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我在贵族高中佛系摆烂
本书标签: 校园  贵族校园  都市言情 

初入樊笼的中间者

我在贵族高中佛系摆烂

圣英高中的校门在九月的阳光下像座沉默的堡垒。雕花铁门上缠绕的蔷薇开得正盛,暗红与乳白交织的花瓣顺着铁艺纹路攀爬,却掩不住金属栏杆透出的冷硬疏离。我站在门内,看着黑色轿车一辆接一辆从专属通道滑入,司机躬身开门的弧度都像是经过精确计算——四十五度,不多不少,恰好够体现对乘车人的尊崇,又不至于显得谄媚。

“苏小姐,需要我陪您到教室吗?”家里派来的司机陈叔拎着我的行李箱,语气里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他在苏家旁支做了十五年,大概是觉得,像圣英这样的地方,旁支出身的我总会有些局促。

“不用了,我自己能找着。”我接过帆布书包甩到肩上,布料摩擦的声响在周围皮质背包的窸窣声里显得格外突兀。这书包是我特意选的,洗得发白的牛仔布,侧面缝着个歪歪扭扭的小熊刺绣,是我妈高中时给我绣的,连个logo都没有。在圣英,这大概算是某种“行为艺术”——用刻意的朴素,宣告我不想融入任何圈子的决心。

走进教学楼的瞬间,我下意识屏住了呼吸。空气中飘着某种清冽的香气,不是普通商场里的香薰,倒像是……上周在主家晚宴上闻到的那款私人调香。堂姐苏曼当时还拿着香水瓶跟我炫耀,说这是陆氏集团少奶奶专用的味道,全球限量五十瓶。

正愣神时,一个穿校服的女生从我身边快步走过,怀里抱着的文件夹“哗啦”一声散落一地,露出里面印着烫金校徽的资料。她的帆布鞋在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上打滑,差点摔倒。

“对不起!对不起!”她慌忙去捡,手指都在发抖,马尾辫随着动作甩来甩去,“我不是故意的……真的很抱歉……”

我刚想说“没事”,就见她突然抬头,看清我的校服后,眼神里的慌乱变成了更复杂的东西——像是松了口气,又像是有点失望。她没再说话,抱着文件夹匆匆往楼梯口跑,跑过“东侧电梯”的指示牌时,脚步顿了顿,还是拐进了西侧楼梯间,背影透着股小心翼翼的紧绷。

我蹲下来捡她漏下的一张纸,上面印着“高一新生须知”,末尾用小字标着:“核心区学生请走东侧电梯(需刷身份卡),普通区学生请使用西侧楼梯。”

原来连楼梯和电梯都分了等级。我把纸折起来塞进书包,心里对这所学校的“规矩”又多了几分认知。之前听我爸说,圣英的校规有两百多条,明面上写着“禁止校园霸凌”“禁止攀比消费”,暗地里的规矩却比校规多十倍。

高一(1)班在三楼。走廊里已经站了不少学生,三三两两地聚着,自动形成了几个圈子。最靠近教室门口的那堆人里,男生穿着熨帖的定制校服,袖口露出的手表闪着低调的光——我认出其中一块是百达翡丽的星空系列,上个月在杂志上见过,售价够买我家那套老房子;女生们背着同款不同色的爱马仕背包,说话时会刻意放慢语速,尾音带着恰到好处的软糯,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我往人群边缘靠了靠,后背抵住冰凉的墙壁,正好听见她们在聊“入学测试”。

“听说陆承宇的入学成绩是全市第一,连附加题都拿了满分。”穿粉色连衣裙的女生拨了拨头发,发梢的碎钻在阳光下闪了闪,“他面试的时候直接用三种语言跟校长对话,全程没带卡壳的。”

“江晚晴也不差啊,”旁边的女生接过话头,语气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攀比,“马术和钢琴都拿过国际奖,面试的时候直接弹了首自己作曲的曲子,校长都站起来鼓掌了。”

“你们说,苏家这次来的是主家的苏明哲,还是旁支那个……”

后面的话渐渐低了下去,但那几道扫过来的目光,像羽毛似的落在我身上,带着探究和掂量。我假装没听见,低头数着地砖上的花纹——米白色大理石,每块砖的接缝都严丝合缝,比我家客厅的地板讲究多了。主家的别墅里铺着同款地砖,我妈总说这种砖看着冷清,不如家里的实木地板暖和。

“你也是(1)班的?”一个男生的声音在旁边响起。他染着浅棕色的头发,额前的碎发挑染了几缕银灰,校服外套被他随意地搭在肩上,露出里面印着乐队logo的黑色T恤,领口磨得有些发白。

“嗯。”我点点头,往旁边挪了挪,给他腾出点位置。

“沈泽,”他冲我伸出手,指节上戴着个银色戒指,款式很简单,不像是什么奢侈品,“家里做娱乐公司的,排名靠后,混日子的。”

他这自我介绍倒是直白得可爱。我握了握他的手:“苏念,苏家的。”

“苏家?”沈泽挑了挑眉,眼角的小痣随着动作跳了跳,“主家还是旁支?”

“旁支。”

“那挺好。”他笑起来露出两颗小虎牙,“主家的苏明哲昨天在新生群里发了自己的跑车照片,配文‘新学期请多指教’,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苏家继承人似的。”

我没接话。苏明哲是大伯家的儿子,从小就被当成苏家的未来接班人培养,一举一动都想着“长脸”。来圣英前,大伯特意给我打电话,让我“多向明哲学习,别给苏家丢脸”。可我实在搞不懂,在学校里比成绩、比家世,到底有什么意思。反正百年之后,大家都是一抔黄土,难道还能在墓碑上刻“曾在圣英排第几”?

教室门开了。班主任是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西装袖口绣着小小的校徽,手里拿着名册,目光扫过人群时,在靠近门口的那堆人身上多停留了几秒,像是在确认什么,最后落在我和沈泽这边时,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

“按入学综合排名找座位。”他推了推眼镜,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第一名陆承宇,坐第一排中间。”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像摩西分海似的。一个男生走了出来,身形挺拔,校服穿得一丝不苟,连领带的角度都像是量过的——四十五度,和司机躬身的角度一样精准。他走到第一排中间的位置坐下,那张桌子明显比别的宽出一截,椅子是深棕色的皮质款,和周围的塑料椅格格不入,椅背上还挂着个小小的名牌,印着“陆承宇”三个字。

“第二名江晚晴。”

一个穿白色连衣裙的女生应声上前,裙摆上绣着细碎的珍珠,走两步就轻轻晃一下,像落了满地星光。她坐在陆承宇旁边,放下书包时,发绳上的钻石坠子闪了闪——那款式我在杂志上见过,是某品牌的高定系列,全球只有三件,另两件在英国女王和好莱坞影后手里。

同学们一个个按名次入座,我注意到,前十五名的座位都在前三排,桌椅明显更精致,桌面是光滑的胡桃木;十五名到三十名的坐在中间,桌椅是普通款,但桌面干净得没有一点划痕;三十名往后的则被安排到了后排,有几个同学的校服袖口已经起了点毛边,背着洗得发白的书包,坐下时动作都带着点拘谨。

轮到我的时候,班主任念到:“第二十三名,苏念。中间第五排靠窗。”

不算太前,也不算太后,正好卡在中间。我走到座位旁坐下,沈泽居然就在我隔壁。他冲我挤了挤眼:“巧啊,邻居。我第二十四名,比你差一名,看来以后抄作业得靠你了。”

“彼此彼此。”我把书包塞进桌肚,里面只有几本课本和一个笔记本。来之前我特意翻了翻圣英的校规,发现这地方连笔记本的封面都有“潜规则”——核心区学生用皮质封面的定制款,中间区用普通硬壳本,底层学生只能用活页纸。我这个印着小熊图案的硬壳本,倒是刚好符合身份。

“喂,”沈泽用胳膊肘碰了碰我,压低声音,“知道为什么咱们坐这儿吗?”

“因为排名?”

“不全是。”他往前排努了努嘴,“你看前十五名,要么是陆承宇、江晚晴这种顶级财阀的孩子,要么是拿了全额奖学金的学霸。咱们这种家世够看但不算顶级、成绩中游的,就只能待在中间缓冲区。”

“缓冲区?”这词用得还挺形象。

“说白了就是‘安全区’,”沈泽转着笔,笔杆在指间灵活地打着转,“太往前,容易被核心圈当靶子;太往后,又会被当成佣人使唤。咱们这儿最好,没人太关注,也没人敢随便欺负。”

我突然觉得沈泽这人有点意思。才来第一天,就把圣英的生存法则摸得差不多了。

“你以前来过圣英?”

“我姐是这儿毕业的,”他耸耸肩,“她跟我说,想在圣英活得舒坦,就得学会‘隐形’。别太扎眼,也别太窝囊,保持在别人视线的边缘,比什么都强。”

这话说到我心坎里了。我的目标很简单:安安静静混到高中毕业,不参加任何没必要的社交,不卷入任何圈子的纷争,作业抄够及格分,考试考到中游,每天准时到校,准时回家,周末窝在房间里看剧吃零食。至于苏家的脸面、家族的荣耀,那是主家该操心的事,跟我这个旁支小透明没关系。

“叮铃铃——”预备铃响了。班主任走上讲台,开始讲校规。他讲的那些条款,跟我在家看到的没什么区别,但他说话时,目光总是有意无意地瞟向前排,像是在确认那些“重点学生”有没有在听。

“……圣英实行‘积分制’,”他推了推眼镜,“积分由学业、社会实践、校园贡献三部分组成,直接影响学期末的评优和升学推荐。核心区学生可额外参与‘精英计划’,获得更多实践机会……”

后面的话我没太听进去。反正“精英计划”这种东西,轮不到我这个旁支。我从书包里掏出笔记本,在第一页写下“圣英摆烂三大准则”:

1. 不主动社交,不加入任何“圈子”,对所有八卦只听不说。

2. 成绩保持中游,不高不低,刚好及格太扎眼,太好会被拉去当“陪读”。

3. 远离核心区和底层的冲突,遇到麻烦第一时间装傻,必要时搬出苏家主家当挡箭牌(不到万不得已不用)。

写完觉得差不多了,又在旁边画了个简单的倒计时:距离高中毕业还有1095天。

“苏念,”沈泽凑过来看了一眼,“你这计划挺详细啊。”

“生存必备。”我把笔记本合上。

他笑了笑,从书包里掏出个游戏机,屏幕上正显示着游戏界面:“要不要一起玩?我姐说,上课偷偷玩游戏,是圣英学生的必修课。”

我刚想接过来,就见班主任的目光扫了过来,沈泽手疾眼快地把游戏机塞进桌肚,假装认真记笔记。前排的陆承宇始终保持着笔直的坐姿,手里转着一支钢笔,笔身是纯黑的,看着像是什么名牌,但他转笔的动作并不熟练,倒像是刻意练过却没练熟。

原来金字塔尖的人,也不是什么都擅长。我突然觉得,圣英的学生,其实也没那么神秘。

下课铃一响,教室里立刻分成了几个阵营。前排的核心圈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什么,陆承宇被围在中间,偶尔点点头,话不多;后排的学生要么埋头刷题,要么拿出面包啃起来,大概是没资格去食堂吃早餐;中间区的则在交换着手机,分享着新发现的八卦。

“喂,你们看校园论坛了吗?”一个女生拿着手机凑过来,她是刚才跟林薇薇一起聊天的,叫张琪,家里是做服装生意的,排名比沈泽家靠前点,“有人扒出苏念是苏家旁支,还说……”

“还说什么?”沈泽抢过手机,快速划着屏幕,“说她是靠关系进来的?”

张琪点点头,有点不好意思地看了我一眼:“论坛上都在猜,你是不是因为苏家主家的关系,才进的(1)班。”

圣英的分班是按成绩来的,(1)班是尖子班,普通班的学生想进来,要么成绩顶尖,要么家世够硬。我能进来,确实沾了苏家的光——虽然只是旁支,但苏家的名头在这儿,足够让学校给个面子。

“管他们怎么说。”我无所谓地耸耸肩,“反正我又不跟他们抢名额。”

“你心够大的。”沈泽把手机还回去,“我姐说,圣英的论坛堪比小型舆论场,多少人因为上面的帖子被孤立。”

“被孤立才好呢,”我趴在桌子上,侧头看着窗外,“省得有人来烦我。”

窗外的香樟树枝繁叶茂,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远处的操场上,有人在跑步,穿着统一的运动服,跑姿都透着股整齐划一的“规矩”。

我突然想起我以前的学校。操场是水泥地,一到下雨天就积水;教室里的风扇吱呀作响,夏天热得像蒸笼;但那里的人不用分什么核心区、普通区,下课了大家挤在一起抢零食,放学了勾肩搭背去撸串,谁也不会因为你背什么牌子的书包而另眼相看。

“想什么呢?”沈泽戳了戳我的胳膊。

“想我以前的学校。”

“别想了,”他递过来一块巧克力,包装很简单,不是什么名牌,“既来之则安之。反正也就三年,熬过去就好了。”

我接过巧克力,剥开放进嘴里,甜腻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来。

也许沈泽说得对。三年而已,1095天,只要守住我的“摆烂准则”,总能熬过去的。

上课铃响了,数学老师拿着教案走进来。我翻开课本,在空白处画了个小小的太阳,旁边写着:“今天的摆烂进度:1/1095。”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字迹上,暖洋洋的,像在为我的计划加油鼓劲。

我在贵族高中佛系摆烂最新章节 下一章 宣传部的透明日常与意外