那片水迹看了两秒,突然笑了:“赔你一件?”
“不用了。”李白把诗集往身后藏了藏,转身要走。
“喂,”韩信叫住他,“你叫李白?”
李白脚步一顿,没回头。
“下次别在看台上看书,风大。”韩信的声音带着笑意,“而且,我打球比诗好看。”
(四)
周一升旗的时候,李白站在队伍里打哈欠,眼角沁出点生理性的泪水。阳光太刺眼,他抬手挡了挡,指尖刚碰到睫毛,就听见旁边传来低低的笑声。
转头一看,韩信站在隔壁班的队伍里,离他不过两步远。红色的校服外套敞开着,里面的白T恤领口沾了点灰,像是刚打完球。
“昨晚没睡好?”韩信的声音压得很低,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听见。
李白没理他,转回头继续看国旗。旗杆很高,国旗升到顶端时,猎猎作响。
升旗仪式结束后,各班按顺序退场。李白被人群推着往前走,突然感觉有人拽了拽他的书包带。他回头,看见韩信手里拿着片银杏叶,叶尖还带着晨露。
“刚才看你挡太阳,”韩信把银杏叶递过来,“这个比手好用。”
周围有人注意到这边的动静,几个女生捂着嘴偷笑。李白的耳朵又开始发烫,他飞快地接过银杏叶塞进裤兜,转身快步走了。
韩信看着他的背影,嘴角的笑意藏不住。
(五)
月考成绩出来那天,红榜前围满了人。李白挤进去找自己的名字,在年级前十里看见了“李白”两个字,旁边紧挨着的是“韩信”。
“行啊你,又进前十了。”赵云拍着他的背说,“不过韩信居然比你高两分,他不是天天打球吗?”
李白盯着那两个挨在一起的名字,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正想走,手腕突然被人抓住。
“看来下次得考高点,不然总被你压着。”韩信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点戏谑。
李白猛地甩开他的手:“无聊。”
“生气了?”韩信挑眉,“晚上去打球?赢了请你喝汽水。”
“不去。”李白转身就走,脚步却慢了半拍。
那天晚上,李白还是去了篮球场。他坐在看台上,看着韩信在球场上奔跑、跳跃,红色球衣像一团跳动的火焰。月光洒在球场上,把韩信的影子拉得很长,和白天的样子重叠在一起。
中场休息时,韩信拿着两瓶汽水走过来,把其中一瓶扔给李白。拉环“啵”的一声弹开,气泡争先恐后地往上冒。
“谢了。”李白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橘子味的汽水在舌尖炸开。
“下次考试,敢不敢跟我比?”韩信仰头喝着汽水,喉结上下滚动。
“比就比。”李白的声音带着点不服输的倔强。
(六)
冬天来得猝不及防,第一场雪落下时,整个校园都白了。早读课上,李白望着窗外飘飞的雪花发呆,突然听见后桌在议论。
“听说了吗?韩信昨天把隔壁班的王浩揍了。”
“为什么啊?”
“好像是王浩说李白坏话,被韩信听见了。”
李白握着笔的手顿了一下。他和王浩上周因为值日的事吵过一架,没想到……
下课铃一响,李白就冲出教室,在走廊尽头看见了韩信。他的嘴角贴着块创可贴,校服外套上沾了点灰尘。
“你打架了?”李白的声音有点急。
韩信靠在墙上,漫不经心地说:“嗯。”
“为什么?”
“看不惯他。”韩信抬眼看向李白,“他说你坏话。”
李白的心跳漏了一拍,他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却听见上课铃响了。
“上课了。”他转身要走,手腕又被抓住。
“别理他们。”韩信的声音很轻,“有我呢。”
(七)
期末考试前的复习周,图书馆里座无虚席。李白抱着一摞书找座位,看见韩信坐在靠窗的位置朝他招手。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桌子对面的韩信正在做物理题,眉头微微皱着,侧脸在台灯下显得格外柔和。
“这道题不会?”李白看着他笔尖停顿的地方。
韩信抬头:“嗯,受力分析有点乱。”
李白拿过他的练习册,铅笔在图上画了几条线:“你看,这里应该这样……”
他的声音很轻,带着点沙沙的质感。韩信看着他专注的侧脸,灯光在他睫毛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心里突然有点痒。
“听懂了吗?”李白抬头,撞进他的目光里。
韩信的心跳突然加速,他移开视线,含糊地说:“嗯。”
那天晚上,图书馆闭馆时已经十点多了。雪又开始下,两人并肩走在雪地里,脚印一前一后,很快又被新的雪花覆盖。
“寒假有什么打算?”韩信踢着路边的积雪。
“在家看书。”李白缩了缩脖子,把围巾裹得更紧了。
“大过年的总不能一直看书吧?”韩信停下脚步,“年初三有场篮球赛,来看看?”
李白看着他眼里的期待,点了点头:“好。”
(八)
年初三的篮球场很热闹,不少人冒着雪来看比赛。李白坐在看台上,手里捧着杯热奶茶,看着韩信在球场上奔跑。红色球衣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鲜艳。
中场休息时,韩信朝看台上望过来,目光精准地找到李白,冲他比了个加油的手势。李白的脸有点烫,连忙低下头喝奶茶。
比赛结束时,韩信他们班赢了。他抱着奖杯朝李白跑过来,额头上还冒着汗,呼吸有点急:“怎么样?厉害吧?”
“嗯。”李白看着他眼里的光,忍不住笑了。
雪花落在韩信的头发上,像撒了层白糖。他突然伸手,帮李白拂去肩上的雪花:“雪下大了,我送你回家吧。”
(九)
高二下学期的春游,目的地是城郊的森林公园。大巴车上,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要去哪里玩,李白靠在窗边看风景,耳机里放着舒缓的音乐。
突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李白摘下耳机,看见韩信手里拿着包薯片递过来:“吃点?”
“谢谢。”他接过来,撕开包装袋,薯片的香味弥漫开来。
“等下爬山的时候跟紧我,”韩信看着他,“听说那边山路有点陡。”
“我又不是小孩子。”李白撇撇嘴,却把薯片往他那边递了递。
爬山的时候,果然如韩信所说,山路有点陡。李白穿着白色的运动鞋,走得有些吃力。突然脚下一滑,他惊呼一声,手腕被人紧紧抓住。
“小心点。”韩信的声音在头顶响起,他的手很暖,力道却很稳。
李白站稳后,低着头说了声“谢谢”,脸颊有点烫。
山顶的风景很好,能看见远处的城市和蜿蜒的河流。同学们都在拍照,韩信却拉着李白走到一块没人的岩石边。
“你看,”他指着远处的天空,“今天的云像不像棉花糖?”
李白抬头,天空很蓝,云确实像棉花糖。他转头看向韩信,对方正看着他笑,眼里的光比阳光还亮。
(十)
高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一天天减少,教室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每天除了刷题就是考试,连课间都很少有人说话。
李白趴在桌子上,看着摊开的数学试卷,感觉眼皮越来越沉。突然一只手伸过来,拿走了他的试卷。
“别硬撑了,”韩信的声音带着点心疼,“去洗把脸清醒一下。”
李白抬头,看见韩信手里拿着瓶冰镇的矿泉水:“给你。”
他接过来,瓶身的凉意透过掌心传来,让他清醒了不少。
“谢谢。”
“晚上一起去操场走走吧?”韩信看着他,“放松一下。”
晚自习结束后,两人并肩走在操场上。月光洒在跑道上,像铺了层银霜。晚风吹过,带着青草的香味。
“你想考哪所大学?”韩信突然问。
“还没想好,”李白踢着路边的小石子,“可能去南方吧,听说那边冬天不冷。”
“我也想去南方。”韩信说。
李白停下脚步,看着他:“真的?”
“嗯,”韩信点头,眼里带着认真,“你去哪,我就去哪。”
(十一)
高考结束那天,同学们在教室里扔书,纸飞机飞得满教室都是。李白看着窗外,突然感觉有人从身后抱住了他。
“结束了。”韩信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点沙哑。
李白的身体僵了一下,然后慢慢放松下来,任由他抱着。教室里很吵,他却能清晰地听见韩信的心跳声,和自己的心跳声重合在一起。
“我们去看电影吧?”韩信松开他,眼里带着期待。
“好。”李白笑了。
电影院里在放一部喜剧片,周围的人都在笑,李白却有点心不在焉。他偷偷看了眼身边的韩信,对方正专注地看着屏幕,侧脸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柔和。
电影散场时,外面下起了小雨。韩信脱下外套,披在李白肩上:“别着凉了。”
两人并肩走在雨中,外套很大,刚好能遮住两个人。雨滴落在外套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李白,”韩信突然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他,“我喜欢你,很久了。”
李白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他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知道这有点突然,”韩信的声音带着点紧张,“但我不想再等了。”
李白看着他眼里的认真,突然笑了:“我也是。”
雨声淅淅沥沥,路灯在雨幕中晕开一圈圈光晕。韩信愣了一下,然后猛地抱住李白,力道大得像要把他揉进骨血里。
(十二)
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李白和韩信约在学校门口的奶茶店。两份录取通知书放在桌上,鲜红的封面,印着同一所南方大学的名字。
“太好了!”韩信拿起两份通知书,兴奋地晃了晃。
李白笑着看着他,眼里的温柔快要溢出来。
“我们去海边吧?”韩信突然说,“暑假还没结束,去看看海。”
“好。”
海边的风很大,带着咸咸的味道。两人光着脚踩在沙滩上,浪花一次次漫过脚踝,又退去。
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韩信突然牵住李白的手,十指相扣。
“你看,”他指着远处的海平面,“太阳要落山了。”
“嗯。”李白靠在他肩上,听着海浪的声音。
“但明天还会升起来。”韩信转头看着他,眼里的光比夕阳还亮,“就像我们,以后还有很多很多天。”
李白抬头,吻上他的唇。海风带着他们的心跳,飞向遥远的天际。
(十三)
大学开学那天,李白和韩信一起拖着行李箱走进校园。南方的秋天还带着夏末的温热,阳光透过香樟树叶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听说咱们是同班同学。”韩信看着手里的分班表,笑得像个孩子。
“嗯,真巧。”李白嘴上说着巧,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报名、领生活用品、找宿舍,两人忙了一上午。宿舍在同一栋楼,隔着两个房间。
“晚上一起去吃饭?”韩信靠在李白的宿舍门框上。
“好啊,我请你。”
食堂里人很多,两人端着餐盘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周围都是陌生的面孔,说着不同的方言,但他们看着彼此,就像拥有了整个世界。
“以后请多指教了,同桌。”韩信举起手里的可乐。
“请多指教,韩信。”李白也举起可乐,两只杯子轻轻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
(十四)
大学的生活比高中丰富多了,有各种各样的社团和活动。韩信加入了校篮球队,每天训练到很晚,李白则加入了文学社,课余时间就在图书馆看书、写东西。
虽然忙,但两人总会挤出时间见面。一起去食堂吃饭,一起在晚自习后散步,一起在周末去探索这座陌生的城市。
篮球赛那天,李白坐在看台上,看着穿着红色球衣的韩信在球场上奔跑、跳跃,像高中时一样。只是这一次,他不再是偷偷摸摸地看,而是光明正大地为他加油。
比赛结束后,韩信朝他跑过来,满头大汗,却笑得灿烂:“赢了!”
“我知道。”李白递给他一瓶水,又拿出纸巾帮他擦汗。
周围的队友开始起哄,韩信的脸有点红,却没有推开李白的手。
(十五)
第一个寒假,两人一起回了老家。高中同学组织了一场聚会,大家聊起各自的大学生活,气氛很热烈。
“李白,你和韩信怎么总形影不离啊?”有同学开玩笑地问。
李白刚想说话,韩信却抢先开口:“因为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啊。”
他说这话时,偷偷看了李白一眼,眼里带着只有他们才懂的温柔。
聚会结束后,两人走在熟悉的街道上,路边的路灯还是老样子,昏黄的光洒在地上。
“什么时候告诉他们?”李白问。
“等毕业吧,”韩信牵住他的手,“现在这样也挺好。”
“嗯。”李白点点头,把脸埋进围巾里,偷偷笑了。
(十六)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大四。毕业论文、找工作,生活变得忙碌而充实。
韩信拿到了一家知名企业的offer,李白则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